转自:新安晚报
重阳节当天,单位组织去帮扶点考察。回来后我立即翻查书房电脑里相关图片资料,其中最远的照片,就是这张“巢县县立烔炀高等小学校秋季远足至姥山摄影民国九年重九”,巢湖姥山塔前的这张重阳节合影,距今104年了。
烔炀镇,得名桐河、杨河在这里交汇形成桐杨河。因濒临巢湖,水流不畅,常泛滥成灾,于是有人生出“以火克水”的主意,将桐杨二字偏旁均改为“火”,变成“烔炀”,企盼从此安澜。烔和炀,虽说我在《康熙字典》里分别查到了释义,但烔炀人津津乐道的是,《新华字典》里烔炀只有一种解释:“地名,在安徽省巢湖市。”再查最新版本《现代汉语词典》,也只有一种解释:“烔炀河,水名,烔炀镇,地名,都在安徽。”古人用毛笔改一下容易,只是电脑时代,能敲出“烔”字,大约也就在近些年。
悠远的弄潮声
有文字记载烔炀镇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旧城原靠北,为求舟楫运输之便,先民们逐渐向南迁移至烔、炀两河交汇处的中闸口一带。查康熙《巢县志》,“川”目有“烔炀河,在县西五十里,舟可入达于市”,说明在水运为主的当时商贸发达,市面繁荣。同治年间统计,镇上常住人口逾五千,有四街六巷。清末民初,镇上有京、广、山、杂等各路门店,磨、砻、糖、酒等多种作坊,棉绸布店、茶馆酒楼、旅栈戏园、银铁竹木匠铺和典当行应有尽有,祖一元、亿泰和、长春园、清河园等老字号旗幡飘扬,街市人头攒动。现存老街呈T字形,南北方向约200米长,东西方向约150米长,有古民居300余间,多为两三层木质楼房,一层经商,二三层为库房兼居室。沿街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花格窗,市面舟楫如缕,商贾如云。街道地下排水系统敷设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今天仍不失科学完备。老街上同治年间的石碑“烔炀镇”至今犹存。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来此考察时,曾留下“江淮古镇烔炀河”的墨迹。
古镇现有好几处历史遗存。其中“正堂陈示”碑,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八月巢县县令陈炳所立,现仍镶嵌在老街东闸口的砖墙上,距今已一个半世纪。碑高120厘米,宽90厘米,四周刻着山字回纹(又名“扯不断”)。文言文的碑文大意是:一、耕牛有益人类,严禁私自宰杀;二、倒七戏有伤风化,严禁演唱;三、不准开设烟馆、赌场;四、每遇命案,需报官处理。这块相当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政府告示”,其内容对庐剧而言可能失之偏颇,但却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
有“江淮第一当铺”之称的李鸿章家族当铺,为典型的江淮民居建筑,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条石墙基,砖木结构,房屋高大宽敞。大门楼为青石条立柱,其上石雕砖雕有万字回纹、喜字、梅瓶、花篮、象头及戏曲人物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二进大厅的梁柱上刻有四季花卉、云纹和传说故事等,制作精美,显得富贵庄严。当铺现存两进两厢,连接的天井院按“四水归明堂”布局,几口大缸既接天水,又助消防。排水归堂,雨停水干,堪称古建筑一绝。当铺复原了当年营业交易场景,包括高大的柜台、严密的藏箱楼,对游客来说,不啻一个直观的展示。镇上文化站站长告诉我,此当铺系由李鸿章之弟李凤章的儿子李大海经营。我回来查了一下,李凤章唯一的儿子经祜9岁早夭,两个嗣子经藩、经翊,甚至李鸿章所有子侄辈,均没有“大海”的名号,这里存疑。朝中有人好经商,李鸿章家族当铺在合肥至少开了五处,《新安晚报》10月12日报道,今合肥市红星路上的李鸿章家族当铺修缮有新进展,但论规模,还是烔炀的当铺为大,百年前的旧貌值得一看。
对应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烔炀有“陷巢州涨庐州”的传说。135.5千米的湖岸线上,唐嘴水下古遗址随潮涨潮落,契合了陷巢州的传说。该镇唐嘴村巢湖大堤护坡下二三百米长的河床上,曾出水红烧土、灰坑、墙基遗迹、水井、古树根和陶片等大量古代遗存,其中有完整的陶器、玉器、银器等文物260件。最早的为新石器时代玉斧,最晚的为王莽时期钱币,铜钱品种从楚国的蚁鼻钱,到秦半两、汉半两、汉五铢以及大布黄千、大泉五十等。考古界大胆推测,这里是居巢古国遗址。
睹物思往,我们仿佛听到悠远的弄潮声。
有名的文化馆
烔炀与黄麓接壤。1928年张治中创办的黄麓师范1949年前迎来解放,有个叫吕济民的应届生随后留校,成为更名为皖北黄麓师范的初中部教员。
1950年,皖北行署根据文化部指示,确定以黄麓师范为基地,选择交通便利、文化基础较好的烔炀镇,建立新中国第一所实验农民文化馆。其主要任务是组织辅导翻身农民开展文体活动、扫盲,同时培养一批文化干部。
1951年,23岁的吕济民成为皖北黄麓师范实验农民文化馆馆长,旋成为更名为安徽省巢县炯炀实验农民文化馆(直属省文化局)的馆长。他195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生产者、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同年被提任为巢县人民政府文化科科长。
吕济民后来回忆他在黄麓、烔炀7年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称那是他最接地气时期,巢湖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筚路蓝缕,白手起家,全身心投入,为群众送上精神食粮,农民也崇敬地称他为“小先生”。正是在他馆长任期内,烔炀镇建起了崭新的文化馆。烔炀实验农民文化馆位于烔炀老街中闸口,建筑风格取当时流行的苏式,砖木结构,面积有800多平方米。吕济民和他的文化馆为烔炀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1955年3月,农民歌手烔炀刘宏英和司集的胡吉英,将巢湖民歌《姑嫂对花》唱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1958年9月1日,巢县、肥东、肥西划归合肥市管辖。同月全国群众文化现场会在巢县司集召开,诗歌之乡司集、文化之乡黄麓和烔炀,在全国出名了!具体操办的巢县文化部门负责人吕济民功不可没。
吕济民随后被选调至苏联留学,1961年在莫斯科文化学院以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文化部工作,历任文化部群众文化局局长、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
正是受了农民文化馆的熏陶,烔炀镇重教兴文形成风气。1964年,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来烔炀开展农村文化工作,著名音乐家李焕之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吸收烔炀一带山歌、秧歌、渔歌的音乐元素,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民歌《巢湖好》。该曲旋律优美,纪实感强,道出巢湖神韵,传唱经久不衰。
美丽的金凤凰
凤凰村是烔炀镇行政村之一。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有地舆先生来此堪舆,认为是凤凰之形。因“凤凰不落无宝之地”,遂建房开市,称“凤凰集”。寓意虽好,然农耕时代,单打一的生产模式,终日辛劳,靠天收,仍然穷困潦倒,经济萧条。新中国成立后,虽经艰苦奋斗,然难以改变落后之貌。村名虽美的凤凰村,一度是合肥市112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之一。经中共合肥市委确定,市政协负责联系帮扶凤凰村。
脱贫致富奔小康,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合肥市政协健全完善长效机制,连续四期驻村干部稳扎稳打,和村“两委”勠力同心,描画蓝图。“起笔”组织建设,绘就农业强新画卷;“运笔”产业发展,绘就农民富新美景;“收笔”乡村治理,绘就农村靓新风貌。时值金秋,漫步凤凰村宽敞的沥青村道上,只见户户皆通水泥路,沿途装上太阳能路灯。文化娱乐广场、室内多功能球场、图书室等文化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凤凰村已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花浆藕、猕猴桃、大麻饼、玉带糕,熟了蟠桃,醉了心潮。花香蝶自来,村美客纷至,新民宿点缀新景致,游人自在逍遥。
长河留韵,今非昔比。90年前,淮南通江铁路修到烔炀河。如今,通体白色的高铁“烔炀河”站熠熠生辉。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古镇烔炀,新村凤凰,秋光烂漫分外香!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