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安晚报
中国人爱美食,爱吃,也爱研究各类食材的功效。据传统的观念,人们的饮食需求是平衡的。不同的口感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过度摄入某种口感的食品,就会增加患上癌症的风险。许多原因会影响人们的健康,本文将对这些原因进行详细介绍。
肥甘厚腻太过
根据临床研究,过度摄取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糖)的饮料可导致胃癌的风险。此外,长期食用含有大量脂质的食品,如肥肉、油脂,也可以提高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以及胰腺癌的风险。《内经》指出,在中医学的视野下,肿瘤可以归类为积症,其特征在于津液、淤血的凝结,而过量摄入脂肪和蛋白质,则可能导致湿热内蕴,进一步增加了其形成的可能性。
现代研究表明,过量摄取油腻的食品会导致肝胆产生大量的胆汁,当它们流到消化系统时,初级胆汁酸会被厌氧微生物利用,形成脱氧胆酸和石胆酸,两种有毒的化合物都会对消化系统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消化系统的肿瘤。此外,脂肪也可以作为多种癌症的良好发展条件。
咸味太过
在我们的饮食中,有许多类型的咸味饮食,例如咸鱼、咸肉和其它腌渍美食。许多人很喜欢吃这些美食,却不知道它们可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我国渔民喜欢食用腌制的鱼类,导致胃癌和食道癌的发生率很高。马来西亚的一项调查也表明,这种饮食习惯导致许多沿海地区的居民更容易患上鼻咽癌。根据中国的调查数据,胃癌的高危地区的平均日常饮食中含有50克的腌制品,而胃癌的低危地带的平均日常饮食中仅含有6克的腌制品。
事实上,尽管盐可能没有直接的致癌作用,但它却可以通过增加摄取量来诱导胃肠道的菌群失调,从而导致腐蚀性的消化系统和组织损伤,进而导致胃黏膜的局部肿瘤。盐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说至关重要,但也要注意避免摄入超标。
食用变性、霉烂食物
黄曲霉毒素一直以来都被视作有害的化学毒素,它的存在使得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疾病。黄曲霉菌的存在,尤其是在霉变的粮食、水果和蔬菜等食品中,更容易产生污染,并且能够引发多种恶性肿瘤。
腌制食品
亚硝酸盐被公为是一种潜在的致癌因子,而且在许多烹饪方式下,比如盐腌的干鱼、发酵的腌菜、泡菜、酸菜、隔夜的煮熟白菜、香肠、肉类,以及其他一系列加工过程,均可能释放出大量的亚硝基化合物,长期摄入此类食品可能面临严重的健康风险。
过食温热性食物
“温热”一词通常用来描述那些让人觉得太热或太辣的食物,它们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过度饮食会导致食道癌和其他消化道肿瘤,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中国人偏爱吃热食,比如菜汤和面糊,而西方人则更喜欢喝冷饮,比如果汁和可乐。这种饮食习惯会损害食道黏膜上皮,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组织恶变。
由于酒具有辛辣和温热的特点,长时间摄入大量的酒类会引起消化道癌症。山东西南地区更容易患上食道癌,这种情况可能源于当地人们对于热量和烈性饮品的偏爱。1964年,全球健康联盟也提出了一个观点:过量摄入含糖的饮品会引起口腔癌、喉癌和食道癌。研究表明,江苏启东县通兴乡的肝癌患病比例最高,达到平均水平2.5倍。西宁乡的患病比例较低,虽然它拥有类似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但是,这里的居民更偏好于饮用清淡的茶叶,而非烈性的酒。中医学认为,热性食物包括煎炸、熏烤的食品,它们通常经过高温加工。研究表明,如果长时间食用这些物质,可能会引起胃癌、肠癌、肝癌等病症。
中医食疗养生
中医食疗养生强调通过饮食调理来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在预防肿瘤复发的过程中,食疗养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选择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适当选择具有抗癌、增强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的食物,如红枣、山药、薏苡仁、胡萝卜、菠菜、鱼、瘦肉等。
为了保持健康,建议不要食用任何可能引发疾病的食品,包括但不限于富含脂肪、热量高、味道浓烈的食品,比如辣椒、芥末、烧烤和油炸食品。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增加复发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注意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便达到身体健康的状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为了预防肿瘤,应该多吃那些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例如绿茶、香菇、黑木耳、大蒜、洋葱、番茄和柑桔类水果。适当进食这些食物有助于预防肿瘤复发。
饮食宜清淡:避免过于油腻和重口味的食物。清淡的饮食有助于保持脏腑功能的平衡,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为了身体健康,建议经常吃一些富含营养的食品。例如红枣、桂圆、枸杞子、黄芪和党参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为了保证健康,请确保饮食清洁,并避免食用变质或腐烂的食物。此外,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食疗养生是预防肿瘤复发的一个方面,不能替代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对于食疗方案,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体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为了获得更佳的治疗结果,患者需要坚定信念,并且采取有力的措施。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徐珩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