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倡导共同关注心理健康,
以“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为主题,
强调每个人在促进精神健康上的责任,
呼吁社会各界携手
创建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
今日话题
“最近心里难受、情绪低落,身体也觉得有点不舒服。”像这样的感受每个人可能都有过。抑郁情绪人人都有,但往往经过短暂的自我调节后很快消失,对正常的社会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而抑郁症则不同,如何区分?简单来说可以看这几点:
往往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比抑郁症要轻。
抑郁症持续时间至少两周;抑郁情绪的时长较短,是一过性的情绪表现。
抑郁情绪对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功能影响不明显;抑郁症则可能出现注意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语言及活动显著减少等情况。
识别抑郁情绪后,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关注和调整,绝大部分会在短期内缓解;而抑郁症往往需要接受专业治疗。
其实,不开心也是有意义的信号,提醒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了。如果长时间处于抑郁心境就可能发展为抑郁症,因此不妨尽早采取一些措施干预“不开心”。比如,多多走进大自然、保持规律运动、多晒太阳、听听音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等。
这里有一份
来自“600号”专业医师的建议,
覆盖了“全生命周期”,
让每一位有需要的人
都能自如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和支持。
一起来看看!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乔颖 副主任医师
柳少艳 心理治疗师
张蕾 医师
张少伟 医师
近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对立违抗、自我伤害、药物滥用、网络沉迷等。
在家中,家长应培养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膳食平衡、睡眠充足、合理运动,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和药物滥用等不良习惯。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不同阶段情感需求,积极解决问题,避免使用暴力手段。在校内,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和预防机制,同时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避免校园霸凌对受害者造成心理危害。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释放压力,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鼓励儿童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孕产期是女性一生中情绪的一次大考,失眠、食欲不振、情绪低落、兴趣缺乏、自卑自责、焦虑不安等,都是产后抑郁的主要表现。可以通过五方面积极应对产后抑郁:
1.定期接受产前检查,监测胎儿发育情况,保障母婴身心健康。
2.在孕期主动掌握专业育儿知识与技能,建议夫妻共同参与,适应角色转变。
3.在产妇状态允许的情况下,与新生儿早接触,不但可以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乳汁分泌,还能增进母子感情,加速母亲的角色转变,培养产妇自信心。
4.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营造整洁舒适的休息环境,搭配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餐食,促进产后的恢复。
5.家庭成员给予产妇足够的陪伴和沟通,了解其情绪变化,分担家务,为产妇提供有效的支持。
如果出现了产后抑郁,也不要害怕,若经过自我调整,健康情绪依旧无法回归时,及时寻找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进入围绝经期后,性激素分泌量日益减少,内分泌功能发生暂时性失调。这些问题都是这一时期常见心理障碍。
围绝经期女性应主动学习了解这一时期生理反应,有意识干预不良情绪侵扰,适当的心理疏导可以缓解紧张和焦虑感,正念冥想、太极拳等舒缓的方法可以降低焦虑。
一方面,可以学习自我调节,增加社交,培养兴趣,充实业余时间,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另一方面,家庭、同事、朋友、组织等应给予精神和物质支持。
随着社会环境变化,给职场人士带来巨大压力,需要增强心理免疫力来有效应对压力。
1.改变工作模式,提升适应力。根据自身情况,尽量让兴趣、动机和激情相一致,主动安排工作内容和休息,主动学习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以此提高适应力。
2.尝试轻松的生活方式,尽量避免高压状态。高强度的工作让人的精神和生理都非常紧张,学会放松是很有效的应对方式,让自己张弛有度,懂得及时放下。
3.适时适度自我剖析,拥有正确的期待值。职场人需要对自己的个性、需求和动机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在充分理解自己的前提下,个体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不可避免,但心理问题是可以预防的。家人的陪伴和理解,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给予老年人心理支持。老年人需要保证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也是健康心理的前提。
老年人应主动与社会接触,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增加活动、丰富生活、锻炼大脑,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情绪价值。毕竟同龄人会面对同样的生活困境,同样也更能相互共情。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