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东城区积极探索建设养老助餐服务体系,以养老服务机构助餐点为依托,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市场主体深度参与、长效运营,推动助餐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北新桥街道海运仓社区
老人与年轻人错峰用餐
上午11点,东四十条北门仓6号楼一层,北新桥街道海运仓社区养老驿站热闹起来。养老驿站有康养、家政服务,也有老年餐桌。今年4月以来,这里的老年餐桌从专门服务老年人升级为向全民开放,小孩、年轻人都可以来此就餐。
柜台里摆好了十样菜,香气扑鼻,谷潞明和几位街坊接踵而入,愉快的午餐时光开始了。一进门是多味区,黄焖鸡块、土豆红烧肉、卤翅根色香味俱全。谷潞明背着手瞧了瞧,只要了3个卤翅根,“多味区年轻人爱吃,咱里面瞧瞧。”走到清淡区,红烧冬瓜、西红柿菜花老人各要了一份,再加上刚出锅的花卷、香糯软和的小米粥,老人这一餐一荤两素,只花了18元。
记者瞧了瞧墙上的套餐价目表,12种套餐价格从12元到30元不等,和市场价相比很是实惠,比如两荤一素22元,最贵的是三荤一素30元。“老年人享受补贴,10元减1元,20元减2元。”驿站站长杜亚萍介绍。
谷潞明今年80多岁了,就住北门仓6号楼上,平时儿女们上班忙,她和老伴成了老年餐桌的常客,“年纪大了,做饭难,这儿啥都有,干净、实惠,而且清淡,对我们的口味。”老两口儿有时堂食,有时就提前打电话请驿站外送。
这天订餐的有19个居民,11点30分,送餐员李师傅打包好餐食,装到电动车后座的保温箱里出发了。“谁都能订,不分老人、年轻人,一般在2公里内,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享受2元的运费优惠价,其他人5元。”杜亚萍说。
临近12点,老人们用餐接近尾声,年轻人逐渐多了起来。多味区是上班族们喜欢的,两荤一素或一荤两素,搭配米饭无限吃。在附近文创园工作的曹晨星早已是这里的常客,“走10分钟就能到,比外卖干净、实惠,吃得放心。”
杜亚萍介绍,过去这里的营业时间是午餐11点至12点30分,晚餐4点30分至6点。从今年4月升级为社区餐厅后,午餐延长至13点,晚餐延长至7点,让年轻人的用餐时间更宽裕。“既能像以前一样为老人们提供符合口味、价格优惠、营养全面的多样化优惠套餐,也能服务年轻人,两拨人错峰用餐,各取所需。”
受益的不光是用餐者,探索市场化运营,将老年餐桌升级为社区餐厅,驿站的销售情况比以前改善了很多,“自我造血”能力提升了不少。
东华门街道“爸妈食堂”
让困难老人吃上“幸福饭”
一荤两素一汤一主食,困难老人只需花10元,就能吃得舒服惬意。位于东华门街道的“爸妈食堂”,让辖区老人享受到了家人般的关爱。
从喧嚣的王府井商圈拐入柏树胡同,胡同中部,醒目的大红柱之间镶着玻璃门,上书六个金色大字:四星望月酒楼,“爸妈食堂”就设在这里。
酒楼里开老年餐桌?这个新鲜事儿要从去年春天说起。东华门街道地处核心城区,挨着故宫、王府井等知名地标,困难老人吃饭难,希望家门口能有经济实惠的老年餐厅。
第一步就是要筹集善款,街道与慈善基金会携手,启动公益助餐项目,名字就叫:“爸妈食堂”。再找地儿,向辖区餐饮企业发出征集令,邀请爱心企业一起公益助餐。经过多次接洽、遴选,最终选定为临近居住区的四星望月酒楼,这里距离灯市口地铁站300米、公交车站500余米,步行、坐车都方便。更重要的是,企业有爱心。“爸妈食堂”采取“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模式,让利于民。对于东华门街道60岁以上的独居、孤寡、低保、残疾等困难老人,基金会还会每餐补贴12元,仅需10元一餐。
中午饭点儿,91岁的王焕莲老人如约来到“爸妈食堂”,酱爆鸡丁、西红柿炒鸡蛋、蒜蓉粉丝娃娃菜,清淡、软烂、可口,都对老人的口味。如今,“爸妈食堂”还面向市民开放,采用套餐原价22元,受到不少外卖小哥、上班族的欢迎。从2023年5月开放至今,“爸妈食堂”累计助餐困难老人8000余人次,东华门街道71名困难老人在家门口吃上了“幸福饭”。
目前,东华门街道以“爸妈”为品牌,还推出了“爸妈学堂”“爸妈议事厅”“爸妈科技健康”,为辖区老人提供文化活动、引导老人参与社区自治、为老人提供疾病早期筛查等,全方位守护“爸妈”们的幸福生活。
智库点评
社区餐厅带来更多实惠
东城区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秦臻表示,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及广大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全面提升养老助餐点运营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今年社区选取了助餐服务品质好、老年人认可度高、运营能力较强的助餐点进行功能升级和服务内容优化,建设社区餐厅,目前已有16个。
秦臻说,养老服务助餐点升级社区餐厅,延伸养老服务以回应广大居民诉求,让养老资源和社区居民互惠共赢,从“老龄友好”向“全龄友好”推进。在优先保障老年群体就餐的基础上,既体现了为老属性,还充分拓展市场,有利于社区餐厅的持续健康经营,降低了制作成本,使饭菜的品种更加丰富,带给老年人更多实惠。
下一步,东城区将持续推进社区餐厅建设,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养老助餐服务的便利性。
民有所呼
盼平衡公益性市场化
从单为老人服务到“全龄友好”,社区餐厅好处多多,但怎样平衡好公益性和市场化,是社区餐厅后续发展面临的命题。
社区餐厅姓“社区”,有政府背书、享受政策优惠和补贴,本质上是公共服务机构。但面向市场,餐厅又要具备一定的市场化,要与同行竞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在营利性、公平性、公益性之间找到平衡,不断“进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继续关注。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