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0)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27场,梁平区围绕“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 深入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梁平实践’”作主题发布,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们提问。
发布人:
钱建超梁平区委书记
陈孟文梁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王永胜梁平区委副书记
杨西梁平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
主持人:
张 琼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重庆电视台第1眼新闻记者:今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梁平召开,作为农业大区,梁平将如何抓好贯彻落实?
王永胜介绍,今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第一次走出重庆中心城区,在梁平召开,梁平区把落实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作为梁平区的“头号工程”“首要任务”,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 在乡村产业方面 注重提质增效
梁平农业资源比较丰富,有稻子、柚子、竹子、鸭子和豆子“五子登科”享誉市内外,梁平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构建了以预制菜产业为主,优质稻、梁平柚为辅的优势特色产业生态。正全力打造水稻、蔬菜两大国家产业集群,积极融入龙溪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全国农产品加工创新联盟大会在梁平召开,为梁平产业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后续,梁平还将发布“梁平稻米”特色品牌。
● 在乡村建设方面 坚持规划先行
推进城乡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生态建设、文化保护等无缝衔接,规划建设平坝地区农业型、东山片区生态型、西山片区旅游型三大特色片区,318个行政村规划编制覆盖率100%。“竹山镇猎神村竹山变金山,山里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被评为全市村级规划引领优秀案例并获国家自然资源部推广。
● 在乡村治理方面 突出数智赋能
依托党建统领“141”基层智治体系,构建“区—村—网格—微网格”五级治理体系,打通服务老百姓最后100米。开发“数智村社”一件事应用场景,实行党务、村(居)务、财务、服务“四务”线上公开,搭建乡村治理积分平台,村级积分制推广率达100%。《数字化乡村治理新模式》被农业农村部推广为全国典型案例。
接下来,梁平将继续围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方面,全域推进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建设。
一是抓“产业提质”。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农创文旅、网络直播、农耕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
二是抓“建设加速”。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推动基础设施向村覆盖、往户延伸,开展乡村小空间塑形铸魂行动,引导村民规范农房建设。
三是抓“治理增智”。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用好“141”基层智治平台,大力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村人才队伍,推动乡村智治善治。
国际在线记者:梁平作为全市“小县大城”试点区县,目前试点工作进展如何,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永胜介绍,梁平抢抓机遇,以“小县大城”试点建设为牵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郊区新城,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不断提升。
● 坚持“以产兴城”,让群众有活干、有钱挣
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预制菜产业基地为目标,通过培育壮大预制菜主导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更多人有更多机会。目前已培育发展200多家预制菜企业,吸纳产业工人约2万人。
同时,充分发挥预制菜“带一产、强二产、活三产”作用,推动梁平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些预制菜企业还创新思路、因地制宜,采取“基地+大户”模式,一方面不仅解决了企业原材料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当地老百姓的增收致富。
● 坚持“以城聚人”,让城市有颜值、有品质
持续开展一系列城市更新提升行动,基本形成了生态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的城市格局。启动实施棚改旧改行动,西大街、赤牛城等片区1100户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对于金带、仁贤、合兴等郊区街道,梯次推进同城化发展。
文旅重点项目“都梁大剧院”主体完工,城市新名片即将呈现。目前,全区建成绿色社区46个,提升城市道路绿化30多条,全城区1/3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
● 坚持“以人为本”,让民生有温度、有质感
教育方面,新改建了桂湖幼儿园、双桂小学、福德小学等学校,今年秋季新增城区学位约5400个。同时,制定出台一系列义务教育优惠政策,让更多农村适龄儿童可以到城区接受优质教育。
医疗方面,出台了医共体管理办法20条,每年补助200多万元推进医共体建设,大大降低农民进城就医成本,切实解决“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