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民晚报
万物日显寥落时,菊花盛开了。
春赏牡丹秋赏菊。
寒露三候,“菊有黄华”。当秋寒渐深,秋风把银杏吹得越来越黄、枫叶越来越红,万物日显寥落时,菊花盛开了。
世人皆云牡丹雍容华美,如入世的富者贵者;菊花清雅脱俗,如出世的高士君子。但在我的心里,它们却有很多相通之处。同样的丰富多彩,同样的绚丽多姿。牡丹有千色万彩,菊花亦然。
牡丹在我国有三百多个品种,以及红、白、黄、黑、粉、紫、蓝、绿和复色等九大色系。每一色系都有着众多的色调,比如红有珊瑚台、丛中笑、晨红、火炼金丹、娇红、锦帐芙蓉、飞燕红装、银红巧对、胡红、红珠女、璎珞宝珠等;黄有玉玺映月、姚黄、金玉交章、金桂飘香、黄花魁等;绿有绿玉、绿香球、豆绿、春水绿波等。
菊花更甚,品种达到了七千种之多!菊花颜色变化之多,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有一朵花两种颜色的,如红黄各半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有背腹两种颜色的,如背面为黄、腹面为红的“金背大红”;有花瓣以一色为底色,其上有别的颜色或斑点的,如以粉紫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点的“梅花鹿”;有以花瓣基部为一色,先端为另一色的,如管瓣为红、先端为黄的“赤线金珠”;有心花为一色,边花为另一色的,如“初凤”“绿水”等等。
进入菊花园,仿佛掉入了色彩的海洋,若想把这斑斓的颜色搞清楚,就先去把天上的星星数清楚吧。
同样的傲视群芳,同样的文脉留香。牡丹要等到春天百花争艳之后才傲然登场,而秋菊则要留待寒露深深、叶落花谢之时才开始灿然开放,这样强大的气场和底气,然都是花中翘楚,不屑于与百花同行,而要独行于天地之间!
但牡丹和菊花岂止是自然之花呢?古往今来,多少的文人,多少的笔墨,造就了它们与众不同的地位。最为脍炙人口的,当数唐朝刘禹锡的《赏牡丹》和晋朝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菜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首诗确立了牡丹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地位,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隐士情怀则使菊花成为象征高风亮节的“花中君子”。
相通处虽多,牡丹与菊花却有大不同。在我看来,最大的不同,乃源于花开时令的不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百花百草百木都是在阳气盛的时节繁盛开花,只有菊花是在阴气强的时节吐露芳华,所以,说到“桃桐之华”都不会以色言之,独有菊花占尽华色,菊色灿烂正应了秋末阴盛土旺的时节特点。
春末盛放的牡丹正值阳气渐升渐旺之时,充满了阳气上升的热烈与朝气,人们在朵朵牡丹之中寄托了蓬勃的希望、繁华的希望。
而秋末绽放的菊花处在阴气渐深渐浓之时,或黄而淡雅,或白而素洁,或红而浑厚,或紫而沉稳,飘若浮云,灿若晚霞。此时已是草木凄凄,唯有菊花分外芬芳。唐诗人元稹堪称菊花在陶渊明之外的又一隔世知音,他的七绝《菊花》咏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好一个“此花开尽更无花”!那迎着秋寒秋霜而妍然多姿的品性,带着一种强大的凛然英气,带着一种遗世独立、慨然高歌的高士之风,使菊花成为花中的君子、花中的侠客,在这世人容易悲秋的时节,令人为之一振。
时令决定了花的本性、花的本质,并随之赋予其不同的气质与品格,这便是春阳之牡丹与秋阴之菊花的根本的巨大的不同。要真正懂得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便要读懂时令变化对生命品格的影响。
画家便是要画出菊花作为一个物候特征在时序轮回中所具有的精神品格。用这无拘无束、大胆创新的抽象色彩,展现出寒露之菊自由、坚定、特立独行的生命力量。
(文/徐立京 绘/徐冬冬)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