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罕见解读!8月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支持实体力度稳固

人民银行罕见解读!8月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支持实体力度稳固
2024年09月13日 22:40 新京报

  记者:姜樊

  9月13日,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8月金融各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32万亿元。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43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银行罕见在官网上挂出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单独月份金融统计数据的解读内容。该负责人表示,8月金融数据呈现出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利率在低位水平继续下行三个特点。

  其中,8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7%,比上月低8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28个基点。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为4.48%,比上月低8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34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5万亿元,同比增长6.3%。8月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两项指标余额增速都在8%以上,比上半年名义GDP增速高约4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在结构转型加快推进的背景下,金融数据在高基数上仍保持平稳增长,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

  市场人士亦认为,当前金融总量增长的变化,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结构及与此关联的金融供给侧结构变化的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金融数据在高基数上仍保持了平稳增长。

  事实上, 当前金融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还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有权威人士表示,企业更多通过发债融资,通过债券替代信贷,这本身也是发展直接融资的体现。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1-7月,全国企业累计发债8.4万亿元,同比增加5748亿元。7月,AAA级、AA+级、AA级企业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2.18%、2.44%和2.65%。

  “涵盖更多直接融资渠道的社会融资规模今年以来保持较高增速,有利于满足更多新动能领域的融资需求。”有市场人士指出,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等大多以轻资产运营为主,土地、固定资产等传统抵押品不足,与股权和债券融资更加适配。

  央行数据显示,8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4%。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09万亿元,同比增长21.2%。“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0%。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亦表示,8月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信贷资源更多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力支持经济结构加快优化。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举措,加快制订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方案以及数字金融、养老金融政策,形成“1+N”的政策体系,出台更多激励政策和工具,继续深化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创新,更加有力地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总量增速边际放缓  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相对偏弱

  对于金融总量增速边际放缓,有权威人士指出,当前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相对偏弱。过去我国贷款需求相对旺盛,信贷增长放缓主要是受供给侧约束,现在贷款需求指数和贷款增速同向下降,表明信贷增长从供给侧约束转向了需求侧约束。 

  央行发布的银行家调查问卷显示,二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由一季度的71.6%回落至55.1%,是2004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值。 

  “我国当前项目储备数量依然不足。”上述权威人士指出,金融机构项目储备代表信贷投放的空间和后劲,其金额和数量变化能有效反映实体经济需求的强弱。有东部经济大省对辖内金融机构作了调查,显示二季度金融机构项目储备金额和数量分别较一季度回落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

  此外,从近期票据市场走势看,目前各银行票据融资渠道的支持力度在加大,也能一定程度抵补常规信贷供给方面的走弱,8月末表内已贴现票据达13.9万亿元。

  “票据融资也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表内票据融资和贷款一样,都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有市场人士指出,表外票据“池子”明显减少,未贴现的表外票据余额已自历史高点的7万亿元降至目前的2万亿元左右,未来票据融资难有较快增长。

  金融数据“挤水分” 短期内会有下拉效应

  “规范和治理资金空转主要是影响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的资金。”业内专家表示,规范和治理手工补息主要是压缩企业资金空转套利的空间,这也有利于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企业及时将闲置资金支付拖欠账款,一定程度上还会提高资金周转的效率。

  央行企业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二季度企业资金周转指数、销售款回笼指数分别为60.2%、62.9%,均较去年同期回升1个百分点以上,企业的真实有效融资会予以保障。

  事实上,“挤水分”的过程中,存款结构出现相应变动。狭义货币(M1)主要是单位活期存款,也有观点将M1视为企业流动资金状况的反映。业内专家表示,M1会受到短期特殊因素的扰动,近期M1增速持续下降就主要与治理手工补息、存款向理财分流、存款定期化等因素有关。从存款整体来看,近期存款总量仍保持增长,但活期存款尤其是企业活期存款出现一定分流。

  “未来金融总量还会对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稳固支持。”有权威人士指出,目前看,整顿手工补息等工作已接近收尾阶段,预计金融数据“挤水分”效应可能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在“挤水分”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实打实的,质效也是持续提升的。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未来随着存量金融资源逐步盘活,资金使用效率会进一步提升,比以前少一些的增量也能达到同样的支持效果。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有效融资需求还会提升,金融部门资金供给与有效融资需求会更加匹配,也有助于金融总量指标在合理水平上平稳增长。

  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多 未来需淡化对总量指标的过度关注 

  有权威人士认为,随着经济金融体系现代化程度提高,货币总量指标与实体经济活动的相关性总体在下降。

  事实上,货币供应量与主要经济指标的相关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传统产业有所不同,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加依赖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二是金融市场深度的变化。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深化会消化吸收部分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变化也会相应反映到金融资产价格上。三是货币边际效用的变化。大量货币如果没有用于消费和投资,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也会减弱。

  历史上,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速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完全正相关。1990年-1994年,美国M2增速从3.08%下降到0.36%,但同期经济发展呈上升态势,GDP增速从-0.1%上涨到4%,失业率从7.3%下降到5.5%。2022年10月以来,美国M1已连续21个月同比负增长,平均跌幅7%左右,但2022年三季度到2024年二季度,美国不变价GDP同比增速从1.7%上涨到3.1%。

  “未来仍需淡化对总量指标的过度关注。”市场专家表示,简单观察金融总量增速,已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

  有权威人士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升级并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信贷增长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一味追求金融总量增长难度较大,还可能产生资金空转等“副作用”。相较而言,“淡化总量,重视质效”对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意义更大,盘活已有资金存量,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才能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秦艺

人民银行 实体经济 余额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09-13 无线传媒 301551 9.4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55.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