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刘贞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上映第一天我一个朋友就去看了,看完大骂。然后她就喊大伙去看,大伙纷纷表示,能心情平稳地活着很不易,还是不看的好。
之前看完预告片,我的感觉就是,等正片演完了,收到的板砖应该够盖一座大观园的。
单看这个惊世奇缘的口号,阴谋与爱情的设定,闹着玩似的妆造,花红柳绿的布景,游仙窟式的气氛,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再看看狭长脸儿的宝玉,肿眼泡的黛玉,跟《美国丽人》海报撞款的可卿,比座山雕出动还拉风的政老爷,无不散发着蓬勃的山寨感和浓烈的碰瓷感:我就是跟你想的不一样,怎么着吧。我以这种文化自信端出来的,你好意思说它稀烂吗,你且得含糊一阵呢。
胡枚导演说读过《红楼梦》的人是凤毛麟角。她花了这么大的心血、十八年的时光来拍《红楼梦》,是为了唤起大家对《红楼梦》的爱,因为我们要对得起曹雪芹。这个出发点是好的,我真希望她就停在这个出发点就行了。
导演觉得我们都没读过《红楼梦》,所以就好办了。她就走了《今日说法》的路子:日暮穷途的贾府,为谋夺林家的财产收容孤女,林老爷的遗产被政老爷挪用修了大观园。诈骗集团主脑凤姐再献调包计,埋葬宝黛爱情。本片又名:黛玉被谋算的一生。
我个人意见,在一切围绕《红楼梦》的解读里,这个谋财说的走火入魔程度,大概仅次于秦可卿谋反和贾元春刺驾的说法。《红楼梦》原著不好吗,踏踏实实照着拍不行吗,还需要加上这么多有的没的、荤的素的,这不是在玉堂里码痰盂,在鲤鱼池里栽“红绿灯”,既费事又碍眼吗?
不明白为什么老有这种“就得我来给它改改才跟得上形势”的文化自信,经典就是经典,打动人的是那些永恒的东西,传承就行了呀。有人还建议挖掘一下黛玉和宝钗之间的爱情,说搞个无男化的大观园,让雌竞滚一边去。我觉得那还不如写一写邢夫人和王善保家的更年期之恋,从垂髫到暮年,我的爱伴着你,直到永远。
扯不扯!
在《尤利西斯》上卷,有这么一个场景:海恩斯在酒吧里和壮鹿马利根聊天,打开了自己新买的书。马利根说你还没听过斯蒂芬对哈姆雷特的看法呢。海恩斯说:莎士比亚是一个狩猎场,所有头脑失去平衡的人都乐于来此试一试身手。
这段话同样适用于曹公雪芹和伟大的《红楼梦》。这也是一个狩猎场,所有头脑失去平衡的人都想在里头耍一套八段锦。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作品都是开放的。介川龙之介说:鉴赏者不过是以某一作品为题来尝试他自身的创作。凡划时代的作品都经得起各种角度的鉴赏,但这不意味其含义带有某种暧昧性,而可以随意解释。
《红楼梦》犹如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人看到仕途经济的学问,有人看到好了的禅机,有人看到茄鲞,有人看到黄杨木的杯子,有人看到傻大姐笑,有人看到万艳同悲。可没有一页上写着,紫鹃和人聊天,描述宝黛日常:“我没说错吧,每次不到一炷香,他俩就滚到一起去了。”这是说宝黛?还是说两个芋头?还是说秦钟和智能儿?这村话,根本说的是贾琏和鲍二家的吧!
对咯,一切鉴赏和复述都是创作。但“凤毛麟角”的读过《红楼梦》的我们,不能愤怒吗?愤怒了一下就成了“恶意差评”了?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