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托乐嘉夜市。
龙湖紫金夜市人声鼎沸。
“摊位出租”的牌子。
夜幕降临,夜市是许多消费者休闲娱乐、品尝美食的首选之地。然而在来来往往的人潮之中,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夜市突然爆红,一些久负盛名的夜市却热闹不再。一个火热夜市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又如何保持夜市的长久活力?
相互“成就”,夜市与摊主实现双赢
今年,南京城东孝陵卫商圈的龙湖紫金夜市火了。“去年夏天,只有七八家摊位,今年已有80多家摊位。”夜市的管理者孙超提到一年来的变化无比自豪。
8月15日晚8点,记者来到龙湖紫金夜市,广场上人声鼎沸、香气飘溢。重庆烤苕皮、武汉热干面、天津香酥童子鸡、长沙大排档、徐州鸡蛋火烧、衢州鸭头……在1000多平方米的正方形空间内,可以尝遍来自全国多地的美食。
甘肃天水麻辣烫摊前,顾客络绎不绝。摊主郑加静是位年轻女孩,一边迅速将烫好的食材捞入碗中,一边细心询问客人的口味偏好,麻利地配着调料。
她是连云港人,年前在抖音上看到甘肃麻辣烫突然火了,出于好奇,专门去甘肃吃了正宗麻辣烫。“味道真是鲜美,麻味够劲,香味浓厚,吃过就忘不了。”郑加静回忆时依然激动。
正在考虑创业的她随后留在甘肃,向一名师傅专门学手艺。今年3月,她来到龙湖紫金夜市摆摊,没想到吸引了许多南京人蜂拥而至。“有时下午五点半刚出摊,前面排成了上百米队伍,想吃一碗麻辣烫有时要等一两个小时。”孙超还记得当时盛况。“天水麻辣烫是网红小吃,我们就在抖音、小红书等各种平台帮她大力宣传,当时甘肃麻辣烫在南京并不多,所以迅速走红。”
孙超认为摊主和夜市之间是相互“成就”,他们力捧摊主之时,摊主也把夜市带火了。在抖音平台,记者看到,龙湖紫金夜市的管理方和许多摊主都有注册,不定期发布视频,宣传摊位美食。“像柳州螺蛳粉等都是通过视频了解到我们,然后加微信咨询。我向他们介绍龙湖夜市的优势,吸引各家来入驻,随着特色美食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据孙超介绍,夜市平时有四五千人,周末节假日可以达到1万人。
龙湖紫金夜市“东北锅包肉”摊主毕静婷来自东北。“以前到处摆摊,现在安定下来,收入稳定了,我也敢要二胎了。”她笑着说。
南京江宁的托乐嘉夜市,一年之内同样“脱胎换骨”。出了翠屏山地铁站3号口,就可看到人如潮涌的商业街,因为离南航很近,还被称为南航学生的“外食堂”。
大连火爆鱿鱼的摊主魏利博号称要做“全国最鲜美的鱿鱼”,他是黑龙江人,长期在大连摆烧烤摊,今年3月,他考察多地后来到了江宁托乐嘉。“因为这里不仅流量大,而且井井有条,让摊主有安全感。”魏利博坦言。
与龙湖紫金夜市不同的是,托乐嘉夜市为一长条形的街巷,街巷两边是各种商铺,摊位就摆在商铺的门口处。因为摊位影响到商铺生意,所以摊主要先与店主协商,经综合工作组审核后才可摆摊。
“以前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矛盾纠纷复杂。”秣陵街道翠屏社区负责人邵莉芬告诉记者,“外面摊贩可随意进出,摊位最多时达到150多家,消防通道、公共区域全摆满了,顾客走路都很困难。”
在秣陵街道党工委的部署下,翠屏社区联合相关部门全力开展商业街区综合整治行动。“我们在商户门口的三米处画了一道线,摊位必须摆在线以内,公共区域更不能摆放,摊位也减少到了100辆,这样道路宽敞了,经营也有序了。”邵莉芬说。
记者看到,夜市品种同样丰富多样,徐州炸串、酱爆猪蹄、簸箕肠粉、老北京爆肚等摊位都是人头攒动。
曾经热闹的夜市变得冷清
走进南京丹凤街,曾经是声名远播的夜市,如今则显得有点落寞。
几百米的道路旁摆满了各种摊位,衬衫、短袖、睡衣、裙子等衣服,电扇、塑料盆、拖把、棉被、床单等生活用品,以及核桃手串等饰品。商品大多价格不贵,12元的睡衣,“10元七双”的袜子,“一件39元,两件70元”的裤子,“一件19元,两件35元”的全棉T恤。走在夜市之中,不时还看到“全场清货,摊位出租”“租位转让”的牌子。
“一样东西只能赚两三块钱,每个月只能赚一个人的伙食费,生活费肯定赚不到了。”一位摊主感慨地说。
和龙湖紫金夜市、托乐嘉夜市的步行街不同,丹凤街是交通要道,由于各种油污、垃圾都会影响到街道环境,所以夜市不允许摆设与饮食相关的摊位。
一位衣服摊主告诉记者,夜市离东南大学不远,以前开学季是最红火的时候,一个摊位晚上能卖到四五千元,平常也有两三千元。为什么会变得萧条呢?她表示是与网购兴起有关。“年轻人不再来了,顾客大多是不太会操作手机的老年人,人流量越来越少,现在不少摊主每晚销售额只有两三百元。”
记者注意到,这里摊主大多年龄偏大。“我已经退休,在家也没有事情做,不如出来摆摆摊子,好歹还能赚几个钱。”一位摊主说。晚上11时,许多夜市正是红火的时候,这里摊主都已经回家了。
南京河西南部紫金1912·玖悦荟商场的美食街区“蓝鲸之夜”,也不再有往日的喧闹。
去年6月,三江学院四号门的“三江夜市”搬迁至此,很多经营户也跟着来了。“当时真是红火,有七八十户,每个摊位月租金要四五千元,还供不应求。现在每月租金1000多元,也很少人来了。”售无骨鸡爪的摊主小陈说。
晚上9点多,记者在夜市看到许多摊位已经空着,只有10多家在经营,其中仅四五家生意相对较好。“我的老客户比较多,所以晚上固定能做到五六百元。”小陈拿出手机上的收款记录给记者看,“这里大部分摊主并没有我的销售额高。”
旁边一位烧烤摊生意也相对比较好,摊主告诉记者,他们和其他摊主都建了群,南京夜市有哪些新的动向,立即会从群里得到消息,所以对南京多个夜市的地理位置、每月租金、人流情况,都了然于胸。
他认为“蓝鲸之夜”的没落有多重原因:客观上,现在不时出现新的夜市,隔几里就有一处,造成了人流分散;主观上,与运营者是否用心有很大关系。去年夜市有各种宣传活动、促销活动,所以带来了人气,今年不仅看不到活动,而且晚上几乎不见他们身影,自然就冷清了。
谈到南京部分夜市昙花一现的原因,他认为有的运营方收了摊主的钱,开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刚刚有一点热度,以为大功告成,就急着去投资下一家夜市,很快自食其果。
夜市生意不好,旁边商铺也较为萧条。记者注意到,二楼多个商铺还没有租出去,只有零星几个人,多处空空荡荡,甚至漆黑一片。
这些摊主为什么还在这里支撑?小陈坦言,因为当初租金是年付的,再坚持一段时间,如果不见起色,就考虑到换到其他地方。
管理是夜市持续繁荣的关键
如何才能保持夜市的长久繁荣?优质产品是吸引顾客的第一要素,也是赢得口碑和回头率的关键。
“我们从选品开始就非常严格,不论是食材选择、制作工艺还是味道口感,都要力求做到最好。而且相同品种最多三家,这样既让顾客品尝到多样美食,也能保证每位摊主有足够的盈利。”孙超说。目前,龙湖紫金九成以上摊主每晚收入不低于1000元,有的摊位最高能达到4000多元。
“我们建立了退出机制。”大运河旅游公司董事长许海明则有另一种管理方式。
2023年初,淮安里运河畔的夜市开始热闹起来,布艺、鲜花、扎染、文创品、茶饮、轻餐饮等业态丰富多样。“我们对外出租50个摊位,主要针对非遗传承人、手工业者等,这样既提升了运河畔的烟火气,也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机会。”许海明还希望这里能成为孵化基地,挖掘、培育出一批具有强大带动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所有入驻的摊主并不能得过且过或选择“躺平”。“比如有的摊位做得不好,游客反响比较差,我们就要请他出去,引进新的摊位,更换新的业态。总体而言,业态要更新、完整,才能更好地满足各方游客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在南京市江宁区托乐嘉夜市,会看到有的摊位挂了“文明商户”的红旗。物业负责人张进介绍,物业收取了每个摊位5000块钱的押金,就是制约摊主必须规范经营,如果出现乱扔垃圾等违规行为,物业就会根据合同进行扣罚、督促摊主。同时,每个月综合工作组会评选文明摊主,颁发流动红旗,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夜市的卫生、环境、扰民往往是难以解决的难题,如何提升整体形象,让消费者更安心、更舒心呢?“我们先后组织食品安全和燃气安全业务培训,督促夜市为摊主更换安全可靠的灶具,安排专人检查是否有燃气泄漏问题,并在夜市配备微型消防站和必要的消防器材。”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城管科科长石启永告诉记者,“同时,督促夜市为重油烟摊点安装油烟净化设备,9点钟以后关闭外放音响防止噪声扰民。”
孙超认为守住烟火气,更要有“文明味”。龙湖紫金夜市不仅安排两名保洁员随时在岗,每周要进行两三次专业性清洗;同时每晚都安排专人值班巡逻。“因为夜市可能会出现争吵、纠纷等各种意外,我们会立即上前调解。”让孙超极为自豪的是,一年来,龙湖紫金夜市零投诉、零纠纷。
宣传也为夜市的红火锦上添花。“我们会举办美食节等一些营销、宣传活动,提高夜市的曝光度,以增加摊主的营业额。”张进表示,物业会给业主们拍摄短视频,让他们自己在朋友圈转发,通过多种手段让摊位美食广为人知。
许海明认为夜市要避免内容、形式同质化,可将地方历史、民俗、风情融合到经营之中。比如里运河岸边增加了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的工作室,在戏曲博物馆增加了餐饮,变身为戏曲茶楼。“在文化的赋能下,打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夜市品牌,给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体验,从而吸引更多人来打卡,这样可以让夜市生命力更持久,让生动的夜色图景更加璀璨靓丽。”许海明说。
记者 杨民仆 摄影报道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