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 潮涌渤海岸

风从海上来 潮涌渤海岸
2024年08月20日 05:55 媒体滚动

转自:辽宁日报

繁忙的营口港。营口市委宣传部供图 繁忙的营口港。营口市委宣传部供图
渔民正在处理刚刚打捞上岸的海蜇。营口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项目施工现场。傅义增 摄 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项目施工现场。傅义增 摄

本报记者 侯悦林 徐 鑫

核心提示

渤海之滨,烟波浩渺,白浪滔天。

拥有165公里海岸线、海域面积1507平方公里的营口,从开埠通商到自力更生,从对外开放到融入“一带一路”,走上陆海统筹、向海图强、科技创新、开放发展之路。

因海而生、依海而兴的营口,紧紧把握“海洋”这一鲜明的城市特色,依托临海优势,以三年行动为总牵引,加快培育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释放“蓝色潜力”,推动海洋经济“加速跑”,2023年,营口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2.63%。

面向未来,营口市将深入贯彻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锚定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让“蓝色粮仓”更丰饶,“蓝色引擎”更强劲。

仙人岛的七十二变

在渤海之滨的众多岛屿中,仙人岛无疑是有故事、有内涵、有活力的一个。仙人岛的“七十二变”,折射出营口转身向海的坚强决心,向海图强的丰硕成果。

仙人岛是一个繁忙高效的港区。这里水深浪静,终年不淤不冻,是东北地区难得的深水良港。在营口港的业务版图上,鲅鱼圈港区作为主体港区,主要承载集装箱、煤炭、钢材、粮食等业务。仙人岛港区则是营口临港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主要建设与临港匹配的专业化码头及配套设施,主要承载原油和散杂货业务。两大港区业务上各有侧重,地理上互为掎角,功能上相互协同。

今年5月,仙人岛港区201、202、203号3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通过对外开放验收,标志着仙人岛港区实现全面对外开放。仙人岛最大的泊位是2009年投入使用的1号30万吨级原油码头,如今,2号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如火如荼,建成后,两大码头双剑合璧,将翻开仙人岛港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一页。

仙人岛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开发区。提速提质临港经济,实现港产城协调发展,是仙人岛肩负的使命。随着中国海油、中国华能等世界500强企业先后入驻,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的优质项目相继落户仙人岛经济开发区。

盛夏时节,投资上百亿元的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项目施工现场塔吊高耸、焊花四溅,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场景。中交营口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超说:“我们抢工期抓进度,目前工程总体进度近半。”

仙人岛还是一个海洋牧场。仙人岛富晨海洋牧场项目总面积1.2万余亩,致力于打造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网箱养殖、底播增养殖、休闲渔业等新业态。目前,海参等海产品已投入网箱养殖,预计今秋上市。

仙人岛更是一个风光旖旎的风景名胜区。这里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白沙湾黄金海岸和万亩槐树林,细白如银的沙滩、余晖洒金的海岸、随风舞动的风车、历经沧桑的明代烽火台……仙人岛集海洋、森林、海岛、古迹于一身,成为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热门目的地之一。

如今的仙人岛,港口物流、能源化工、综合贸易、滨海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桥头堡”和“试验田”。

分身有术的营口海蜇

凉拌海蜇皮、老醋蜇头、海蜇里子炖白菜、海蜇爪子炖拉瓜……走进辽河老街的大小饭店,可以品尝到多达数十种的海蜇菜肴。

营口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海产品生产基地。在众多的海产品中,海蜇是当仁不让的“明星”。

从高山平原之间逶迤而来的大辽河,在营口奔流入海,带来大量的浮游生物,加之渤海低温、高盐的生长环境,让营口成为海蜇生长的“乐园”。

营口海蜇形美味鲜、口感爽脆、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大量活性物质,是我国八大海珍之一。相传,清朝乾隆皇帝第二次东巡时,吃到御厨精制的营口海蜇后赞不绝口,海蜇也从此进入了宫廷食谱。

从百年赶潮、千帆竞发的海蜇渔场,到年繁育海蜇苗4亿头、养殖面积超5万亩的海蜇牧场;从掌握独门秘籍的海蜇工厂,到占据全球海蜇市场C位,营口人一直是我国海蜇产业的弄潮儿。

营口海蜇年加工量和年出口量均排在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海蜇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海蜇之乡”称号。

营口不仅盛产海蜇,更拥有完整的海蜇全产业链:有近5万营口人从事海蜇养殖、捕捞、收购、加工、贸易行业,业务遍及海内外。国内海蜇加工企业80%以上由营口人开办,营口海蜇贸易量约占全国80%以上,上海各大水产市场销售海蜇人员90%来自营口。

买全球、卖全球。“中国海蜇之乡”的眼光与胸襟已拓展到海外。从东南亚到非洲、从欧洲到南美,营口人把世界各地的海蜇运回家乡加工,又远销到世界各地,使营口成为全球海蜇生产、加工、贸易、流通集散整条产业链的核心。据统计,营口产海蜇成品中,采用进口原料加工的占总量的9%。

全国海蜇出营口,营口海蜇出盖州。盖州市海蜇加工及出口量居全国之首,占全省80%、全国60%份额,是全国最大的海蜇捕捞场和国家海蜇出口基地。2020年,位于盖州市的辽宁中顺海蜇交易市场投入运营,实现了海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并逐步走向精细化、标准化。

营口辰光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思晴说:“过去是卖水蜇、卖蜇皮儿,靠量取胜。现在对裙边、爪子、脑子、里子精细分解、精深加工,靠品质和品牌取胜 。”

无论是饭店里花样翻新的海蜇菜品,还是层出不穷的海蜇成品,营口人通过延链补链强链,让海蜇“分身有术”。他们发掘海蜇全身每一个部位的价值,打通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激活创新的每一个要素,把“营口海蜇”打造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开启创新驱动、品牌崛起的新航程。

营口海货的鲜味密码

营口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海域,冬天近海甚至会结冰。较低的水温使水产品的生长周期变长,对于贝类和冷水型鱼类而言,更长的生长周期意味着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更多累积,保证了鲜嫩多汁的口感。

华灯初上,辽河老街热闹非凡。夏夜是属于烧烤、海鲜与啤酒的,营口出产的贝类鲜度足、口感好,烧烤过后带着极鲜的汁水,连汁带肉一口吃下,鲜味与香味轮番滚动。再佐以产自本地的可口可乐与百威啤酒,令无数游客大呼过瘾。

营口人珍惜海洋的馈赠,用尽巧思,将河海之鲜留在食客的唇齿之间。

泥溜儿、玻璃牛、海锥儿……先民们赋予这些营口海鲜十分接地气的名字,这些看上去朴实无华的地域美食十分扛打,既出现在市井小巷的烟火升腾里,也出现在星级酒店的必点菜单上。

蛸夹子豆腐是营口一道著名的特色菜,以本地特产野生蛸夹子(芦蟹)为主要食材制作而成,其制作技艺已入选营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口感脆爽的海蜇、壳薄体肥的对虾、肉质肥硕的鲅鱼、鲜味十足的文蛤……营口海鲜出现在全国各地,为食客奉上一场又一场视觉与味蕾的双重盛宴,成为营口美食、营口文化走出去的绝佳载体。

百年港城的精彩蝶变

沿着辽河遇见海,在美丽的西海岸,赏夕阳坠海,观鸥鸟起舞,在辽河老街体验氤氲的烟火气,在西炮台感悟凛凛英雄气……入夏以来,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不约而同地一路西行,在海边漫步,看看百年老建筑,感知百年港城的历史回响。

1861年,营口开埠,成为东北地区历史上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作为那时东北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营口有着“东方贸易良港”“关外上海”等美誉。

1984年,随着第一声开山炮的响声,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开工建设。从此,营口港从河港转身向海,在渤海湾畔开启了走向深蓝、再展雄风的全新征程。

从河到海、从辐射东北腹地到融入“一带一路”,营口港成长为亿吨级港口,并贯通起一个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壮阔故事。当年盛产鲅鱼的鲅鱼圈,也在港产城联动中完成了从小渔村向开放海港城的华丽转身。

历经40年峥嵘岁月洗礼,营口港已成为全国最大集装箱内贸港,航线覆盖我国沿海30个主要港口。航运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日益显现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独特神韵。

渔市街道、滨海街道、望海街道……河海印记在营口随处可见,因海而立、向海而兴的基因深深镌刻在百年港城的每一个角落。今天,营口人再一次把目光转向蔚蓝之海,重新认识海洋、亲近海洋、拥抱海洋,争当海洋强省的桥头堡和弄潮儿。

辽河 新语

学海知海懂海 挺进广阔新“蓝海”

侯悦林

营口依海而生,因海而兴。今年以来,来自蔚蓝大海的好消息接连不断:创造风轮直径、单机功率两个“全球第一”纪录的海上风电机组投入商业化应用,中交营口LNG接收站等3个超百亿元项目加快建设……捷报频传令人振奋,也为挺进广阔“新蓝海”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对我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提出明确要求,作出系列部署,发出了强化海洋意识、沿海意识的号召,提出了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对此,我们要学海知海懂海,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奋力实现从陆地到海洋,由海面到海底,从“浅蓝”向“深蓝”的跨越。

经略海洋,首先要学海。必须加强海洋教育,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克服根深蒂固的陆地思维,转身向海,逐梦深蓝。其次要知海。海洋是一座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这就需要我们下足“绣花功夫”,摸清海洋家底,努力克服靠海不见海,身在海边不识海的桎梏。第三要懂海。要有经略海洋的胸襟与胆识,放眼全局谋一域,顺应全球海洋经济发展新趋势,补短板、锻长板、抓重点、谋长远。

作为沿海城市,营口市对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把海洋经济作为打造“三地四市”重要内容,做大做强做优海洋产业,向海图强、向海而兴,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向海图强,离不开顶层设计,解决“向何处去”的问题。建设海洋强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快完善和提高海洋综合治理能力。其中,顶层设计是关键一环,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打出政策“组合拳”,通过产业塑造、人才积淀、市场培育和政策扶持,激活“蓝色潜力”,打造“蓝色引擎”。

向海图强,离不开科技创新,解决“动力源”的问题。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引导企业从资源驱动转向科技驱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整合创新力量,促进创新要素向海洋企业集聚,助推海洋经济提质升级。

向海图强,离不开项目为王,解决“压舱石”的问题。今年以来,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相继投产或开工,筑牢了现代海洋工业体系的底座,为营口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节点城市、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夯实了基础。

向海图强,离不开融合发展,解决“一股劲”的问题。营口不断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海陆一体,推动陆域经济和海洋经济互促共进。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打造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目的地。推进数实融合,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推产业跃升。

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放眼浩瀚渤海之滨,智慧码头助力港产城联动、海洋牧场宛若“蓝色良田”、海上风机“追风逐浪”,映照着营口海洋经济发展的蒸蒸日上。面向未来,营口将保持奋勇争先的拼劲、直面问题的闯劲、难中求成的韧劲,从广阔的海洋中找资源、找空间、找潜力、找增长点,为建设海洋强省增添亮丽的“一抹蓝”。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营口市 海洋 渤海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
  • 08-23 益诺思 688710 --
  • 08-20 成电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08-15 小方制药 603207 12.47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