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蔬菜价格持续上扬。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6月16日至8月15日,28种蔬菜全国批发日度价格从4.27元/公斤上升至6.01元/公斤,上涨40.7%。其中,上周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97元/公斤,周环比上升10.9%,同比上升36.2%。
本次蔬菜价格上涨创下近10年同期最高值,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受极端天气影响。从行业规律看,我国蔬菜价格存在季节性波动,一般从6月中旬起,蔬菜价格进入上行通道,至9月上旬达到高点,之后转入下降通道。这个波动主要是因为夏季温度较高,不利于蔬菜生长,导致市场供应相对不足,蔬菜生产出现“夏淡”现象。但今年由于气候因素增加,对蔬菜生产、采收和外运都产生影响,从而使得供应问题更加突出。
6月份广东、广西等水果主产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7月份山东、河南等北方蔬菜主产区出现高温多雨天气。数据显示,我国今年7月21日至8月10日期间,北方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出现了5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同时,又叠加了高温天气,而夏季蔬菜生长最怕高温高湿天气。比如涨价明显的黄瓜,其主产地山东寿光因连续降雨导致部分农田受淹,后期又遇上高温,致使许多果实出现畸形、叶片生长受阻以及病虫害等影响,不仅产量大幅削减,质量也变得参差不齐,导致数量减少,质量好的稀缺,从而推动了价格大幅上涨。
西瓜涨价也比较显著。今年春夏之际,水果价格相对平稳甚至有所下降。当前西瓜价格快速上涨,是因为国内多数城市气温仍高,西瓜消费需求没有减少,但主产区已经进入尾期,江苏、安徽、湖南、山东等省份西瓜已经下市,仅有宁夏、甘肃等地有供应,市场供需相对紧张,甚至出现宁夏瓜农涨价毁约的现象。这也表明我国庞大的蔬菜水果的供应链体系仍然由众多农户、瓜(菜)商等小型生产交易主宰,收购商与瓜农之间相互缺乏真正的合同交易,这种商业状态也会放大价格波动。
民以食为天,我国农产品供应要做到长期稳定,必须重视两项因素。首先,气候变化引起全球变暖、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气象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候变化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也增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需要重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挑战,而我国目前小型种植模式使得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大大减弱。此外,存在农业气候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较弱,防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落后,种植户普遍缺乏应对农业气候风险的常识和技能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从战略上,尽快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防控体系,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就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应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和更大的投入来提高应对能力。
其次,我国能够实现果蔬以丰富的品种大规模供应并保持价格长期相对稳定,主要得益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产区实现跨区供应,比如目前夏秋季的“北菜南运”和“西菜东运”等。但是,全国运输系统仍然存在短板,以至于跨区调运使蔬菜的保鲜和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应该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改造提升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尤其是要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确保农产品物流畅通的同时,实现低成本与高质量的目标,为全国14亿人的农产品供应提供稳定保障。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