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匠心的城市经典名片

独具匠心的城市经典名片
2024年08月19日 05:25 媒体滚动

转自:沈阳晚报

  潘佳宁

  大暑之季,沈阳连日大雨,五十年未遇。我在每天工作之余,开始饶有兴致地读沈阳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十卷本“沈阳文化丛书”,让我进一步深入了解这座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还有这座城市厚重、坚强、包容、开放的性格,由此更加喜欢这座城市,喜欢城中的山山水水、建筑遗存和花花草草。这些都要感谢“沈阳文化丛书”带给我的充实。

  “沈阳文化丛书”十分耐读,读起来轻松而愉悦,有趣,这完全得益于编辑体例与写作方式。全书十卷,完全以散文化写作,从十个方面将沈阳最精彩的方面娓娓道来。

  且看其标题,妙趣横生,足以摄人兴趣,直欲翻书而读:

  《风雨玄菟郡》

  《沈王终究未来沈》

  《城门下多少义勇脚印》

  《铁流凝变的中国顶级魔术师》

  《“辽东文人之冠”金毓黻》

  《皇宫尊让的中心庙》

  《小河沿,大历史》

  《水蜡烛》

  《三个少年刚刚来过》

  《为鲁迅抬棺的那两个汉子》《炼师与剩师》

  《江南归雨,海北停云》

  《与鸡架来场灵魂对话》

  《这对狮子为啥上了床》

  《鸳鸯九志》

  《最萌的文物》

  《天空呈蜂蜜色的时候》

  《聊斋未曾想》

  《二琴先生起身时》

  《任老板的1905》

  《这位先生有点多梦》

  《遇见千年“魔羯座”》

  《从此人马合一》

  《三月三日丽人行》

  《1600年前的玻璃之光》

  《拈花而笑,且弈一局》

  《嫁人就嫁个像高科长那样的》

  《宋徽宗与沈阳的邂逅》

  《一丝清凉大冷面》

  《一路走来一路歌》

  《丁老师和年轻人李云龙》

  《看公卓落笔》

  题目生动,足以吸人眼球,而每卷行文又具灵动笔法,则更为引人入胜。

  选题策划的完整与平衡性

  所谓丛书,是指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按一定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中国古代如《四库全书》,民国如金毓黻所编的“辽海丛书”等都是最知名的丛书。当代各种丛书则更多,每一个城市几乎都出版有“文化丛书”,每一部丛书都是在为这座城市立传,为这座城市设计最拿得出手的名片。

  十卷本“沈阳文化丛书”在各卷之间的平衡上做得很规范,卷与卷之间选题合理,种类齐全,既包括了沈阳文化的十个大方面:历史、红色、山水、名人、工业、建筑、文学、商业、饮食、名物,又充分展示了沈阳文化的主体风貌。而十本书,每一本在内容上都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张恺新的《名城沧桑》,记叙沈阳7200年的厚重历史。伏桂明的《峥嵘岁月》,讲述近代以来沈阳人的英雄传奇所涵养出的城市精神。初国卿、子非刘的《山水形胜》,专注于沈阳的山山水水。岳强的《名家风流》,尽显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色彩。张春风、吴占刚、刘国栋的《铁流百年》,展现了沈阳丰富的工业资源与工业文化。韩扑的《沈水文韵》,尽现古今沈阳文学艺术亮点,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鲜活、艺术的沈阳。李岩、赵杨的《建筑风华》,从建筑和遗存之视角,穿起沈阳的历史变迁,勾勒出沈阳空间文化的历史源流。罗学敏的《市列珠玑》,通过对沈阳商业历史的细致梳理,揭示了沈阳成为东北商业中心的必然性。李轻松、李浅浅的《巷陌至味》,展现出一个极具烟火气、人情味的沈阳。詹德华的《物华天宝》,探究名物所蕴含的历史气韵……读完十卷丛书,犹如走进十大类文化幽谷,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在平衡中的提炼与创新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有着11万年的人类活动史,7200年的人类部落史,2300年的建城史,近400年的都城史。如何梳理这样悠久的历史脉络,展现如此厚重的文化积淀,从而更好地承续历史,宏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为经济繁荣、文旅发展和大众美好生活提供优质文化内容与阅读文本,“沈阳文化丛书”在选题策划上进行了精心的提炼与创新,从而让这套丛书达到上乘之质量。

  作为一个城的文化丛书,一般的编辑体例都是传统而规范的章节式,分章列节,四平八稳,讲究的是全面和铺排。而“沈阳文化丛书”却没有采用这种传统体例,而是采取提炼精华与亮点的方式,分卷列题,每题一事,每卷五十题左右,从而将每个文化领域最值得书写的亮点符号放大。十卷合一,纵横分列,卷与卷为文化种类之横向并列,即如山水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每卷里则以时间轴纵向编排,从远古到当代,篇与篇之间既可单列,又互有联系。所以我们所见的全套十卷,共形成文章五百余篇,列五百多个标题。每一个标题不仅是一个诗意的符号,同时也是沈阳文化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合在一起,就是沈阳文化的五百个亮点。这是此套丛书与以往沈阳历史文化出版物的不同之处,所以更适合阅读与传播。其创新之体例,建构之新颖,可谓经典。

  为了顾及丛书的平衡性与系统性,“沈阳文化丛书”所列十卷,其中七卷在以往相关沈阳文化的出版物中均有专书,而《山水形胜》《市列珠玑》《物华天宝》三部所涉及的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名物文化,此前却少有成书。此次丛书出版,既是一种补全,也是一种填补空白,从而在出版物中,让沈阳城市文化更趋全面与系统。

  散文化写作的生动与精致

  “沈阳文化丛书”全书十卷,小角度切入,大纵深拓展,注重细节与意象,注重学术性与可读性结合。由此让沈阳的文化脉络在翻阅的指间逐渐清晰,沈阳的动人风致在行文的诗意化语言中逐渐彰显,令读者充分享受到阅读的美好。

  “还是那片沃土,不觉间换了人间。历史,犹如滔滔江水奔涌向前,冲刷走太多太多的往事,又沉淀了无数难以湮没的印记,闪烁着耀眼的文明光芒。”这是《名城沧桑》里《七千年的家园》一文中对新乐的描写。“似乎是在隔着帷幔的倩影,原本青葱的湖边垂柳也笼上了乳白的轻纱,黏人的风,缠人的雾,任何一位来此流连的游人都不会轻易挪开知性的脚步。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杭州西湖孤山的题襟馆下,又似乎走进了嘉兴南湖的烟雨亭里,眼前就是秦少游那婉约的山,更是晏叔原那明媚的水……”

  如此精致有趣的文字,自然来自于一批有着很好文化学养的作者。丛书主编初国卿先生原本就是学者型作家,其散文作品曾获辽宁文学奖与冰心散文奖,由其领衔撰写这套丛书,每位作者自然出手不凡。全书十卷,五百余篇,每一篇其实都是相对独立的散文作品,

  在生动文采与可读性里,丛书中还不时出现具有学术价值的发掘。妇墓志之故事,比著名的于佑任“鸳鸯七志斋”还多出两对。《沈水文韵》里《为鲁迅抬棺的那两个汉子》一文,讲述鲁迅出殡时为其抬棺的十六人中有两位是辽宁人,即锦州萧军与沈阳孟十环。这些不仅增加了丛书的学术元素,同时又使全书氤氲着醉人的书卷之气。

  “沈阳文化丛书”从正文排列、图片位置,到标题竖排、书眉设计,抑或封面、书脊字体运用,位置安排等,都十分合理。色彩运用也浓淡相宜。什么是城市名片,“沈阳文化丛书”就是最生动的一种。读这样的书,读如许生动而精致的文字,那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审美升华。

  (作者为东北大学出版社编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
  • 08-23 益诺思 688710 --
  • 08-20 成电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08-15 小方制药 603207 12.47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