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稳
从成都坐高铁到剑门关,参加“文艺名家蜀道行”的采风之旅,对于我这样一个大学毕业后就到云南工作的游子来说,既是一次发现与探寻之旅,也是一次对故乡文化历史的深情回眸。
在以往的记忆中,古蜀道是一个历史概念和文学坐标。诗仙李白的《蜀道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地处大西南的四川盆地与外界的隔绝之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尚记得小时候的一段童谚:“四川四川,四面都是山,飞机飞不来,大炮打不穿。”在那个闭塞保守的年代,还唱得颇为沾沾自喜。其实我们的古人从来就不认为大山可以阻挡人们探寻交流的步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之难,“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之处,两千多年前就有无数寂寂无名的探路者,用智慧和毅力、用血泪和汗水将一条条古道蹚出来了。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这些布满历史风尘的古蜀道在大巴山和秦岭山脉间蜿蜒向北,就像大地的血管,将中原政治文化与古巴蜀地区连接起来。
四川是个盆地,但它并不封闭。自秦汉以来,历代统治者在大西南置郡设县,古蜀道功不可没,更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同体建设,打下了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坚实基础。
今观古蜀道的历史价值,我的目光不仅向北,还转头向南。无论古今,真正意义上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由于长年在云南工作,我对这片高原上的古道也颇为关注。而且,它们与古蜀道也息息相关。远至殷商时期,在川滇交界地带的僰道(今四川宜宾)和朱提(今云南昭通)之间,是古僰人生活的地域,至今我们在云南盐津县的豆沙关金沙江峡谷的悬崖上,还可看到僰人悬棺遗址。一条被史家称为“滇僰古道”的川滇走廊,在秦汉时就将四川和云南连接起来了。据文献记载,这条古道有五尺宽,从四川盆地一路爬升到云南高原,自古有“秦开五尺道”之说。因此,秦汉时期的关中与四川、四川与云南部分地区之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商人来往于途,络绎不绝,云南的马匹、犀革、金银、铜锡等源源不断运入四川,而四川的铁器、布匹、锦缎等也随之输入云南,极大地促进了云南边地农耕文明的发展。
高山大河、悬崖险关,从来挡不住人们交流的脚步,道路的尽头是梦想。“滇僰古道”不仅延伸到云南的昭通、曲靖、昆明地区,还再度向西、向南、向天地的尽头,如人的毛细血管般铺展开去,只不过在不同的地域,道路有了不同的称谓、不同的终点。但我们不能忘记它们的起点,更不能忘记它们所秉承的历史使命。历史上一桩有趣的“公案”是,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看到了四川的土产邛竹杖和蜀锦,便追问它们的来源。大夏人告诉他,是大夏的商人从身毒国(在今印度恒河流域一带)买来的,而身毒国位于大夏的东南方。那时北方丝绸之路还没有开通,四川的产物怎么会到了印度呢?一定是有一条隐秘的商道和西域相通。张骞推测它应该在中央王朝的西南方向。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经略西域,派张骞去犍为郡(今四川乐山)亲自主持其事,这就是《史记·大宛列传》里记载的“乃复事西南夷”。张骞当然不会忘记自己的西域梦,他派出四支探险队伍,分别从成都和宜宾出发,向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和云南境内前进,最后的目的地都是身毒国。只可惜受当时的环境和条件制约,四路使者各行一二千里后折返。云南这一路最远走到了大理地区。张骞所领导的由西南探辟新路线的活动,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对西南的开发是有很大贡献的,大西南对中央王朝不再神秘遥远。到公元前111年,汉王朝正式设置牂牁(今贵州境内)、益州(今昆明晋宁区)、交趾(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等郡,基本上完成了对西南地区的开拓。这是一片何其广袤的地域,我们今天驾车跑一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我们的祖先,愣是靠一双坚韧的脚,借助翻山越岭的古道,一步步走下来了。
有一段古老的赶马歌谣千百年来一直隐匿在云南高原的历史尘烟中,据史家考证至少源于汉武帝时期,其歌曰:“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南津。渡澜沧,为他人。”博南山位于云南永平县境内的澜沧江峡谷纵深处,往昔这里山高谷深、荒无人烟、野兽出没、瘴气肆虐,曾是明朝第一才子、大文学家、四川人杨升庵的贬谪之地。“不宾”即西汉时期的不韦县,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二十二里金鸡村。西汉武帝为开西南夷,迁秦相吕不韦后裔至此建县,被称为西汉极边之地。那些无所畏惧的赶马人,渡过澜沧江,翻越云端之上的博南山,再一路西行到缅甸、印度,将一条今天史家所称的“西南丝绸之路”顽强地书写到历史的经纬之中。我猜想,张骞在大夏国看到的邛竹和蜀锦,或许就是经过这条古道辗转千里万里,驮运过去的罢?
有学者指出:蜀道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的发展,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蜀道实现了“秦文化圈”与“巴蜀滇文化圈”直接的交通联系,使得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与长江上游的西南地区融汇为一个文化区。不仅如此,蜀道的进一步延伸即“西南夷”道路的开通,打开了“西南丝绸之路”的国际通道。正是蜀道的高效能使用,使得中国西部连通为一个实力雄厚的整体。深以为然焉。
正可谓“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今天我们重新去发现古蜀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剑门关,群山苍茫,关隘依旧,残留的古道已然成为一笔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正期待人们去传承、弘扬。而在千年古道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凌空穿越了千年历史,沧桑巨变,天堑变通途。那一列列在崇山峻岭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动车,正唱响这个大时代最为强劲的宏大旋律。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