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干净整洁的作业环境、智能化环保机械设备、崭新的新能源电动混凝土运输车,走进中冶建工绿色建材中试及转化基地,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8月16日,该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冶建工商品混凝土生产正奋力开启绿色低碳数智化建设新篇章。
环保搬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党的二十大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随着重庆市建筑技术发展和建筑产业化定位要求,建筑产业节能环保绿色发展已成为新趋势。近年来,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指引下,中冶建工先后出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实施细则》《生态环保考核管理实施细则》等企业规章制度,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早在2014年,中冶建工便积极与大渡口区人民政府沟通协调,将坐落在建胜镇的钓鱼嘴混凝土搅拌站环保搬迁至跳磴镇,彻底远离居民聚集区。这样既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还可以彻底化解邻避效应,也是进一步完善企业产业布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重要一环。
中冶建工绿色建材中试及转化基地,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镇南海大道和西小路交叉路口附近,总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集技术研发、生产、检测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建设有3条混凝土生产线,年产能可以达到200万立方米。该基地通过绿色生产最高等级认定,成为重庆主城区首个绿色生产三星级预拌混凝土生产基地,将与江北基地、西彭基地和奉节基地形成协同,更好地服务重庆建设发展需求。
基地配备的中冶预拌混凝土工程技术中心,集技术研发、知识培训、学术交流、原材料检测及装配式建筑研究为一体,围绕绿色节能环保开展混凝土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工程建设提供坚强技术支撑,已进入全国混凝土研究、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先进行列。
数智融合
打造智能商砼工厂范本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智能化设备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冶建工以现代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绿色环保、智能制造、数字管理为路径,研究开发商品混凝土企业智慧信息平台,对混凝土生产基地进行全面智慧打造。
“绿色建材中试及转化基地配备有HZS混凝土搅拌设备、全自动智能化上料输送设备、智能粉料防打错系统等各种创新技术设备设施,全力打造集智能、高效、低碳、环保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商砼工厂。”中冶建工混凝土公司总经理钟友谊表示。
该基地采取集中控制、统一调度的运行模式,建立企业数字化管控中心、站点集控中心,企业数字化管控中心相当于基地的大脑,远程管控混凝土站点生产、保供处理等全流程,实现生产全程一体化管理。移动端可以将现场各项原始数据,通过商砼企业ERP系统与工控系统无缝对接,自动采集相关数据;智能实验室可以实现智能养护和智能试压;原材料智能化快检平台可以实现砂石骨料快速取样及检测,提高了生产效率;无人值守地磅系统省去人工称重除皮环节,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基地内高位料仓设备具备两套独立上料系统且可以同时启动,单套上料效率达到600吨每小时以上,生产效率能够提高两倍。
基地安装有空气扬尘智能监测设备与防尘控制自动喷雾系统,当系统监测到空气扬尘超标,设备会自动启动进行控尘处理。每个粉料仓均配备一套脉冲反吹主动除尘器,骨料配料、输送系统达到全封闭式全自动化强制式收尘,减少了粉尘污染。此外还配备了防治噪声污染设施、噪声排放自动监控装置,纳入中冶建工混凝土信息化平台系统实时监测,有效管控噪声,实现绿色生产。
置身其中,既听不到轰鸣的噪声,也看不到飞舞的扬尘,真正解决了传统混凝土生产模式的痛点。
转型升级
落实“双碳”行动节能减排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中冶建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绿色建材中试及转化基地因地制宜选择能源种类,在生产过程中坚持能源综合利用、重复利用和分级利用。设备优先选用国家推荐节能产品,不仅充分利用新能源,还能缩短工艺操作时间;变压器选用S系列,总能耗较SL系列平均下降21%,平均每千瓦容量可节电9千瓦时;对风机、水泵等设备安装变频调速器,可以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随时调节设备转速,达到节电降耗;租用新能源电动混凝土运输车,助力节能减排;供电系统设有无功补偿设备,可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来减少电耗。
在传统混凝土生产、运输等环节经常产生固体废弃物,该基地将废弃混凝土制备成再生细骨料,并按要求用于生产混凝土。以产能规模约80万立方米的传统混凝土搅拌站为例。经测算,该基地每年混凝土固体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可以创造50多万元经济效益、节省除渣费用约70万元。
传统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砂石、水泥的废水,直接排放污染巨大。传统解决这一难题的沉淀池忽略了水质特点及污水去向等问题,占用场地大、耗费时间长,无法满足污水处理需要。
“绿色建材中试及转化基地引入全新的砂石分离污水处理回收利用零排放系统工艺,机楼接料处配备螺旋排砂机,将混凝土余料或洗车浆水里面的石子、粗砂、细沙和含砂浆水按技术要求浓度进行调配均化后形成适合混凝土生产的废水集中回收储存,作为拌合用水再次循环利用,既能实现废水废渣零排放目标,又能节省清淤成本。”中冶建工混凝土公司总工程师班克成介绍。
此外,基地厂区出入口污水回收处理系统可以将污水统一回收流入污水收集池,通过新型环保设备工艺处理,浓浆罐底部含泥量大、浓度高的废浆用作润管砂浆生产使用,最终实现厂区出入口处污水循环利用零排放。
据悉,该基地生产废水可全部实现循环处理回收利用,每年能够综合利用废水30余万吨,按照生产用水单价4.55元/吨计算,每年节约用水可以产生经济效益130余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冶建工将胸怀“国之大者”,勇挑时代重任,着力打造绿色低碳、智能环保的生产基地,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引领者,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李涛 吴顶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