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方向盘可以过滤不良路面的震动,提高舒适性;当你过度转动方向盘,车辆能自动修正方向,提高安全性;方向盘手感的“轻”“重”能根据个人喜好定制;轮胎可以不跟随方向盘转动,在车内用方向盘打游戏也不会磨胎……
这就是线控转向的魅力。“无论是舒适性、安全性还是娱乐性,它都能给用户带来新的场景体验,有望成为未来的爆款技术。”博世华域转向市场营销副总裁王旭平表示。
今年,由博世华域转向本土团队研发的线控转向技术获得了整车客户的项目定点。另一头,关于线控转向的法律法规也在抓紧制订中。另据透露,博世华域转向正在规划全新的线控转向生产线,为即将到来的量产化做好准备。
所谓线控转向,就是取消了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完全采用电信号来控制车轮的转向。当机械连接变成电信号,转向就能够根据自动驾驶算法的指令精确地控制车轮的转向角度和速度,响应更快。
“当方向盘与执行器解耦,转向控制就可以与其他控制集成,比如与制动、悬架集成,实现更精确的车辆动态控制。这就是现在很火的智能底盘。”博世华域转向产品研发总院副院长唐少波介绍说。
可见,“线控”是未来实现更高阶自动驾驶的必选项,甚至在为未来取消方向盘做铺垫。
现场,记者体验了一把博世华域转向的线控转向。体验车采用半幅方向盘,低速行驶时,方向盘转动的角度很小,但也能轻松过弯;掉头时,仅仅转动了半圈,方向盘就打到底了,十分灵活,打消了记者对于半幅方向盘好不好用的顾虑。“线控转向是可以调节转向比的,转多少圈方向盘打到底,都可以个性化调节。”工程师告诉记者。其余体验过程几乎和传统转向没有太大差别。
最好的体验升级,是润物细无声的。“从用户角度来看,驾驶者已经习惯传统转向,在使用体验上如何平稳过渡?这是需要思考的。”博世华域转向产品研发总院院长Tomislav POROPATIC 坦言。在博世华域转向看来,除了特定场景的体验升级,其余场景要做到让消费者感知不到这是线控,才是最完美的,这对技术研发来说,是一大挑战。
另一大挑战就是安全。为了确保线控转向的安全性,博世华域转向采用了全冗余设计。“我们采用‘双控制器+电机’方案,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备份。”现场工程师介绍说。
“作为博世集团与华域汽车的合资企业,公司有两大平台,一个是博世全球研发平台,另一个就是我们本土研发的‘合’平台。在中国,我们两条腿一起走路。”王旭平说。
从机械转向到液压转向、电动转向,再到如今的线控转向,加入博世华域转向27年多以来,王旭平见证了整个转向系统的变革历程。
电动化趋势下,出于续航里程的考虑,电池越来越重,对转向机来讲,要求齿条力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电动车没有了发动机,车内非常安静,轻微的噪声都特别明显,这就对转向机噪音要求越来越高。
智能化趋势下,为了满足自动驾驶的安全需求,转向系统需要采用冗余设计,ECU控制器的设计也是全新的。甚至在未来,智能座舱变革,方向盘要可折叠、可收纳。同时, 转向系统必须具备软件功能迭代和问题修复能力,通过OTA进行升级、迭代。
“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创新的时代,不再是完全用合资方的技术,而是用自己的创新来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王旭平感慨。言下之意,就是在行业变革中,新技术如果还是“等靠要”,将会在新的时代失去竞争力。
“合”平台的诞生源于此。
2020年,博世华域转向第一个“合”平台产品——HE3c管柱助力转向系统下线,迈出了本土化研发的第一步。一路走来,平台上已经硕果累累。除了已经获得项目定点的线控转向,现场,博世华域转向还展示了全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调节管柱、48V转向系统解决方案等多款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全部诞生于“合”平台。
其中,全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以支持L2、L3级高阶自动驾驶,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实现了量产;电动调节管柱可以让方向盘实现电动调节,拥有方向盘记忆功能,也可以配合场景化需求,为“迎宾”留出空间,甚至为未来方向盘收纳做铺垫;48V解决方案,则是针对整车低压电子电器架构迈向48V趋势下所做的新布局。
“目前,‘合’平台产品已经包含L1-L4级全谱系产品。对于未来的产品规划,除了线控、全冗余和48V转向产品,支持与融合的转向产品也已经做好了技术积累与产品准备。此外,对于后轮转向,博世华域转向也在做一些前期调研工作。”博世华域转向产品规划部总监李钊表示。
“两条腿走路”的博世华域转向,迅速打开了新市场。
“一方面,我们本土团队拥有更快的响应速度,能更迅速、更具性价比地推出新产品;另一方面,在研发工具和流程上,我们沿用了博世多年来丰富的经验,使得产品更加可靠。结合了股东双方的优势,就是我们差异化竞争力所在。”博世华域转向产品研发总院副院长唐少波坦言,“‘合’平台帮我们获得了包括新势力在内的国内客户。现在,从客户数量来看,国内整车厂的数量已经超过了Global客户。”
生产线的繁忙程度,最直观反映出产品销量。
“目前,烟台工厂用于生产‘合’平台产品的产线已经在满负荷运行。为了满足需求,工厂于2022年投资建设四期车间项目,进一步扩充产线。四期的产线是柔性化的,既可以生产‘合’平台产品,也可以生产global平台产品,这条线目前也满了。四期也在规划新的柔性化产线。同时,我们计划以此为样本,把现有产线改造成柔性化产线,复制到博世华域转向的其他工厂,灵活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博世华域转向烟台公司副厂长侯晓峰说。
现场,机械手飞速运转,AGV小车川流不息。烟台工厂不仅是柔性化生产的典范,还是博世华域转向智能制造的标杆工厂。AGV小车不仅实现配送无人化,背后的算法数据模型可以实现物料的“即送即用”,降低库存;除了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部分产线的上料工作采用了人机协作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708台生产设备100%实现了联网,所有的数据系统自动抓取,并且可追溯,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
此外,为了夯实自主研发能力,2023年,烟台研发中心四期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目前,实验室总占地面积达到了2100平方米,拥有测试设备100余台。
“我们正在积极提升生产和研发能力,满足本土市场发展需求,赋能转向系统技术升级。凭借全球化研发平台和本土化战略,我们将继续提供行业领先的转向系统技术产品,助力迎接未来出行。”王旭平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