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决定》最后一条,为何分量特殊

三中全会《决定》最后一条,为何分量特殊
2024年07月25日 08:24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60条,“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作为最后一条,无疑分量特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狠抓落实的重要性,告诫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要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他曾指出,“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书记也明确强调,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

强化实效,是改革全过程、全链条的事。首先当然是态度问题,同时也是重要的方法问题——改革推进过程中如出现权责不明晰、任务脱离实际、上下左右欠协同,甚至出现条块之间纵向“脱节”、横向“打架”的局面,其成效可想而知。

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这就意味着,从各项改革的细化谋划、任务分解和推进伊始,就要强调目标的一致性、工作的协同性,就要杜绝内部损耗、合成谬误,确保改革全过程方向明晰、力量凝聚;相关的政策举措、制度规章,亦应有系统梳理,有违改革方向的、容易带来误读甚至导致混乱的,都应坚决清理。

基层是改革落实的重中之重,但在抓落实过程中,不能简单将基层视作责任主体,更不能让基层揽上无限责任——前端是否给出了清晰准确的改革信号、给予了充分有效的支撑保障,将直接影响后道的落实成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应该形成一个“改革共同体”,链条要完整、责任要明晰;尤其要多想基层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痛点、难处,有预见性地在决策部署时予以考虑、提供解决方案,真正鼓励基层做“干将”“闯将”。

“钉钉子精神”,也要体现于落实的精细度、颗粒度上,不能大而化之、概念来概念去,不能提不具操作意义的口号目标。针对改革实效,应有动态跟踪评估的机制,随时发现执行中的问题,随时改进问题、校正航向,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与过往的改革不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当进一步凸显整体性,力求以点带面、可复制可推广。改革不能只是搭建一两个“样板间”,不能满足于看似完成任务、实则缺乏深层变革的“打勾式改革”——所有不触及深层调整优化、不考虑长期可持续性、不考虑普遍意义的改革,都难言实效。

改革更不能搞花拳绣腿、表面文章,不能容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已明确指出,改革“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切忌脱离实际”。对所有改革推动者、执行者、参与者来说,这都应视作一条铁律。

本文刊于7月25日《解放日报》,原题为《切实提升改革实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六》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决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40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