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澳大利亚海域百米深的礁石区,辗转来到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最终在黄海之滨的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的繁育车间生儿育女,这就是膨腹海马的“奇幻漂流”。
目前,涛雒镇有17家海马繁育养殖单位,年育苗量超6000万尾,是山东省膨腹海马工厂化育养规模最大的地区。具有极高市场价值的膨腹海马,为何选中了日照?一个小小海马又是如何成长为亿元产业的?
文/片 张颖 李浩 日照报道
大肚子海马移居日照
开启“南马北育”新模式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的日照市多宝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宝生物”),该公司是华北地区首家突破膨腹海马育种、育苗、繁育关键技术的企业。走进公司的海马培育车间,淡淡的海水腥咸气息扑面而来。在一方方养殖水池里,不同大小、密密麻麻的海马在水中浮游,袖珍而灵动。“这是两个月大的,有六七厘米长,这一池大概有20万尾。”在一方养殖池前,公司负责人秦四勇介绍。
养殖池前,饲养员正在进行海马的投喂工作。一块块由小虾制成的饵料刚一入池,那些原本慵懒地用尾部卷住缠附物休憩的海马,开始变得活力异常,纷纷簇拥而去,围绕着饵料集结成群,池中随之出现了一个个随水流缓慢转动的黑色漩涡。
这些海马一只只肚子圆滚滚,因此被称为膨腹海马,其原本生活在澳大利亚海域,经过数代繁育适应,几经辗转在日照安了家,并在当地孕育出了一个亿元产业。
据了解,海马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中药。而近些年,因为海洋生存环境变化等原因,野生海马资源正在锐减。发展人工育苗及养殖,让深海的海马在陆上养殖场安家,成为既能保护种质资源,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2016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引进了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膨腹海马,这个品种抗病力更强、生长速度更快、更易繁育。经过三年摸索,成功突破了规模化人工繁育等技术难题,膨腹海马迈出了“上岸”的第一步。
可接下来的步伐行进起来颇为困难。在当地水域开展的海马养殖试验屡屡受挫——膨腹海马怕热,一旦水温超过30℃会死亡。南方水域温度过高,海马很难度过炎热的夏天。为了给海马寻得一个好的住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了“寻找”模式。远在千里之外的日照,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这里淡水、冷水、海水资源丰富,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基本保持在5℃-27℃,并且水质优良、生物饵料丰富,养殖基地靠近优质海水资源不到200米,可满足海马繁育、驯化需求。而在20世纪70年代,日照市曾开展过三斑海马北移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研究,具有较完备的海马繁育产业基础。
一方掌握繁育养殖技术,一方是拥有适宜的自然条件,双方一拍即合。2020年,日照市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签订战略协议。当年多宝生物从福建引进膨腹海马亲本1万尾,开展海马规模化苗种繁育实验,并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该品种人工繁育及养殖规模化。
“优质海水能够极大提高海马的成活率,是决定海马养殖的最关键因素。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拥有良好的气候条件、优良的海水水质、丰富的生物饵料,是膨腹海马理想的繁育地。”秦四勇说。
小海马吃住都很讲究
四年时间已繁殖到第六代
让海马搬家看似简单,但搬起来非常难。小小的海马娇弱无比,对水质、水温、光线、饵料等环境因子敏感度高,每一项稍有差错都可能让海马大批死亡。多宝生物刚开始引进海马时,海马成活率很低,公司不断对饵料进行改进,引入卤虫等浮游生物,让小海马吃到合适饵料,小海马的成活率才逐渐提高。
“小海马刚出生时,需要开口大小的饵料,在南方一般采用桡足类的浮游物种,在山东只有春天才有,所以我们选择了丰年虫作为开口饵料。海马长到两个月时饵料会换成糠虾,糠虾的营养更能支撑海马的生长需求,我们现在苗种成活率已经达到90%。”秦四勇说,从养殖环境监控到饵料选投、病害防治等,多宝生物在技术方面逐渐成熟,现在在全国也可以说是领先的。
海马的“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能否住得舒心同样重要。在自然海域中,海马喜欢生活在珊瑚礁的缓流中,在16℃—20℃的环境内最适宜繁育。为了尽可能还原海马在海洋中的生存环境,养殖池被改造成了适宜海马生活的“恒温房”,水中也安置了供海马缠附的支架,并且通过水循环让养殖池的水流一直保持缓慢的速度旋转。记者看到每个养殖池的水都清澈见底,见记者有些诧异,秦四勇说:“海水经过过滤、杂质分离、杀菌消毒三道程序后才能注入养殖池,而且要定期更换。”除了水质,水温也是海马向养殖企业提出的另一个严苛要求,“我们的水温常年控制在18℃到20℃之间。”秦四勇说。
一个养殖池里,水中漂浮着密密麻麻的“头发丝”,“这个池子里都是刚出生的小海马,共5万尾。”秦四勇告诉记者,膨腹海马人工繁育及养殖规模化最大的难题就在于繁殖。
在种海马养殖车间的养殖池里,是一只只体型健硕的成年海马。“5个月大的海马就已经性成熟,我们精心挑选个头大且健康的海马作为种海马,公母按照1:1的比例搭配进行繁殖。”秦四勇边解释边随手捞起一只海马,在它的肚子上稍微一挤,几只细如发丝的小海马便钻了出来,“海马是自然界中唯一一种由雄性生育后代的动物。比如这只公海马,它的育儿袋里就有100到200只小海马,每月就能产一窝。”
近年来,多宝生物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膨腹海马亲本人工繁育诱导技术,并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攻克海马优质加工共性关键技术,由于突破了海马人工大规模养殖技术,多宝生物建起了海马生命周期繁育养殖技术体系,实现了海马的稳定高效繁育养殖。
据了解,人工养殖的膨腹海马每年能繁育6次,每尾种马每次能产150尾左右。经过四年左右的不间断繁育,到现在已经繁殖到第六代,目前,该公司已培育出膨腹海马良种80万尾,成苗100万尾,这些海马最长的已经达到30厘米。现如今,“南马北育”养殖新模式使苗种成活率能达到90%,从孵化到成熟,5—6个月可实现工厂化养成。
繁、育、养一体化发展
小海马发展为亿元大产业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干品海马需求高达300吨,而市场缺口超过85%。
“5克以上的干海马,售价达到了每公斤1.4万元。”正是这些肚子鼓鼓的“小海马”,自2020年北上日照后,已在当地成长为亿元产业。“客户主要是药材市场与制药企业,我们目前已经与各地药材市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还有很多客户问询,想进行合作。”秦四勇笑着说。
据了解,目前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有17家海马繁育养殖单位,养殖总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年育苗量超6000万尾,是山东省膨腹海马工厂化育养规模最大的地区。为了让海马在日照“安营扎寨”,日照水产集团争取政府补贴1000多万元,支持当地高标准产业园建设。
日照水产集团于2023年建成了海马现代渔业产业园,并于今年2月正式投产,一期面积8200平方米,共有216个现代化养殖水池,500万尾小海马安居在此。在这里,海水四季恒温,池中配备了更为健全的水循环与水质监测系统,确保养殖过程中海马的健康。与此同时,产业园引进了养殖尾水处理系统,通过沉淀过滤,处理后的尾水余温可为海马供暖,实现养殖尾水的回收再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扩大产能的同时降低对周边水域环境影响。据集团规划发展部估计,海马现代化产业园每年可培育海马优质亲本20万尾、苗种500万尾,养殖成品海马300万尾,示范带动二十余家企业、养殖户养殖。
膨腹海马的养殖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区域发展,当地还在积极探索海马加工及保健产品研发,不断提升养殖海马的附加值,推进海马养殖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此外,当地还计划与旅游业深度结合,未来,海马相关产业年产值有望达到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涛雒镇还成功将膨腹海马亲本推广到威海、莱州、辽宁等地,逐步形成立足日照、服务山东、带动环黄渤海海马养殖业的大产业,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兴海力度,依托基层渔技推广体系,不断推动企业与高校及科研单位深度合作,深耕产业优势。”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党委书记陈彬介绍,当地通过园区化建设、标准化生产,鼓励海马养殖企业走繁、育、养一体化发展道路,延伸产业链,打造当地特色渔业品牌。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