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搭建产学研平台 加速创新药入市“上架”

联手搭建产学研平台 加速创新药入市“上架”
2024年07月23日 07:17 南京日报

中国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宁成立

联手搭建产学研平台 加速创新药入市“上架”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怀艳 何洁 通讯员 吴旻玥

7月20日至22日,医药行业最具风向标意义的行业盛会——第十六届中国医药战略大会暨中国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举行。会上,中国药科大学联合药学头部院校、科研院所、研究型医院、国家实验室以及头部制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200多家部门、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

源头发力,200多家科研院所纵向耦合、横向匹配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大国科技和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2024年,“创新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吹响加速发展创新药的“号角”,中国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由此而来。

在药物研发领域,“从0到1”的原始创新最难。中国药科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十”一直是制药界常提及的概念,即一款新药研发成功需要耗时十年、耗资十亿美元。过去十年,我国医药创新成果瞩目,中国药物研发表现出强大活力,研发管线产品数量排在全球第二,首发上市新药数量排在全球第三,进入全球研发第二梯队,但新药的研发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面对“原创力有待加强”痛点,中国药科大学联合200多家药学头部院校、科研院所、研究型医院、国家实验室以及头部制药企业等,从源头发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立足临床需求和企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共同体计划协商制定相关科研选题指南,形成分领域、分层级、分档次项目清单,为有组织科研提供方向及布局指引。根据清单,共同体将鼓励各成员间紧密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共享科研团队,以项目负责人制组建团队共同完成项目,实现高校人才链、教育链与企业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纵向耦合与横向匹配。其间,共同体还将做好项目质量和进度监督管理,构建满足团队式、长周期的系统性评价体系,保障项目成果落地。

开幕式当天,中国药科大学与上海医药、宜昌人福药业公司药物研究院、江苏先声药业集团、安徽斯普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享共建创新资源。

加速转化,创新转化研究院等多个共享平台建立

生物医药和其他高科技领域一样,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但不同的是,该领域成果转化后的产品面向的是亟待进行治疗的患者,这意味着转化门槛更高,要求也更多。

业内人士介绍,一款新药的研制,从临床医生发现需求,到真正实现转化,产业链条非常长,要经过产品定义、概念验证、产品化开发、体系建设、检测、临床、注册和市场营销等多个“专业动作”,每一个“专业动作”都有可能成为阻碍成果转化的一堵墙。记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最新调研报告中了解到,2023年度获批创新药从批准开展临床试验至获准上市,所用时间平均为7.2年。

针对“转化难”堵点,共同体的思路是搭建资源、知识和技术共享平台,加强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技术交流与协同合作,助推成果转化。具体举措有: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搭建项目路演平台,协助校企双方搭台对接;提供生物医药项目转让全过程、全周期相关研究咨询服务;依托中国药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和现代制药产业学院,孵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领先的创新药物等。

当天在活动现场,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同牵头,联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远大医药、恒瑞医药、赛赋医药等共同建设的“南京生物医药创新转化研究院”同步揭牌,为打通创新药研发生产“最后一公里”再添强劲动力。同时,服务党和国家生物医药战略决策、促进行业发展的“生物医药高端智库”也于当天启动。

产学研用,系统化思维加速创新药入市“上架”

创新药研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和精细化的系统性工程,产学研用缺一不可,人财物支撑一个不能少。

人才培养模式上,共同体将打造新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打通不同成员之间培养要求与政策不同的壁垒限制,为共同体高校提供规范化人才培养平台。同时,根据此前协商制定的项目清单,在共同体内,将以“揭榜挂帅”模式对项目开展招标,积极开展“校地”“校医”“校企”合作,让人才在“实战”中得到锻炼。据了解,旨在深化产教融合的“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已获批建设,将着力构建“本科阶段3年校内、1年企业,硕士阶段1年校内、2年企业,博士阶段1年校内、3年企业”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卓越工程师。

引入金融“活水”方面,共同体将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物医药领域,构建医药领域资本生态圈。在先导化合物阶段、候选化合物阶段、临床研究及上市阶段等药物研发的几个重要阶段,通过政府风投基金引投、社会资本跟投,投早投小,扶植中国原创药物研究。

作为国内生物医药发展最具活力和优势的城市之一,本次会议所在地南京为创新药加速入市“上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制场景。目前,全市拥有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10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18家生物医药企业先后上市,先声药业、奥赛康、圣和药业等迈进中国化学药百强;江北新区、江宁高新区分别位列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榜单第12位、第16位。

“希望通过共同体的聚合效应,优化产教协同创新要素配置,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和‘从1到100’的产业化跃变。”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金能明表示,期待与各界携手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生物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40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