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7月22日,青岛金融监管局举行挂牌以来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今年是青岛金融监管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在发布会上,青岛金融监管局副局长丰朝晖从五方面总结了上半年成绩:党建统领作用持续增强、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力度持续加大、县域机构改革平稳落地、监管效能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青岛辖区各项贷款余额3.14万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7.8%,高技术产业贷款同比增长36.2%。新增保险保障金额48.26万亿元,同比增长8%。上半年共处置不良贷款173.12亿元,同比多处置67.85亿元;6月末不良率1.30%,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以来累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82起、罚没金额1291.8万元。上半年共调解案件1585件,同比增长268.6%,综合调解成功率达75.96%。
丰朝晖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青岛金融监管局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实的举措推动辖区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青岛金融监管局将按照总局工作部署,认真总结前期工作成效,细化完善工作措施,持续将做好“五篇大文章”要求在青岛落实落细。
六方面保持金融监管高压态势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青岛金融监管局法规处处长杨惠敏在发布会上介绍称,近年来,青岛金融监管局突出强监管严监管的工作主基调,针对发现的违规问题,加大处罚力度,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共作出351件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银行保险机构125家次,罚没金额合计1.4亿元。
杨惠敏进一步介绍,在处罚过程中,青岛金融监管局着重做到:一是紧盯关键人员。共处罚责任人员226人次,对98名责任人罚款合计478.7万元,其中超七成被处罚人为银行保险机构领导层或管理人员。对1名保险业从业人员撤销高管任职资格,对2名银行业从业人员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将被处罚党员信息通报至相关党组织。二是加大严重违规行为处罚力度。适用没收违法所得、按笔处罚、从重顶格处罚等裁量情节的处罚占全部罚款金额的82.5%。
“下一步,为深入贯彻落实强监管严监管工作要求,我局将综合运用各类监管手段,从六个方面保持金融监管高压态势,严厉惩处违法违规机构和个人,切实提高违法成本,实现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杨惠敏表示,一是拓宽线索获取广度,二是提高检查核查精度,三是强化监管措施硬度,四是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五是拓展央地协同深度,六是提升“监纪法”对接频度。
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方面,严格依法执行违法行为“按笔处罚”“逐次处罚”,充分运用罚没条款,在没收违法行为所得基础上处以相应倍数罚款,杜绝“罚不及损”“罚不及得”现象。对于不配合监管执法情节严重的、造成重大案件及风险事件的、严重违反市场秩序及金融稳定的、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明知故犯性质恶劣等违法违规情节,依法从严从重直至顶格处罚。按年度对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处罚情况进行通报,并将处罚结果与机构的市场准入、评估评级、荣誉评选等紧密挂钩。
在拓展央地协同深度方面,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定期信息通报和重大事项会商,更好地形成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合力。定期与地方组织部门共享地方法人机构、高管人员违法违规信息,将其作为干部考核评估的重要参考,严格杜绝高管人员“带病上岗”。
养老金融文件将出台
青岛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集合了个人养老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商业养老金等国家试点的城市。
“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即将于近期出台,目前正在发文流程中。”青岛金融监管局人身险处处长管颖介绍称,文件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青岛市养老金融发展重点聚焦以下四个方向:一是以养老金储备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养老金金融;二是与老年人医疗保障、健康管理、养老财富管理相衔接的养老服务金融;三是为养老产业、健康产业、银发经济提供投融资服务的养老产业金融;四是以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体验为目的的便捷性支持。
具体来看,共计十三条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养老金金融供给体系、推进养老服务金融提质扩面、提升养老产业金融服务质效、优化适老化养老金融服务等,并从组织保障、监管保障、生态安全保障等三个层面列明九项具体保障措施。通过推动建立各相关部门、金融行业共同参与、责任清晰的养老金融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夯实全市养老金融服务品质和规范经营基础,进一步增强金融与养老事业、养老产业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养老及健康产业的融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养老金融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居民养老金融参与意识,探索形成养老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青岛模式”,为国家养老金融发展贡献“青岛力量”。
对于青岛市养老金金融发展情况,据管颖披露,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平稳有序,已累计开户171.96万,缴存户数44.96万,缴存金额7.75亿元。商业养老金业务快速发展,今年前6个月商业养老金开户数2026户,确认金额4.09亿元,开户数量是2023年全年的2.1倍,确认金额较去年增长近15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稳步发展,累计销售5572件,金额5560.1万元。养老金等其他养老保障业务稳中有增,今年前六个月,养老年金保费收入10.19亿元,同比增加24.63%,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行业已积累养老险准备金90.1亿元,为投保人“老有所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养老产业金融方面,青岛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养老产业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投向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达到50.74亿元。保险机构也在监管引导和政府支持下,持续加大在青岛的养老产业布局。
房地产开发贷投放企稳向好趋势明显
落实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做好“保交房”相关工作,是今年中央和金融监管总局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金融监管总局已联合住建部两次出台优化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文件。
青岛金融监管局统信处处长李书海介绍称,自2024年1月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部署以来,青岛市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推动“白名单”项目融资落地见效。截至6月末,融资协调机制已累计向银行机构推送三批次白名单项目64个,涉及融资需求231亿元,已审批同意项目62个,批复金额223亿元,已形成实际投放项目34个,投放金额79亿元,获批金额及投放金额均位于全省前列。
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带动下,青岛市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持续提速,截至2024年6月末,青岛辖区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增速5.1%,增速较上年提升3.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贷投放企稳向好趋势明显。
“青岛金融监管局为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提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成效,创新建立了四大工作机制。”李书海表示,一是创新建立专家评审机制,二是建立主办银行对接反馈机制,三是建立政银企沟通会商机制,四是建立项目落地跟踪督导机制。
所谓“建立主办银行对接反馈机制”,即针对部分银行机构存在过度避险和观望情绪,对于县域和民企项目缺乏主动对接意愿的问题,明确主办银行对接机制,要求将项目原开发贷银行或预售资金监管银行作为主办银行,主办银行原则上肩负起项目早期尽调工作,通过压实主办银行责任,极大提升了协调机制对于拟推送项目的审查效率。
李书海还介绍称,在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过程中也了解到辖区银行机构的一些好做法。例如,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了解到西海岸新区某项目单体融资规模较大,原有授信银行额度受限无法充分满足项目资金需求,主动沟通原授信银行积极促成银团贷款,并积极对接地方不动产登记中心,协同完成撤押、重新抵押等工作,在最短时限内完成项目融资从单体融资到银团融资的切换,顺利为开发企业发放贷款2.3亿元,为项目建设注入急需资金。邮储银行青岛分行、中信银行青岛分行也有一些好的做法。
责任编辑:李琳琳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