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吧 文物丨古代这种“券”有点特殊→

重生吧 文物丨古代这种“券”有点特殊→
2024年07月20日 23:18 南海网

“土地”承载着

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常在文学作品中象征

根源、归属和生命的延续

“地”对人的含义不言而喻

今天我们来看一张

特殊的“买地券”

本期《重生吧,文物》

带你认识

南宋林村宋墓买地券

重生自述

  大家好,我是来自南宋的林村宋墓买地券,材质为泥质灰陶砖瓦。关于我名字中的“地”,这里要说的是——此“地”非彼“地”!别看我体积不大,作为见证历史发展的一分子,我也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史料补充。

“买地券”是中国古代

以地契形式

置于墓中的物品

这件藏于海南省博物馆的

“买地券”出土于

南宋时期林村宋墓

又称“墓别”“地券”

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

是由买地契约演变而来

海口林村宋墓出土的买地券

它是一种象征性的证券

放在墓内意在保证逝者

对墓地的所有权不可侵犯

是作为逝者

领有“阴间土地”的凭据

海口林村宋墓出土的买地券

1984年

考古工作者发掘位于

海口市琼山区林村一带的

两座宋代古墓

分别是周一娘墓和薛氏墓

这两座墓的

形制、结构、大小基本相同

内置木棺

出土的随葬品有

陶魂坛、陶仓、陶亭、买地券等

海口林村宋墓出土的买地券

这两座宋代墓出土的

买地券均由泥质灰陶制成

呈抹角长方形

上面刻着墓主人的

籍贯、生卒年月、墓葬地

生者为去世的亲人添置买地券

意在方便死者在阴间买地

在另一个世界

也能过上较好的生活

海口林村宋墓出土的买地券

在海南省博物馆

还收藏着

海口市秀英区美秋宋墓出土的

买卖地券

泥质灰黑陶,抹角长方形

两方

一为卖地契砖

一为买地契砖

买卖地券

买卖地券刻记

墓主籍贯、生卒年月墓葬地等信息

美秋积石墓中出土的买卖地券

时间在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

丁亥九月一日

因此

伴随出土的随葬品

在海南古代墓葬研究中

具有标准器物的作用

说到出土重要文物的

海南古墓

就不得不提位于

海口金牛岭公园的陶贵墓

陶贵墓出土的圹志

1999年5月

在海口市金牛岭

职工宿舍楼基建施工过程中

工人发现了墓葬群

考古人员闻讯赶到现场

对墓葬群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

共发现古墓11座

其中明代墓2座、清代墓9座

其中的

明代海南卫镇抚陶贵之墓

为砖石结构

随葬品有陶质的俑、镇墓兽、

罐、盒、鸡、马、狗等

以及金属类的

戒指、耳环、发簪等

尤其令考古人员惊喜的是

墓室中有陶质圹志(即墓志)一盒两块

上面刻有大字

“故武略将军海南卫镇抚陶公圹志”

以及400多字的圹志文

这些文字记录了陶贵的生平

这种陶质的墓志铭

十分罕见

陶贵墓的发掘

丰富了海南明清时期

丧葬制度的研究实例

尤其是陶质圹志的出土

为探讨海南明代卫所的设置

提供了实证

关于祭祀相关的文物

海南省博物馆收藏不少

受“祖先崇拜”“入土为安”等

传统观念影响

我国古人对墓葬十分重视

墓葬制度起源于史前时期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演变

各时期的墓

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

海南的古墓

既承接了中原墓葬文化

也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

汉代灰陶猪圈

  在汉代,祭祀活动的陪葬品中多以陶器为主,西汉时多陶俑,东汉时期,陪葬陶器则更反映日常生活。

  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灰陶猪圈,整个造型保留了现实生活中圈舍的一些特征,如屋顶的构造、通道的建造等。猪圈分上、下两层,上层两个对角分别建有两个厕所。这种厕所、猪圈合二为一的建筑,污染源集中,便于清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和生活文明发展水平。

汉代绿釉陶仓

  秦汉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粮食的储存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

  东汉时期庄园经济不断发展,各地诸侯、地主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仓禀”进行屯粮。这一变化也让丧葬明器发生改变,随葬品中出现模型化的屯粮设施——陶囷和陶仓,表达了时人祈求在死后世界能够丰衣足食。现藏于海南省博物馆的汉代绿釉陶仓,是流行于东汉为随葬而烧造的一种陶器。

宋代青白釉瓷魂瓶

  宋代,随着制瓷匠人技术的革新,这一时期青白釉瓷器成为主流。后烧制专用冥器,类似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此种青白釉瓷魂瓶是这一时期的特色陪葬品。

  魂瓶又称“谷仓罐”“堆塑罐”,由汉代的五联罐演变而来,其器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由矮胖变得修长。上部带盖,盖顶形似多级宝塔,四边贴附立体祥云纹,顶部所立展翅飞翔的飞鸟一只,下面堆塑一腾飞于祥云之中的游龙,再下面是一圈浅雕人像。下部瓶身光素,与盖顶、颈部的繁缛雕饰相互映衬。

明代陶镇墓兽

  镇墓兽最早出现在春秋中晚期的楚墓之中,是楚文化丧葬礼仪的一种代表器物。

  后历经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各代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富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各式镇墓神像,为避邪之物,以佑护逝者亡魂的安宁。因此,镇墓兽一般长相较为凶狠,只有起到了震慑鬼怪妖魔等邪恶力量的作用,才能守卫好主人的墓室。

明代绿釉陶楼

  陶楼,顾名思义,即用陶土制作而成的楼房,在古代常被当作墓葬品陪葬。

  陶楼盛行于东汉中晚期,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陶楼造型逼真,结构合理,制作工艺精巧,是对明代建筑的一定反映。

《论语·学而》云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墓葬文化

是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

从史前时期的土坑掩埋

到唐宋时期的砖石墓穴

再到明清时期规格很高的敕葬

……

零星分布于海南各地的古墓

像一个个地下迷宫

给人以神秘感

又像一部部内涵丰富的史书

忠实地记录着海南的

历史风貌和人文脉络

打开“海南发布”对话框

点击底部“遇见文物”菜单栏

即可预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海南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40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