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最深的真诗人徐志摩的海外友人

梦境最深的真诗人徐志摩的海外友人
2024年07月18日 07:01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徐志摩(右一)和泰戈尔(中)、林徽因

  ■沈 怡

  大战(一战)刚过后,有一位在中国已略有名气的诗人来到了剑桥。他似乎一下子就从中国士子儒雅生活跳进了欧洲的诗人、艺术家和思想家的行列。这个人就是徐志摩。

  1940年,一位名叫亚瑟·韦利的英国人写了一篇《欠中国的一笔债》。这位用文章深情怀念诗人徐志摩的韦利(志摩称他魏雷),是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也是一位诗人。

  徐志摩与他相识于1921年,在伦敦和康桥(剑桥),正经历求学观和人生观巨大转变的志摩,广交英国文友。而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抱有一腔热忱的韦利,非常欣喜能得识有传统文化背景的志摩,两人一见如故。从未去过中国的韦利,积极向志摩请教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志摩则与他探讨唐诗翻译方面的问题。

  1922年志摩回国后,两人仍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1924年2月,志摩从中国给韦利寄去了唐朝诗人温庭筠的诗集和鲁迅作品《中国小说史略》。1925年4月,第二次去英国的志摩,在韦利家睡了一晚,两位诗人彻夜长谈,互相吐露对对方文化的倾慕和爱好。

  韦利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在当时正流传于英语文化圈。志摩译名为曼殊斐儿的作家曼斯菲尔德,在与志摩“那二十分不死的时间”会面中,就告诉志摩,她最喜欢韦利翻译的中国古诗,读起来有一种“美妙的启示”。

  志摩在1922年离开英国的前几天去拜访了曼殊斐儿,34岁的曼殊斐儿已是肺癌晚期,距离她去世还有半年时间。25岁的志摩与病中的女作家聊了二十分钟,曼殊斐儿气若游丝的嗓音和因病导致的两颊潮红,令青年志摩受到极大震撼。那种因病带来的古典又脆弱的“清极超俗的美”,他“生平所仅见”,“我那晚和她同坐在蓝丝绒的榻上,幽静的灯光,轻笼住她美妙的全体,我像受了催眠似的,只是痴对她神灵的妙眼,一任她利剑似的光波,妙乐似的音浪,狂潮骤雨似的向我灵府泼淹。”

  生命不幸诗家幸,回国后,志摩得知曼殊斐儿1923年死于肺癌,在悲痛中写下感情充沛的《哀曼殊斐儿》:

  我与你虽仅一度相见——/但那二十分不死的时间!/谁能信你那仙姿灵态/竟已朝露似的永别人间……

  在会面中,曼殊斐儿告诫志摩“不进政治”,这正是志摩想听的话。志摩1920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专业硕士毕业后,想明白了自己对政治、经济方向兴趣不大,果断放弃读博机会,转道英国,要追随罗素,“我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引诱,买船票过大西洋,想跟这位20世纪的福禄泰尔(伏尔泰)认真念一点书去。”

  只是志摩到英国的时候,罗素恰好前往中国访问。这次访问持续了近一年时间,直到1921年7月,罗素才结束中国之行。

  1921年10月18日,得知罗素回到英国的志摩,第一次去信罗素,表达希望拜访的意愿。11天之后志摩就得到邀请,做客罗素家。对中国充满好感的罗素,见面就喜欢上了志摩。之后两人开启了约茶、约书、约演讲的频繁互动模式。有心的志摩还用中国传统习俗“准备了红鸡蛋和寿面”,为罗素的新生儿办了一场满月酒。

  1925年志摩第二次去英国,又专门去英国南部拜访了罗素。罗素也特地“赶了一个破汽车到潘让市(彭赞斯)车站上来接我”,“我差一点不认识他,简直是一个乡下人”。这一次志摩在罗素家过夜,两人重温了在伦敦时的默契,坦诚分享彼此对东西方文明、哲学的思考。

  这次访问,志摩目睹了罗素夫妇与孩子互动的日常,令他忍不住著文批判中国的传统育儿,“中国传统的生养观以生儿子为第一要义,对孩子的期望,是他们将来有出息,能做官发财,争取功名利禄。父母对孩子的爱,主要是为了传种,完全不考虑孩子本身的利益”,每一句似乎都在反思自己与父亲的亲子关系。

  志摩还给自己认了一位“老戈爹”——泰戈尔。

  1924年4月,泰戈尔接受中国讲学社邀请,开始为期一个半月的首次中国行。访华期间,志摩执弟子礼,全程陪伴左右并担任翻译。泰戈尔给志摩取了一个印度名字——素思玛(SUSIMA),又送了志摩一顶印度帽,志摩戴了这顶帽子与“老戈爹”合影,还被鲁迅著文讽刺。5月8日泰戈尔生日这天,志摩、林徽因、张歆海等特地赶排了泰戈尔诗剧《齐德拉》,在当晚中国文坛名人聚集的北京协和礼堂,用英语演出为他祝寿,把泰戈尔这次访华之旅推向了高潮。

  四年后的1928年,志摩再次游历欧洲,在归国途中绕道印度,“跟我们亲爱的老戈爹同住一段时间”。当年10月,志摩在加尔各答见到了“老头”,在与“老戈爹”共住的几天里,志摩形容自己“我的心真正是充满光明、钦仰和希望”。

  临别之际,志摩邀请泰戈尔再次访华,泰戈尔欣然允诺:“一定!”

  1929年,泰戈尔赴美国、日本讲学途中,特地赶到上海,在志摩与陆小曼家中小住。为此,志摩和小曼专门在三楼为他布置了一间印度风格的卧室,而泰戈尔更喜欢志摩夫妇古色古香的中国卧室。这次来华,泰戈尔并不接受公共邀请,只安静地住在志摩家里,与志摩谈诗,为小曼读诗,享受“天伦”。

  泰戈尔访华获得成功,离不开秘书恩厚之的前期联络与沟通。1924年,恩厚之联系上志摩,并提前来到中国,安排泰戈尔访华事宜。在泰戈尔访华期间,全程陪伴的志摩与恩厚之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1928年8月下旬,志摩去往英国德文郡,专为看望老友恩厚之。

  而这一次的访欧之旅,也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1928年9月,没在剑桥遇到狄更生的志摩,失望地离开英国,一路走过柏林、巴黎、佛罗伦萨,准备到马赛坐船。得知消息的狄更生,一站一站与志摩用电报联系,在最后一站马赛,两人终于见了面。这一路追赶,正是志摩和狄更生七年友情的绝佳写照。

  志摩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而康桥的门,正是狄更生为志摩打开的。

  1921年,由林长民牵线,志摩结识了狄更生。对文学的共同爱好,令两人成为忘年交。当时在剑桥主讲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狄更生,为志摩争取了一个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的资格,志摩得以按自己的兴趣,在剑桥随意选课听讲。

  正是这一年剑桥的经历,解锁了志摩的文艺灵感,造就了一位诗人徐志摩。

  就像志摩给他另一位英国朋友,艺术评论家、画家傅来义(这个名字也是志摩取的)写信所说:

  将来有一天我会回念这一段时光,会忆想到自己有幸结交了狄更生先生和您这样伟大的人物,也接受了启迪性的影响。

  同样是因为狄更生,志摩才成为中国文坛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与文坛巨人哈代见面的中国诗人。

  1925年7月,志摩带着狄更生的介绍信,去拜访84岁高龄、已不再见客的哈代。志摩在他《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一文中,生动描绘了这次见面:

  他那急促的一顿顿的语调与干涩的苍老的口音,“你是伦敦来的?”“狄更生是你的朋友?”“他好?”“你译我的诗?”“你怎么翻的?”“你们中国诗用韵不用?”……

  “你们的文字是怎么一回事?难极了不是?为什么你们不丢了它,改用英文或法文,不方便吗?”哈代这话骇住了我。

  在要中国人放弃汉语改用英语的惊骇之下,志摩还是与哈代讨论了诗歌的写作和韵律,以及如何更好地翻译。志摩告诉哈代,在翻译过程中,感受到“你的诗……结构严密如建筑,同时其中有思想的血脉在流走,是有机的整体”。而志摩的研究者,都不约而同认为,志摩的诗,流淌着与哈代诗相似的神韵。

  正是与这些海外朋友的交往,以及不遗余力向国内翻译介绍海外文友的作品,令志摩成为一名中西文化的使者,在中外文学艺术界之间,搭建起了长期、有深度的交流桥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罗素 徐志摩 英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