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啃下多少硬骨头 才能改变穷窝窝——记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啃下多少硬骨头 才能改变穷窝窝——记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
2024年07月17日 10:36 媒体滚动
王传喜在兰陵(代村)国家农业公园查看蔬菜长势(资料图片)。王传喜在兰陵(代村)国家农业公园查看蔬菜长势(资料图片)。

  山东兰陵,大蒜之乡。当地环境独特,品种独有。千百年来,人们爱种蒜,爱吃蒜,做大了这一“辣产业”。

  王传喜爱吃蒜,更爱推介大蒜。有外省的人来学习,没等说完,就大口嚼咽起来,辣得眼泪直流。

  “葱辣鼻,蒜辣心”。王传喜赶紧介绍诀窍:徐徐吃,不要一口吃得太急、太多。

  吃蒜不怕辣,做事不畏难,攻坚有办法。这是王传喜的性格。凭着勇毅的劲头,他带领群众用26年时间,将一个负债累累的贫穷落后村,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明星村。2023年,村集体各项产业总产值达38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6亿元。

治乱

  王传喜是1999年初开始担任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那一年,他31岁。

  代村位于县城西南部,属于城乡结合部。由于班子软弱,村子发展每况愈下,成为“脏乱穷差”的落后村。

  那时,王传喜是县第二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十里八乡还没有小轿车,他就把轿车开回来了,日子过得在全村拔尖尖。

  是村里的老党员找到王传喜,希望他回村工作。王传喜同意了:不能辜负了老少爷们的信任。

  上任的第三天,难题就来了。法院给王传喜送来传票,村集体欠账,债权人起诉了!

  始料未及。王传喜马上组织人摸底,捋完账发现,村集体欠债达386万元!

  那是王传喜第一次走上法庭。在现场,债权人情绪激动,语言激烈。作为“新官”,王传喜坦诚地认领下了“旧账”,并提出建议,分批分期还款。但对方拒不让步。

  出庭回来,王传喜去债权人家里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对方被打动了,同意了分期还款。

  之后一段日子,村里先后收到126张传票。王传喜作为被告,先后出庭100余次。

  法官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小村庄的官司这么多。更感觉不可思议的是,为了还账,王传喜除了安排村里借新账还老账、先急后缓逐步偿还,还把自己多年在外打拼挣来的钱,先用来还集体的债务。

  解决了欠账,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

  当时,村民意见最大的就是人地不均。村里50年没动过地了。地少的户一人只有三分田,地多的户一人能有两三亩。

  这是一个“硬骨头”。王传喜思量再三,决定重新调整土地。

  村干部炸了锅,纷纷摆手摇头:人少地多的户,还不得拼命?

  果不其然。有人见了王传喜的家人,不是骂鸡,就是骂狗。半夜里,王传喜家里哐当响,有人扔进砖头和刀子。

  时间长了,王传喜的爱人承受不了压力,一气之下喝了农药,幸亏抢救及时脱了险。她求王传喜:“咱别干这事了,行不行?” 

  “这事干不成,我们就成了代村的罪人!”那一刻,王传喜的眼泪在打转,可他坚决没让它流下来。

  他带着村干部,逐户摸排,登记造册,测量、计算,立下近万个木桩,开始划定地界。

  眼看大功告成,一天夜里,好不容易立下的木桩,被人拔掉大半。

  那是2000年,正值割麦子庄稼腾茬。王传喜再次行动了。他和村干部吃住都在地里,给百姓又发草帽,又送水送饭,插空做思想工作。终于,土地调整成功了!

  人们看到了这个年轻人,为了村子变好,天大的困难不怕,地大的石头也敢搬。信服了,心也齐了。

兴业

  在代村村史馆,有一张泛黄的留言条:“南街村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那是2002年2月27日,王传喜和村干部一起去河南南街村考察时写的。

  当时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

  城乡接合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区域,处于村和城的动态演进中。怎么才能找对发展路子?

  上任后,王传喜和村干部揣着煎饼咸菜,到华西村、南街村等地学习。以城看乡,代村有地缘优势。以乡看城,代村有补位优势。外出艰苦,王传喜风尘仆仆,却意气风发。

  学习归来,王传喜和团队开始了创业。

  瞄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村里制定十年发展规划,上马花卉园、果品园、蔬菜园、良种示范园、农业观光园和全民健身带等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滚动发展,有了家底,王传喜决定开展旧村改造,既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也腾出土地为群众“生金流银”。

  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

  村民付青泉家里两层楼,600多平方米,盖楼用料好,不舍得拆。工作僵持不下。

  王传喜找付青泉聊天。从小时的梦想,到县城的发展,再到未来的蓝图,两个男人掏心窝,聊到下半夜。

  付青泉动情了:“拆,明天就拆。”

  那晚,送走付青泉后,王传喜关上办公室的门,哭了一场:“老百姓太好了,太好了……我要对得起乡亲们的厚爱。”

  土地拢合间,有人看到了“机会”。

  有村民说,咱们干脆卖地吧,省事又来钱快!

  有人托关系给王传喜打招呼,想买块地搞房地产。

  还有人,送上200万元现金,想建个有可能造成污染的厂子。

  对此,王传喜坚决回绝了。“我们看长远、算大账,不能做贻害子孙后代的事。”多年来,代村从没卖过一分地。

  旧村改造腾出600余亩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了全村2600亩土地;从周边8个村,流转土地7000余亩。如今,代村有1万多亩土地,全部由村集体统一经营。

  玩土生金。村民说,这些年来,在熟悉的土地上,一系列项目建设像开了倍速——

  建设全国第一个“国家农业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集美食、文化、购物为一体的“沂蒙老街”,成为火爆的“网红打卡地”;建设农企园,吸引20余家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装备制造等企业进驻……代村以农为本、多业并举,三产融合、农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越来越宽。

塑风

  在村里奋斗26年,王传喜忙得像打仗。

  上任之初,王传喜就和村干部定了个规矩:春夏秋早上6时,冬日6时半开两委会。

  有人说,咱农民哪有这样的习惯。连政府部门的人听了也半信半疑。

  26年来,例会雷打不动地召开。赶上出差,王传喜就电话“参加”,对工作过问督促。

  村里重点项目,都是王传喜带领团队用“百日会战”方式干出来的。

  2010年,村里决定依托区位优势建设代村商城。为抢工期,抢时机,王传喜带着人天天加班到深夜,一天就睡四五个小时。

  这是个太累人的职位。一切都需要时间。王传喜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王传喜的妹妹边说边擦泪,“有一次,我到哥哥家,刚吃完饭,我去刷碗,一回头,就看看哥哥累得在沙发上睡着了……”

  在王传喜的办公室柜子里,有300多本“治村笔记”,记录了他26年的工作。

  这是代村人都知道的习惯。到了晚上,如果没别的工作,王传喜就把门一锁,学习理论、政策。

  “代村能有今天,是因为王书记满脑子研究政策,时刻想着怎么跟代村结合。”村委会工作人员杨祥亮说。

  村里年年搞工程建设,资金往来多。对王传喜来说,如果伸伸手,来钱很容易。

  任职之初,王传喜就和村干部一起立下规矩:不在家里办公,有事到办公室敞开了说。

  早在2012年5月,代村就在全市第一个成立了农村社区纪委,选聘了30名廉政监督员,对村里重大决策和党员干部实行“零距离”监督。

  26载春秋,代村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王传喜的坚守和“不近人情”。

  一次,村里有工程对外承包,王传喜的妹夫正常报了名。报名多出一组,得通过抓阄减去一组。王传喜担心抓空的是别人会多想。王传喜把妹夫喊出去:“你别干了,免得让人说闲话。”

  王传喜以身作则,带出一支好队伍。多年来,村干部经手的钱物数亿元,没有一人因此“栽跟头”。

  26载春秋,代村人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日子越来越好。在这里,学有优教、老有颐养、住有宜居……乡亲们直言,“幸福生活比蜜还甜”。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榜样》专题节目典型人物……在贴满荣誉的会议室,数点过往,胸前佩戴着党员徽章的王传喜饱含深情:“我感觉做得还远远不够。我要围绕打造乡村振兴先行样板、共同富裕示范区,继续努力奋斗!”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