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工网
大家一定在电影或小说中,见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个人用一张“人皮面具”,眨眼间就变成了另一个人,让人真假难辨。如今,这种看似玄幻的“易容术”,已然走进了现实!
据近日《法治日报》报道,电商平台上售卖的硅胶人脸面具类产品不仅种类繁多、设计各异,而且能高度还原人的面部特征,价格在几元至几万元不等。还有商家提供面具、头套的“私人定制”服务,顾客只需提供360度人脸照片等信息,就能获得一张“超逼真”的人脸面具。
其实,硅胶人脸面具原本是影视剧中角色扮演的道具,或被一些面部创伤患者用来遮盖疤痕、修复容貌,有的则仅供娱乐,这些用途都无可厚非。然而,随着3D打印等技术的发展,硅胶人脸面具的精细度和仿真度越来越高,逐渐成了社会生活中的一把“双刃剑”,不时威胁着人们的“脸安全”。
有媒体报道,不久前,上海一男子利用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人,潜入4户居民家中共盗窃10万余元财物。可见,一些硅胶人脸面具已经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新工具,不仅能“让别人不知道我是谁”,还能“让别人误以为我是谁”。如此,既增加了公安机关的执法难度,也威胁着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
硅胶人脸面具的本质是将人脸的数据信息实体化,如果在制作、销售等环节缺乏制度约束,极有可能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有些高度仿真的硅胶人脸面具不仅能“骗”过公司的刷脸打卡机、小区的刷脸门禁等,还能解锁手机和扫脸支付,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是超乎想象的。
要应对硅胶人脸面具的潜在法律风险,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规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划定其合法与非法用途的范围。其次,要加强对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研究探讨是否有必要设立生产备案制度、要求实名制购买等。再有,要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警惕意识,共同应对人脸面具可能带来的风险与隐患。
在人脸识别应用越发广泛的现实语境下,硅胶人脸面具的滥用和销售乱象无疑是非常恐怖的,也是必须及时纠偏的。无论如何,他人可以随意复制一个“你”这种事情,都应该被扼杀在摇篮里。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