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在冲锋的“战士”施平去世

一生都在冲锋的“战士”施平去世
2024年07月01日 14:20 新民晚报
一九八〇年,时任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的施平(中)与学生交谈 华东师大 供图 一九八〇年,时任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的施平(中)与学生交谈 华东师大 供图

1911年出生于云南,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去世,享年113岁,除了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最耀眼的“头衔”就是新四军老战士。他就是施平,一个始终以“战士”的身份,激励自己在革命的征途上永远冲锋的共产党员。

来自新四军研究会的消息,施平还曾是健在的亚洲最年长男性和全球第三年长男性。昨天下午,记者走进华东师大,从他曾经工作的岗位去认识、了解和敬仰这位“老战士”。

学生时代积极参与抗日

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向记者介绍,施平是学校的第七任党委书记(1978年8月—1984年6月)。学校档案馆为抢救施平的珍贵史料,曾组织对他做了一次“口述实录”。在口述中,施老说:“我出生于清末民初,十二三岁时我就参加劳动,帮母亲酿酒、养猪、做些零活。1926年初,年仅15岁的我跨出家门,告别大姚城,考入有名的成德中学,1929年春,跳级考取了云南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预科一年级,于是转学进入大学读书了。读了一个学期,暑假开始前,我突然接到母亲的来信,说家庭经济困难,无力继续供我读书,从此我便开始漂泊,闯荡世界。1931年春,我考进了南京金陵大学,因学费贵,这年秋天,我转而考入了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九一八’事变爆发,浙大农学院率先成立全院性的学生抗日会,我被选为主席,随后我带领杭州市2000余名学生赴南京请愿,要求政府对日宣战。1936年6月,我从浙江大学毕业,竺可桢校长亲自给我们颁发毕业证书。卢沟桥事变后,我被派到浙江地区在党的领导下从事统战工作,1938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8月,我进入新四军苏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工作……”

高教领域勇于开创探索

在华东师大工作期间,施平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汤涛介绍说,根据档案记载,施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要把华东师大建设成研究型师范大学。对此,他还曾留下一段意义深刻的话:“1951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之初,以培养人民教师为己任,那是由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亟待需要教师发展教育的特殊历史任务决定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认为师范大学不仅要为国家培养教师,还应该要培养国家科学人才,培养科学带头人。我们国家只有科学进步,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更何况尖端的科学研究能够为全人类造福。”

在施平任校党委书记后仅一年,华东师大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这在国内师范院校中是首创,当时不少综合性大学也还没有成立计算机系。不料,此举竟引来一些人的反对,认为计算机科学是工科学院的研究范围,与师范大学无关。听闻此言后,施平力排众议,对反对者说,那种认为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只能是教中学课程的观点,是不了解时代的发展已走入信息时代、数字化时代、计算机时代。

在任内,施平曾在不同场合对同事们说,华东师大不仅要培养教师,还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于是,为了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和培养教育科学人才,华东师大在1980年成立了教育科学学院,这是全国高校中最先成立的教科院。与此同时,学校还先后新建、扩建了一批科学研究机构,从组织上保证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活跃了学校学术研究的气氛。这些科研机构包括:环境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字改革研究室、外国教育研究所、中国史学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室等。本报记者 王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