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马上要来了,叮嘱村民们出行注意安全,同时,高粱地和玉米地要留心照看,防止发生涝害……”6月28日,在长丰县义井镇红桥村,孟凡余正忙着和村干部商量雨前农业生产工作。刚刚捧回“合肥市先进党组织”荣誉,孟凡余顾不上和记者多说几句,一颗心又扑在了村里。
孟凡余今年54岁,2012年,事业有成的他毅然返乡,被村民推选为红桥村党支部书记。10余年来,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和所有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探索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红桥模式”,让红桥村从经济薄弱村变成经济强村。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00万元。
扎根基层,甘为“孺子牛”
义井镇红桥村曾是长丰县重点贫困村之一,地处偏僻,缺水易旱,村民养家糊口都困难。
2000年年初,刚过而立之年的孟凡余,只身前往合肥创业,开办了物流公司,通过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孟凡余腰包鼓了起来,成了村民眼里事业有成的企业家。
可每次回到村里,看到家乡落后的面貌,孟凡余感觉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我闯出来了,可红桥村一直还是个穷地方。”孟凡余说。
2012年,原义井乡党委政府打破界限找“能人”,鼓励返乡创业。怀着回馈家乡,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的愿望,不惑之年的孟凡余又主动“跳回农门”回到了红桥村,成为红桥村党支部书记。
刚回到红桥村,孟凡余常听到一些声音:“一个做生意的能管好村子吗?”
孟凡余明白村民的顾虑,也深知只有靠实际行动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
他凡事亲力亲为,带头逐户走访群众,了解他们的困难与需求,为解决他们的利益诉求到处奔波,甚至自己掏钱给贫困户买衣服、米、油。真心换真情,在他的坚持下,群众的心渐渐暖了起来,信任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
为了调动村“两委”干部的积极性,他每天早早地到村委会食堂炒上一锅蛋炒饭,然后挨个给“两委”干部打电话,让他们过来吃饭。每天的早餐会上,孟凡余会与大家说说家常,聊聊心里话,鼓励大家在工作上再接再厉,尽自己所能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
他和村“两委”成员说:“我们要对得起党员干部的身份,要像一滴水一样,主动融入群众中去,不能做一滴油,游离于群众之外。”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红桥村实现重点贫困村脱贫;2017年,成立村办企业红桥坊菜籽油加工厂;2018年,建设起光伏电站和扶贫产业园,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6.5万元。
冲锋在前,甘为“拓荒牛”
红桥村作为一个偏远村,村民外出务工导致土地大量撂荒,看着抛荒的土地,孟凡余十分心疼。
“要治好红桥村的‘穷病’,就必须利用好土地这个最大的资源。”
2018年底,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孟凡余带领村“两委”在土地集约化发展上做起了文章,建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5700亩高标准农田,统一经营,村民入股分红,脱贫致富的种子在红桥村落地生根。
改革的结果没有让大家失望。2019年,红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到73.8万元,累计发放收益分红113.73万元,人均分红达533元(除去土地租金400元),并通过入股分红、务工就业、收益分配等方式,带动贫困户64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全村实现了共同致富。
致富的路,只有大家齐心一起干才能走得更远。
孟凡余记得很清楚,2019年,村里为改良土壤质量,种植了5000亩大豆,到了收割的时候,村里广场堆满了晾晒的黄豆。有一天夜里,天气预报说凌晨5-6点有大雨,如果不赶在下雨前将黄豆归仓,村集体便会遭受重大损失。
心急火燎的孟凡余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及党员争分夺秒地把晾晒干的黄豆归仓,眼看着大雨欲来,仅凭十几个人根本完不成这个工作,看到他们拼命的身影,村里的群众坐不住了。
“书记为了我们都晒黑了,我们也不能干看着!”有人用自己家的电动三轮车帮忙运输,有人自带农具帮忙装车。凌晨5点,经过大家整整一夜的努力,所有的黄豆顺利归仓。孟凡余看着满仓黄灿灿的豆子,看着劳累了一夜的干部和群众,孟凡余眼眶红了,“大家都辛苦了。”一句话字短意长。清晨6点,倾盆大雨哗哗地下了下来。
“这件事到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很感动,红桥村能够有今天的发展,靠的是群众的力量,没有他们,我们村很难有今天的变化。”孟凡余说。
鞠躬尽瘁,甘为“老黄牛”
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后,如何做到“旱涝保收”?这是很多村民关心的问题。
经过不断探索,孟凡余在村里找到了符合村情的路子。
村集体引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金丰公社,对5700多亩耕地进行“耕、种、防、收、售”全托管,同时聘请职业经理人参与经营管理,让专业人干专业事。
为了适销对路,村“两委”既跑田头又跑市场,先后与荃银高科、北大荒、迎驾集团等公司签订了小麦、高粱长期种植订单。与福娃航天生态育种、墨禾苑生态农业等公司签订了航天大豆、航天芝麻等实验种植订单,做到产得好、卖得掉。
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真金白银让大家信心倍增,干劲越来越足,成效也越来越明显。
2021年,红桥村确定了“引进来、走出去”的新目标。
这两年,村集体先后引进企业兴办粮油加工厂,建起农事服务中心,把种植范围从邻村、邻镇拓展到了经开区空港新城,并在黑龙江依兰县订单收购水稻,在当地加工成大米销售。
2023年村集体自主种粮11000多亩,经营性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收益超过200万元。“去年,除支付土地入股现金分红外,村里还拿出50多吨米面油,给每家每户实物分红。”孟凡余说。
如今,“党建引领、土地到村、规模经营、利益共享”的“红桥模式”成为全市学习的经验典型。而孟凡余也先后荣获了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五个好”党组织标兵、安徽省皖美村支书等荣誉。(合肥通客户端- 合报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图)
记者手记
火车跑得快,需要车头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书记更是发挥着“领头雁”的重要作用。
书记带头干、支部领着干、党员跟着干、群众一起干,在孟凡余的带领下,红桥村人心更齐了,发展劲头更足了,我们相信,未来红桥村的日子,将越来越红火。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