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年产值2000亿,鄂尔多斯要建国内一流特色汽车产业基地

剑指年产值2000亿,鄂尔多斯要建国内一流特色汽车产业基地
2024年06月24日 18:41 澎湃新闻

汽车产业,已成为各大城市的竞逐焦点,鄂尔多斯也开始“加速”。

6月14日,从鄂尔多斯2024年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大会上传出消息:鄂尔多斯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建成西北领先、国内一流的特色汽车产业基地,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构建高能级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圈。

建国内一流的特色汽车产业基地,鄂尔多斯为什么?

数据显示,过去3年,鄂尔多斯地区生产总值相继迈过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2023年达到5850亿元、位列全国地级市第43位;人均GDP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连续40个月保持20%以上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全国普通地级市第3位。

经济狂飙的同时,鄂尔多斯加速推进产业转型。

工业门类基本覆盖所有大类和80%以上的中类,2023年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75%和266%;今年1—4月制造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采矿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8%、251%。

其中,汽车产业正在成为鄂尔多斯一张新的“工业名片”。据《人民日报》报道,鄂尔多斯市高新区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先后引进奇瑞、厦门金龙、东风柳汽等7家龙头企业,吸引配套企业150余家,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汽车全产业链。

通过围绕产业链打造服务链,先后布局升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汽车博览园”,推动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后市场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高效精准对接,形成了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的供需对接平台。2023年生产整车7.9万辆,汽车行业实现零售额超150亿元。

建国内一流的特色汽车产业基地,鄂尔多斯凭什么?

当日,以“攀高向新、链动未来”为主题的2024鄂尔多斯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在东胜区召开,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从构筑“3+4”产业发展生态,深度阐述了鄂尔多斯市在应用场景、政策保障、创新驱动、发展环境四个方面的优势。

杜汇良说,“3”就是推进三化融合。

一是推进集群化发展。以“纯电+氢能”为方向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进乘用车整车生产企业1户、商用车组装(改装)生产企业8户,形成20万辆乘用车、1万辆特种车、2.1万辆新能源重(矿)卡组装产能,到2025年建成新能源乘用车4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10万辆。聚力提升产业本地配套率,深化产业链整零协同发展,引进动力和氢燃料电池生产企业6户、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18户,形成10.5GW动力电池、1.1万套氢燃料电池系统、30万台发动机、10万台变速箱、23.5万套冲压件、10万套内饰产能。成立内蒙古首家新能源实验中心,着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装备综合实验基地,构建“认证、验证、检测、计量、标准”五位一体服务体系。

二是推进绿色化转型。聚焦落实“双碳”目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运输,出台绿色交通发展实施方案,建成新能源智慧陆港3处、加氢站10座、充电桩2661个,2023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同比提升87%,累计推广新能源重卡超2000辆、占全区2/3以上,城市公交车辆电动化率达82%,成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参与城市、国家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

三是推进智能化示范。同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行业头部企业合作组建智能网联创新中心,在中心城区初步建成集“车-路-云”协同控制、决策感知为一体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组织18处露天煤矿133台无人矿卡开展无人驾驶试验,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全域智能网联交通示范与商业运营样板。

“4”就是强化四轮驱动。

一是发挥场景优势。鄂尔多斯是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拥有300多座煤矿、8个工业园区,年产销煤炭8.5亿吨,建成现代煤化工产能2000万吨,运煤重卡、工程货车保有量33万辆,每年更新超6000辆。鄂尔多斯还是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当前正推进建设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鄂尔多斯立足绿电优势和产业特点,大力发展“风光氢储车”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全面拓展“煤矿采运、厂区短倒、城市物流”等多个应用示范场景,努力建成全国标杆性新能源汽车生产、应用基地。

二是加强政策保障。全面构建支持汽车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在内蒙古率先推行新能源汽车差异化收费和氢能源车辆通行费全额奖补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今年以来发放补贴近5000万元,带动销售新能源汽车9500余辆。制定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设立一期总规模20亿元的汽车产业生态发展基金,重点投向汽车配套产业、智能网联项目建设和相关领域研发创新,吸引更多核心零部件与高附加值零部件项目落户,助力形成安全、稳定、高效、可持续的产业链、供应链。

三是强化创新驱动。对标一线城市推出科技、人才新政,同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共建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在京沪深设立人才飞地,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人才吸引力居全国地级市第37位。当前,正大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深入开展科学家、企业家“握手”行动,推进新型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等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和示范应用,切实提升汽车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鄂尔多斯对照世行标准,比肩国内标杆,迭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至5.0版,连续4年在内蒙古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第一,获评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和创新示范市。大力开展我为汽车企业找订单活动,2023年以来共达成订单674件、金额8亿元。

建国内一流的特色汽车产业基地,鄂尔多斯靠什么?

鄂尔多斯市国投集团董事长刘文清说,依托“3+4”优势,鄂尔多斯每年预计可创造产值近2000亿元,零部件需求超100亿元,再加上奇瑞、上汽红岩、滴滴卡尔无人重卡、玖杰、瑞隆等一批头部企业及配套项目的落地,预计到 2025 年,鄂尔多斯新能源乘用车可达40万辆、商用车达10万辆。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鄂尔多斯汽车产业生态发展基金”获悉,该基金一期规模20亿元,其中,鄂尔多斯市国投集团出资不超过50%,剩余向旗区国企和社会资本募集。

刘文清说,为全面助力鄂尔多斯市汽车产业发展,国投集团依托鄂尔多斯市汽车产业“场景+市场”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自身“能源+交通”基础产业的优势,牵头设立“鄂尔多斯汽车产业生态发展基金”。对所有符合投资的项目,按照风险匹配、合规合法、专业管理、价值投资的原则,通过“政策+基金+场景+市场”的全方位支持,引导更多符合鄂尔多斯汽车产业发展的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

据悉,该基金主要支持五个方面。

一是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汽车电子、电动化底盘等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

二是汽车结构件、控制系统、电源管理系统、安全辅助系统、动力总成等项目;

三是充换电设备、加氢设备等项目;

四是乘用车、商用车、无人重卡等新能源整车项目;

五是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绿色交通、智慧交通等领域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培育支持有条件的相关企业上市,努力实现当年募投项目。

刘文清表示,力争利用三年左右时间,以基金撬动汽车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融合发展,吸引产业投资超过100亿元,把鄂尔多斯建成西北领先、国内一流的特色汽车产业基地,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构建高能级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