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价值投资的中流砥柱

港口:价值投资的中流砥柱
2024年06月24日 10:28 第一财经

(本文作者陈嘉禾,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在价值投资中,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选对行业、选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之后,分析财务报表、股票价格估值才有其意义。否则,再好看的财务报表、再低的估值,也不过是水上浮萍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看,港口行业是价值投资不可忽视的投资标的。这个行业以其强大的商业护城河、长期不变的商业竞争力、常见的稳定基本面,成为价值投资的中流砥柱。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分析这些优势。

无可取代的行业地位

首先,港口行业最优秀的一个特质,来自其无可取代的行业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十年中,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港口行业不会被任何其它新兴行业所取代,甚至没有行业能对港口行业的地位带来像样的挑战。

对于价值投资来说,由于我们思考的都是十年起步、甚至长达二三十年的行业变动,因此一些长周期上的行业变动,会给价值投资分析带来很大的困扰。

比如,在燃油车时代,传统燃油车企业依据自己巨大的规模,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但是,一旦汽车进入了新能源时代,这种规模反而成了阻碍,原本在燃油发动机上累积的技术和资本优势荡然无存,新能源汽车企业后来居上,给传统燃油车企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传统车企不得不努力发展新能源车,在新的战场中疲于应对。

再比如,酒行业看似历史悠久,但是由于消费者偏好的迁移,整个酒行业也充满了不少变数。红酒在2006年到2013年之间一度风头无两,但后来却逐渐淡出人们的餐桌。白酒在2017年到2023年之间达到了自己盈利能力的巅峰,但是却仍然面临年轻人白酒消费量下降的隐忧:在日韩等亚洲发达经济体,中低度酒才是饮酒的主流趋势。

但是,港口行业则不同,这个行业的长期商业地位,建立在水运、尤其是海运的超低成本之上。而这种超低的成本,几乎不可能被任何其它方式所取代。

相对于陆运(包括重卡和铁路)、空运来说,水运的成本低到不可想象。这些成本上的优势包括:水天然产生的巨大浮力,让水运的物理运输阻力远小于陆运、空运;船舶巨大的规模优势,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员,一艘十万吨级的货轮,只要十几个员工就可以操控,而一列火车最多也只能装个几千吨,重卡和飞机就更不必说;水运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最便宜的,港口和港口之间的通路(也就是水道)几乎不需要维护(只有某些运河需要略为维护),而铁路、公路则需要频繁维护,机场的维护、运营成本从吨公里的角度来说,也远高于水运。

正是由于水运极低的成本优势,导致人类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绝大多数大型城市都建立在河边、海边。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港口的行业地位几乎不可能受到任何像样的商业挑战,这也是港口成为价值投资中流砥柱的最重要因素。

稳固的企业竞争优势

在许多行业中,即使行业本身保持长期稳定,但是其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企业,却不断发生变化,所谓“城头变幻大王旗”,导致寻找长期价值投资标的非常困难。

比如,这种“行业保持稳定、但是优势企业不断变化”的行业,最典型的就是餐饮、服装。“衣食”作为人类最根本的需求,行业本身几千年不变,但是其中的企业却很难保持恒久的竞争优势,客户需求总是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变来变去。于是,我们看到处于优势的地位的餐饮、服装企业不断变化,也让对于这两个行业的长期投资难上加难。

反之,在港口行业中,企业一旦具有优势地位,则很难被竞争者所取代:甚至可以说不会被竞争者取代。不过,这种特性也有其糟糕一面,那就是处于劣势地位的港口企业,无论怎么努力,也很难超过它们的竞争对手。

那么,在港口行业中,不同港口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哪里呢?以下是三个思考港口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港口是否靠近发达的经济体、尤其是以大宗贸易为主的发达经济体?港口附近是否有其它距离很近的港口,导致彼此之间产生直接竞争?港口本身的水深、冬季冰封等物理条件如何?

当一个港口在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时,都能找到不错的答案,即港口背靠发达城市或者省份、附近没有别的港口导致竞争激烈、水深、航道和不冻条件优秀时,那么基本上这样的港口,长期盈利情况都会不错。反之,如果一个港口在这三个要素上找不到优势,那么它逆袭的概率也非常低。

有投资者也许会问,一个优秀的港口周围现在没有竞争者,会不会将来冒出来一个竞争对手呢?考虑到港口巨大的投资、对自然环境苛刻的选择要求(需要一个优良的深水避风港湾)、以及到城市距离的便利性要求,这种情况往往很难出现。而且,即使附近有新建的港口,考虑到港口行业的公共事业和政府规划属性,往往新港口也会由本地的港口企业负责投资,很难产生激烈的竞争。

所以,在港口行业中,一旦投资者找到占据优势地位的港口企业,它们大概率就能构成长期价值投资的优秀标的:所需要等待的只是一个恰当、甚至是便宜的估值而已。反之,处于弱势地位的港口企业,逆袭的概率往往也不算太大。

稳健的资产负债表、比较靠谱的股东、往往较低的估值

在宏观层面的优势以外,港口企业往往还具有三个技术性细节优势。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个港口企业都有这三种优势,只是说作为一个整体,港口企业出现这三种优势的概率,相对来说比较大。

首先,港口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一般比较稳健。以归母净资产比总资产的口径来看,不少港口企业都在50%左右、甚至更高。同时,港口企业也不太容易累积大量的应收账款,无形资产和商誉占比往往比较低。而即使有商誉,由于商誉往往来自收购其它港口企业,牢靠程度也比许多企业要高。

其次,港口企业多半为国有企业,而且由于其体量较大,股东往往要么是央企、要么是省级重点企业,因此从股东的牢靠程度来说,港口企业也比较容易让人放心。

最后,由于港口企业缺乏“想象力”,很少会在短期有大爆发式的爆炸性增长,也不属于新兴行业,因此经常不太受市场待见。在市场风格比较聚焦在新兴行业的2020年到2024年,在内地和香港市场上,港口企业市净率跌破1倍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些港口企业的市净率下跌到0.5倍上下。

如果我们按8%的净资产回报率、40%的净利润分红率计算,0.5倍、1倍市净率分别对应6.3倍、12.5倍的市盈率,以及6.4%、3.2%的股息率。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估值可谓相当优惠。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国际贸易都在稳步发展,港口企业往往还具有一定的成长性,这就让低估值显得更加划算。

国际局势动荡是需要考虑的行业风险

不过,正所谓“未思进先思退,君子防未然”,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阿克琉斯之踵,即使是相比其它行业来说非常牢靠的港口行业也不例外。在投资港口行业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最大行业风险,就是可能发生的国际局势动荡。

简单来说,今天的港口行业大量依赖国际贸易,海运已经取代河流运输成为航运的主流。因此,当国际局势出现重大动荡、尤其是和中国相关的动荡时,港口行业的业务量可能有所减少。

同时,由于国际局势动荡会占据新闻中绝对重要的地位,会对投资者信心产生巨大冲击,因此这种业务量的减少,也很可能会伴随港口行业整体估值在短期的下降,从而形成盈利、估值双降的“戴维斯双杀”,给投资组合带来巨大的短期冲击。

不过,这种冲击大概率是短期的。由于港口行业稳固的竞争优势、牢靠的资产负债表,因此其中优秀的港口公司,应当可以度过这种国际局势的短期动荡,就像绝大多数机场平稳度过三年疫情的煎熬一样。同时,由于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因此在短期国际局势动荡以后,港口行业的业务发展应当会回到正常轨道上。

有鉴于国际形势动荡可能带来的短期冲击,因此港口行业虽然可以称得上是价值投资的中流砥柱,但是投资者也需要对国际局势动荡做出一些准备。不过,这种准备也不宜过分小心:如果一点风险都不肯承担,投资者可能会彻底错过优秀港口企业带来的长期回报。同时,如果万一国际局势动荡发生、港口行业中的好公司出现超低估值,那么这些公司也会成为优秀的长期投资标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