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南京,虚席以待

“IN”南京,虚席以待
2024年06月19日 06:02 南京日报

“IN”南京,虚席以待

——写在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中)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 曹丽珍 通讯员 张军

再过几天,南京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就将启幕,广迎八方来客,聚焦全球目光,向世界奉献一场盛会。它是南京向世界展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推动相关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南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闪亮名片。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会上,将有一系列创新政策、创新平台、创新应用场景等内容重磅发布,展现南京创新优势,让各类创新要素充分流动,并向企业集聚,畅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而在不断更新的大会日程表上,与会嘉宾名单星光熠熠——既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又有世界著名高校专家学者等。导入全球资源,欢迎八方来客,“IN”南京,赢未来。

有人不禁要问:举办这样一场高规格大会,南京凭什么?答案也与IN有关。让我们盘点一下几个关键词,来逐一解析。

蓝天白云下的南京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蓝天白云下的南京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从“珠江路”到 “紫金山”,南京勇攀新高度

第一个关键词是Innovation(创新)。在这里,有一流的科技创新生态。前不久,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在101个参评城市中,南京位列第四,得分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份国家级认证的背后,是南京积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不懈努力。

即使是午休时间,珠江路依然一片繁忙景象,拿着发货单、商业计划书的人进进出出。

“北有中关村,南有珠江路。”二十世纪90年代,南京珠江路集聚电子企业超1500家,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子电脑产品集散地,也成为引领时代创新潮流的“根据地”。

如今,乘着“硅巷”建设的东风,珠江路逐步“蝶变”,从“电子一条街”到“创业大街”再到“城市硅巷”,又向下一个风口逐浪而去。

30多年过去了,这座城市的创新基因没有变。而构成它的是遍布全市的高校、大院大所和企业。

30公里外的紫金山实验室,6G的无线无蜂窝大规模MIMO技术、内生安全基础芯片等多项颠覆性技术成果“破茧而出”,架起“网络高铁”“网络高速公路”。

紫金山实验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紫金山实验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正如紫金山实验室的背后是坐拥移动通信、毫米波等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东南大学,在南京“从0到1”再“从1到N”,众多创新主体以创新突破带动成果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南京工业大学团队提出“固态溶剂法”制备混合基质膜,实现了膜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成为第一个把超声电机送上月球的国家……

科教资源丰富,成就了南京在“人才第一资源”上的独特优势,也为创新第一动力提供了丰沛的内劲。

科创赋能产业,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去年,作为北京中关村以外全国“中科院系”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麒麟科创园中科系“七所八院”发布“问天I”类脑计算机,突触数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研发出适配华为鲲鹏、寒武纪思元处理器芯片的国产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都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位于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建有专业研究所等各类研发载体72家,转化成果7000多项,衍生孵化企业1200多家,服务企业超2万家,“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改革举措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年度任务清单……

还有遍布全市的科创企业森林,攀“高”向“新”、枝繁叶茂——

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2万家,两类企业总数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位。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3家、居全省第一,总数达34家,迈入全国大中城市十强。

从“头号工程”到“头版头条”,南京挺起“硬支撑”

第二个关键词是Industry(产业),南京有完备的产业体系。

在南京江北新区,磨就“一把刀”是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勇闯“无人区”探索“0到1”创新突破的生动写照。

在凤麟核中科超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明亮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对“麒麟刀”医用直线加速器设备进行调试。

说是刀,其实是高端肿瘤精准放射治疗设备,能对肿瘤病灶精准照射,避免对正常细胞“误杀”,对癌细胞“手起刀落”。而这把“刀”也破开了创新道路上的坚冰,宣告我国高端肿瘤精准放射治疗设备领域将不再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开启自主创新的崭新时代。竞逐新质生产力发展赛道,南京试比高!

5月20日,玄武湖畔数百架无人机上演空中秀。“大蓝鲸”“我爱南京”等图案在夜空中盛放。而这场“高科技表白”的背后,每架无人机都需要接收精确到纳秒的卫星定位信号,这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撑,而南京实力“宠粉”。

千架无人机点亮南京夜空京。通讯员 常成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千架无人机点亮南京夜空京。通讯员 常成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新浪潮,南京抢滩布局建设,全市已建和在建数据中心可承载机柜数18万台、约占全省40%,建成4个可提供公共算力服务的智算中心,算力规模超2000P、位居全省第一,南京智算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今年6月,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南京)建成后,将再提供1500P的智能算力。此外,紫金山实验室还承担了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相关研发任务,调度中心建成后,AI大模型的训练时间将大幅缩减。

近年来,南京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赛道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上,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发布“中国机器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TOP10”榜单,南京仅次于上海、深圳、苏州,位列全国第四。但是南京有一张工业机器人的王牌:埃斯顿。它是南京高科技企业加快创新、发力机器人市场的一个最好缩影。

2021年,埃斯顿成为国内首家年销售机器人突破万台的企业。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81亿元,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48%和36.28%;排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第六位(前五位为国际品牌),其中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位列第五,仅次于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

产业强市是南京的“头号工程”,项目建设是全市的“头版头条”,南京始终将他们保持“置顶”。

“新年第一会”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旨在激发培育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力量;“新春第一会”聚焦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提出“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出台算力产业行动方案、数据要素“1+2”文件……目的在于培育新型生产要素。不久前召开的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又发布一系列政策、成果和应用场景,现场签约37个产业项目,志在推动南京低空经济展翅高飞。

在这里,南京担当产业发展的“氛围组”“助力团”。

从“郑和远航”到“中欧班列”,南京迎“全球客”

第三个关键词,International(国际化),南京有国际化的发展格局。

从高空俯瞰,长江南京段岸绿水美、巨轮畅达。这是万里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自古天下文枢,如今仍是天下枢纽。

长江航道南京段呈现出一派繁忙运输景象。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长江航道南京段呈现出一派繁忙运输景象。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清晨,南京长江大桥开启一天的迎来送往,看上游舳舻千里,下游百舸争流;伴随清脆的鸣笛,一列满载南京LG等本地制造企业出口商品的中欧班列,从南京尧化门站货场首发开行,驶向白俄罗斯科里亚季奇车站;同一时间的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装满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的集装箱整齐码放在专用堆场,等待出口……

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沪大动脉交汇点的南京,口岸通道、区域一体化干道等优势叠加,人流物流畅通、双循环主动脉奔涌。

600多年前,南京作为郑和“七下西洋”始发地,贯通经济文化密切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如今,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的南京,凭借国内为数不多的“公铁水”枢纽优势,正在成为长三角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新节点。目前,南京中欧班列已覆盖俄罗斯、德国、荷兰等12个国家、通达70多个城市。抓住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新机遇,南京迎接变化,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大网。

内外衔接,四方交融——

6月13日,南京平台企业焦点科技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中国制造网正式启动“2024特展”活动,计划于今年10月起,分别带领中国制造企业前往新加坡、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地,以全新的“特展”形式为中国外贸企业提供专业展会展示、市场考察、行业交流、买家洽谈等一系列商务服务,助力企业深入本土市场,挖掘商机。

与此同时,从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出发,文化也在扬帆出海。

自2015年起,南京本土企业、3D数字内容制作企业原力就连续十年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其参制作品曾荣获SIGGRAPH电子影院最佳动画短片、Digital Foundry年度最佳画质奖、PlayStation 最佳游戏画面、日本游戏大赏TGS未来奖等诸多国际大奖,3次提名动画界奥斯卡“安妮奖”。

从第一家企业到第“N+1”家企业,南京处处“种草官”

这里是全球投资(Investment)的向阳之地!

今年是“招商攻坚突破年”,在一季度抢跑“春天里”后,二季度南京再次踏上新征程,南京大地掀起奋战当“夏”的热潮。

4月28日,南京市鼓楼区与中国电科、中国安能、华电集团等20余家央企嘉宾座谈交流,5个项目签约,进一步叫响“江苏央企招引服务第一区”品牌。当天,6名院士领衔的14家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60家机构共同成立南京江北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12个化工项目签约。

5月15日召开的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现场签约产业基金和投资项目37个,总投资超306亿元。其中,航空航天产业基金2个,总投资超200亿元;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项目35个,总投资106亿元。

6月12日,金佰利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徐定国(Mike Hsu)来到江宁开发区,见证由金佰利(南京)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金佰利南京工厂三期扩能项目”在该板块正式启动,这是金佰利在中国持续拓展业务的重要行动。

6月份,南京市人民政府还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共同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6月17日,中国电信低空经济合作发展大会在南京举行,大会期间,中国电信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低空领航者”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这些都是南京奋战“招商攻坚突破年”的缩影。在招商引资这个赛道上,南京正全力加速跑。

不仅在项目招引上强化新攻势,也在“投资南京”品牌推广上造出新声势,打出“专精特新”组合拳,以专业性、精品化宣传,聚焦南京城市特色,创新突破,持续擦亮“投资南京”金字招牌,告诉世界“why Nanjing, why here”。此外,从2022年12月“南京无想·ESG可持续投资沙龙”品牌发布,到国内首个单个城市ESG研究报告《南京ESG可持续投资研究报告》发布,南京打造ESG投资先锋城市步履坚定、节奏紧凑。

今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环球城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发布并解读《2024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指数报告》,南京获得“2024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荣誉称号。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24》报告,对中国城市进行全方位跟踪观察,南京综合排名连续5年全国第六。

据统计,截至5月,全市招引项目400多个,其中高能级项目10个。省市500多个重大项目一季度开工率达近年来最好水平。

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博爱之都、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世界文学之都……这里既国际,又乡土;既现代,又传统;既温柔,又刚劲;既闲适,又奋斗。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如此有趣(Interesting),激发灵感(Inspiring)。

南京追求创新(Innovation),力挺产业(Industry),迎接投资(Investment),拥抱国际化(International),同时,拥有亦古亦今的“反差萌”,趣味十足(Interesting)。这些关键词都有“In”。正是这样一个“最In”的南京让人愿意“In南京”,近悦远来,共赢未来。

今年4月28日,第四届环球城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发布并解读《2024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指数报告》。根据报告评估结果,南京获得“2024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称号。

从6月18日举办南京留交会,到6月21日举行南京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再到6月22日举办2024中国(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大会等活动,南京不断掀起经济活动的热潮。

这样一场大会,必将让更多人与南京相遇、相知,一起迎风而上,共绘产业发展新图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南京市 珠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