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精准“防病治病”

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精准“防病治病”
2024年06月19日 07:22 南宁日报

  “巡察发现你对村‘两委’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屯长等人补贴审核不严,出现补贴重复发放至个人账户情况,对导致财政资金损失一事负有责任,特此提醒。”日前,马山县纪委监委约谈某镇政府主要负责人,这也是该县纪委监委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一个缩影。

  为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马山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抓好“第一种形态”的规范运用,着重从信访举报、监督检查、纪律审查、巡察等渠道排查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合理灵活运用警示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和函询等方式开展提醒教育,筑牢防止党员干部犯错的“第一道防线”,让纪律约束进一步成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我们在工作中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从关心爱护干部出发,及时拉回踩到纪律红线的党员干部,让他们少犯乃至不犯错误,防止违纪变违法。”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把纪律教育作为必谈点,让被谈话人明白谈话的目的在于帮助干部查找“病源”。

  在此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精准把握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坚持把“第一种形态”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道防线,突出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党委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加强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同时坚持重在日常、关口前移,在用足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通过通报曝光违规违纪典型案例,组织发案单位党员干部到庭审现场旁听,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时刻把好思想“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筑起抵御腐败诱惑思想防线。

  “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可以更有效地‘防’,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强化日常监督、精准监督,突出抓早抓小,促使党员干部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本报记者宾艺苑

  通讯员黄玲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党员干部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