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振兴好戏不断

福建:闽剧振兴好戏不断
2024年06月19日 07:22 南宁日报

新华社记者王成

  三坊七巷衣锦坊,古雅的水榭戏台上,《牡丹亭》选段如泣如诉、情意绵绵;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古韵今风交汇的非遗展示馆里,《林则徐充军》选段唱腔忧愤、慷慨激昂……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闽剧“邂逅”福州古厝,勾画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闽剧,又称福州戏,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中国戏曲剧种,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世纪80年代,缺人、缺钱、缺优秀剧本的困境,让闽剧陷入发展低谷。福建省第16届、第17届戏剧会演上,福州竟没有一台闽剧入选。到上世纪90年代,福州市从软硬件、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振兴闽剧。进入新时代,闽剧发展迎来新的春天,“老树”又开“新芽”。

  福州闽剧院新编古装闽剧《过崖记》,讲述了因一名囚犯英勇救人而引发的关于人性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拷问,以闽剧艺术的美学特质,通过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设置,引发观众共鸣。今年3月,该剧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赢得满堂彩。

  “一方面突出闽剧特色,另一方面在剧本创作、舞台和音乐设计、演出等各个环节努力创新,区别于偏重叙述故事的传统老戏,《过崖记》更注重呈现人物内心的纠结和挣扎。”福州闽剧院院长、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主任杨东说。

  《过崖记》大放异彩,是近年来闽剧好戏不断的缩影。杨东表示:“闽剧发展要与时代同步伐,要以守正创新为己任,要用明德引领风尚。”

  对闽剧固有的音乐形式、曲牌、唱腔韵味,要传承保护好。比如,闽剧演出之前,大多会加演一小出《女加冠》折子戏,曲牌为《双贵子》,取其喜庆吉祥之意,很受观众青睐。

  适应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在剧本制作、舞台呈现等方面进行创新。比如,故事结尾从早前多为封闭式大结局,到如今更多采用开放式结尾,给观众以遐想空间;剧目时长从早先一场平均约4小时压缩到约2小时,对声光电等舞美手段加以运用,给观众更好的观演体验。

  唤醒剧种的当代价值,让闽剧“火出圈”。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说,省实验闽剧院创新推出“元宇宙全息仓”“AI剧院游”“数字人闽韵游记”等多样化的传播宣传模式,让更多人认识闽剧,还与福建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了首部闽剧电影《双蝶扇》。

  强化顶层设计,厚植发展沃土。作为闽剧发源地的福州,在2021年11月起施行《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为闽剧发展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朱寿良介绍,2021年至2023年,福州市累计下达各类资金近6000万元,用于开展闽剧剧目创排、人才培养、场馆设施建设、历史资料收集等工作。

  一批名剧目、名演员的接续涌现,成为闽剧振兴的有力注脚。闽剧《过崖记》《马江魂》荣获福建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过崖记》还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1993年至今,共有5名闽剧演员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福州的城市精神,脱胎于此的闽剧同样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样的特质为闽剧发展注入了不竭的生命力。”杨东说,“闽剧振兴,还在路上。”

  (新华社福州6月18日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闽剧 福州市 福建省 过崖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