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柜台模式”推出一周年 港股流动性有望持续提升

“双柜台模式”推出一周年 港股流动性有望持续提升
2024年06月19日 02:13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毛艺融

  2023年6月19日,港交所正式启动“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以下简称“双柜台模式”),投资者可以使用港币和人民币交易同一发行人的证券,并在港币柜台及人民币柜台间进行跨柜台交易,引入做市商以解决流动性问题。至今,该模式运行已满一周年。

  自双柜台模式正式生效以来,双柜台证券市场平稳运行。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2023年6月19日至2024年6月18日,首批24只双柜台证券平稳运行,港币柜台累计成交额为7.67万亿港元,人民币柜台累计成交额为227.31亿元。

  目前,双柜台证券名单中共有24只香港上市股票,每只股票的人民币柜台都有一个以“8”为首的新5位股票代码,并且人民币柜台的股份简称将后缀“-R”以表示该证券以人民币交易。

  截至6月18日,前述24只证券的人民币柜台成交额稳步上升,中国平安-R、腾讯控股-R、中国移动-R、阿里巴巴-SWR和中国海洋石油-R的区间成交额居前,分别达到39.1005亿元、32.6638亿元、31.6496亿元、17.7340亿元、15.4205亿元。

  部分龙头股的人民币柜台交投活跃度提升。去年6月19日至今年6月18日,中国平安-R、腾讯控股-R、中国移动-R、阿里巴巴-SWR、中国海洋石油-R、香港交易所-R、联想集团-R、中银香港-R等8家公司的人民币柜台区间成交额均在10亿元以上,累计达170.46亿元,占据总成交额的75%。

  不过,首批双柜台证券的流动性仍有提升空间。以腾讯控股-R为例,人民币柜台运行以来,区间成交额为32.68亿元,而其港币柜台的成交额为1.61万亿港元,人民币柜台的交投活跃度仍有上升空间。

  双柜台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也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股可以人民币计价、以人民币进行交易和结算,有利于让更多国际投资者通过最便捷和风险可控的机制接触到人民币产品,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

  双柜台模式有助于港股市场接通离岸人民币流动资金池,为港股公司带来增量资金。据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介绍,中国香港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人民币存款及存款凭证超过1.2万亿元,约80%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经香港处理。

  东方证券研报认为,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流动性以及香港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与美联储货币政策息息相关。而在双柜台机制下,港股以人民币计价、以人民币交易和结算,实际上获得了额外的人民币流动性(尽管初期有限),有助于抵消美元流动性波动对港股的影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郝欣煜

人民币 流动性 港股 港币 香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