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向绿而行 大国重器驶向“深蓝”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向绿而行 大国重器驶向“深蓝”
2024年06月17日 23:28 江苏广播

    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6月17号,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江苏南通,调研当地船舶海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板块。目前,南通市开发区正大力发展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积极打造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新引擎”。

    在位于南通开发区的惠生清能科技集团生产基地的智能化造船车间,作业轰鸣声震耳欲聋,一台台焊接机器人,正在自主完成作业。该企业自主研发的铝合金装载方式,技术水平全球领先;而这里的自动化焊接程度,已达到80%以上,并且对焊接电流电压的控制相比人工更加稳定可靠。惠生清能南通基地总经理沈建荣:“我们到最后安装好模块,从船底一直到甲板上工艺模块的最高是94米,那么从船底到刚才那个火炬臂,刚才看到要170米高度。罐子要靠近1700吨连吊排,这个龙门吊2000吨,很多模块把它一拎,拎上去,建造速度非常快。”

    走在惠生清能船舶制造码头,正在建造的浮式天然气液化生产装置(FLNG)矗立眼前,高耸的船体结构巍然临江,很是壮观。正在建造的是年产240万吨的天然气液化生产装置,预计2025年三季度交付。

    惠生清能CFO程远芸介绍,浮式天然气液化生产装置,被誉为船舶海工行业“皇冠上的新明珠”,目前全球在建5艘,惠生清洁能源科技集团承建2艘,是国内唯一具备总承包能力的企业,可提供完整的LNG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它的这个技术特点,主要是他这个是集成。好几个行业和这个产业的一个技术,来共同进行的一个大的一个生产系统的集成。它中间涵盖,有造船,有化工,有我们的这个超低温装备的一个制造,还有我们工程上的这种现场作业的调试安装的技术处处理。”

    近年来,南通船舶海工产业苦练内功,走出了一条从修船、造船到全链条高端化发展的产业升级之路,产业集聚度、产品高端化等更加凸显,30多个大国重器在南通首制首航。

    2024年以来,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延续全球船舶行业大周期景气上行态势,各项指标稳中有进。一季度,南通370家规模以上船舶海工及相关企业实现产值473.1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船舶海工总装企业实现产值208.4亿元、同比增长16.1%。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刘社文:“总装上肯定是国际领先的,就是船上的装备,我们需要更多的研发。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船舶海工装备在总的技术的发展,国产化、智能化方面,会有些更多的突破。”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徐仁飞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