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姜萍,不仅仅是一个数学人才那么简单

光明网评论员:姜萍,不仅仅是一个数学人才那么简单
2024年06月17日 17:11 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刚刚过去的周末,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的中专姑娘姜萍的名字,不断从社交媒体跳出。其关注度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此刻哪怕在搜索引擎上单纯输入“数学”两个字,都会跳出她的新闻。

  这张全球榜单之上,全部是国内外名校的数学及相关专业牛人,或者说,全部是社会印象中“该出现在那里”的人,这将她的学历与经历如此醒目的反向凸显出来。其实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她出现在此,这样小众且知识门槛极高的事情,不可能获得国民性的关注度。大众着迷、并且持续咂摸着这个“反常”,滋味巨大而复杂。这种沉浸背后,那些没说出来的话是什么?

  过去几十年,一个转型社会经历了从“一切皆有可能”到“一切都已是红海”的过程,这可能连一代人的时间都没过去。市场化早期提供了一种到处都是路的预期,随后互联网的兴起,“路”窄化为了“赛道”,但仍赋予人多元化、可开拓的观感。再随后,赛道逐渐变得有限、既定和拥挤,自由竞争的状态已逐渐变为既定格局之下的内部调整。投射到个体发展上,阶层流动和上升已变得一言难尽,阶层再生产逐渐成为常态,“一副货郎担子起家”“英雄不问出处”的那些声音,时光中不再响亮。

  姜萍出现在这个背景中,如此“反常”。她的家乡是江苏涟水县的一个村庄,父亲早年在外打工,母亲曾生病,她和姐姐疑似都因为教育成本问题而选择了中专。媒体中甚至还有这样的题目,“村委会已提交姜萍父亲‘低保’申请”。实际上,她的数学天赋到今天为止才偶然性的为人所知,甚至刚刚为亲友所知,本身就是一种阶层的呈现。社交媒体上有论者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如果姜萍生在北京海淀会怎么样?答案是,最迟小学三四年级,数学天赋就会被发现,进入一轮轮的机构选拔和排位赛,然后进入几小强实验班和某附培优班。可能,她最后会是以“谁都觉得正常”的学历,进入同一张榜单。

  “海淀”只是一个借代。那些教育资源顶配的地方,往往也是阶层守卫和阶层再生产规则最为刚性的地方,一个家庭会尽己所能获得文化资本,并全部倾注到下一代的培养上。在利益格局已经既定,资源分配过度依赖代际传承的情况下,最后能入场竞争的,只能是一轮一轮继承了文化资本的个体。拿到入场券已经很难,且越来越没有意外,对于这些家庭而言,这同样是一个自保性的选择。在他们都觉得如履薄冰的地方,一个来自小村的中专女孩,用一种质朴且从容的方式走了进来。一丝风,由她带进来,让人们获得了一点点“还有其他可能”的清凉感。

  上一次获得国民关注度的类似人物,印象中还是“三轮车夫蔡伟”。2009年,包括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在内的三位学者联合推荐,将时年38岁的蔡伟破格录取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十多年过去了,他也成为了执教讲台、传承古文字的老师。此刻,对于姜萍,社交媒介上热议的人们,也正形成一种“势”——喊话高等学府让姜萍破格进入,被点名的学校,则因为程序规定而回应谨慎。

  也有论者指出,这确实涉及到大学的规则性问题,要整体考虑。理当如此,不过,高等学府和教育部门在考虑规则“不行”之外,多为她想想怎么才能“行”,哪怕绕远一点。这是一个纯粹靠着自己,穿过了上述那些滞重壁垒的女孩,还不仅仅是一个数学人才那么简单。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数学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