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关停产线、延后投产、取消投资 光伏“血战”持续加剧

【财经分析】关停产线、延后投产、取消投资 光伏“血战”持续加剧
2024年06月17日 15:19 中国金融信息网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南京6月17日电(记者朱程 雷肖霄)进入六月,光伏行业的红海激战愈演愈烈,记者近日采访多家企业获悉,当前组件终端报价已进入“8毛时代”,普遍低于企业生产成本。为了比拼“血条厚度”,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开源节流,寻找“止血”方案,关停产线、延后投产、取消投资正在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洗牌”阶段尚未结束,低价竞争或将再持续一段时间,直到有企业“离开牌桌”方能出现反转。

近日,隆基绿能部分海外和国内生产基地排产及人员调整的信息在网络传播。记者采访隆基时获悉,这主要是针对目前行业错综复杂环境,为了实现敏捷智造模式的广泛推广所采取的全球基地工厂的数字化升级和技术改造。“在此期间,隆基采取跨基地支援、排班轮休等多种措施,将生产计划调整对员工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和升级改造进展适时调整排产。”该负责人说。

关停产线的并不只是隆基,同样是光伏领军企业的天合光能,不久前也传出泰国工厂进入停产阶段的消息,对此,天合光能回应是“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即将进入停产检修状态”。

不单是海外工厂停产,国内诸多头部光伏企业的新项目也存在较多变数。今年3月,聆达股份发布公告称,终止建设铜陵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记者在某头部光伏企业位于西部地区正在建设的,涵盖拉晶、硅片、电池、组件等工序的一体化生产基地获悉,由于“计划改变生产产品品种,相关生产所需设备、产线需要重新调整。”另一家头部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企业两条产线只有一条开工。据悉,2023年下半年以来,包括聆达股份、海源复材向日葵沐邦高科等多家上市公司也纷纷叫停了相关光伏项目。

“当前光伏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大概在50%左右,与几年前相比差距甚远,这一方面是由于近段时间以来欧美持续加码光伏贸易壁垒等因素,另一方源自近年来新上产能过快。”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范国远说。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回顾光伏行业近年来发展历程,由于技术快速迭代,基本上每过2到3年就会完成一个周期,但当前的态势和几年前又有所不同。“当前全球市场对光伏组件的需求量依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行业‘价格战’主因并非需求不足,也非新老技术迭代过程中的老技术出清,而是源自供给端高度同质化下,企业竞争只有选择通过价格迫使产能出清。”毅达资本合伙人葛恒峰说。

“过去两年,光伏硅料端大家都积累了很厚的‘血条’,但是也有很多新进入者,大家认为在这个点上‘血条’的厚度决定了你能在这个牌桌上待多久。”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说,“一定要人离开牌桌才是市场反转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来头部光伏企业纷纷选择走垂直一体化道路,这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极易放大相关风险。“在行情好的时候,一体化发展可以呈现出倍增效应,但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它的反噬也是倍增的。”葛恒峰说。记者以中信证券行业分类为标的搜索发现,整体法计算下,2023年底光伏板块资产负债率较2022年初增长超9%。2024年一季报中,晶澳、晶科、天合光能、阿特斯阳光电源的负债率都超过60%,隆基和通威也都逼近60%。

在近日举行的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多位业内人士也表达了对当前态势的担忧。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光伏产业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光伏产业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见,各自为战、过度竞争只会导致过热过冷的交替循环,行业内的企业或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或是随波逐流被动应对,行业困难时抱团取暖,发展良好时又想一家独大,永远在低水平的竞争怪圈中走不出来。

“新一轮的行业大洗牌已经开启,没有哪一家公司敢轻言安全,那些内部管理更加高效,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相对会安全一些。”范国远表示,尽管当前“价格战”依旧激烈,但光伏赛道依旧有着较高的确定性,从二级市场看,光伏板块已处于底部区域。

编辑:胡晨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