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美元赛道进入快速拓展期,4D毫米波雷达风口来了?

百亿美元赛道进入快速拓展期,4D毫米波雷达风口来了?
2024年06月11日 14:32 第一财经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预计到2028年,中国市场车载毫米波雷达前装用量会超过6千万颗,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全球范围内,毫米波雷达总的用量会超过3亿颗。”加特兰微电子科技(下称“加兰特”)创始人、CEO陈嘉澍近日表示。

  加特兰创办于2014年,是国内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域头部的企业。全行业来看,过去十年来虽然中国本土企业进步飞速,但毫米波雷达市场总体上由外资企业统治,头部的博世、大陆、电装、奥托立夫四家公司掌握着市场接近80%的份额。不过随着毫米波雷达加速“上车”以及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领先优势,中国本土毫米波雷达企业也出现了追赶外资的机会。

  目前,加特兰的产品已经进入到20余家车企,实现了超200款车型搭载。截至2024年一季度,加特兰毫米波雷达芯片累计出货超800万颗;今年全年,该公司出货量将达到600万颗,搭载加特兰芯片的毫米波雷达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有望超过20%。

  陈嘉澍认为,全球法规对于主动安全都提出更高要求,主动安全配置普及率的要求持续提升,毫米波雷达作为唯一一个全天候、全工况的传感器,是主动安全必不可少的传感器。此外,高速NOA、环线NOA和城市NOA等L2+功能快速落地,越来越多车企希望用成像雷达替代激光雷达,这驱动了成像毫米波雷达的发展。

  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各环节中,提供安全保障的感知层作为核心模块,受到了业内极高的关注度。尤其是近两年以来,多家车企陆续宣布将应用具备点到点智能驾驶能力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智能汽车感知元件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2021年以来,采用激光雷达的汽车产品陆续量产上市,包括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以及上汽、长城等传统车企的新产品上均搭载了激光雷达,业界一度掀起“究竟几颗激光雷达才够”的争议。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激光雷达装机量日益提升,但和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感知元件相比,其成本依旧处于高位。

  这也导致了智能驾驶系统成本高企,加剧新能源汽车盈利难的情况。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们在智驾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售价低于30万的华为高阶智驾其实都是亏本销售。”

  随着车市价格战以及产品力竞争的持续加剧,“降本增效”成为众多车企需面对的核心问题。和成本居高不下的激光雷达相比,4D毫米波雷达成本相对较低。亿欧智库的数据显示,4D毫米波雷达性能可靠性高、点云质量相当于 64 线激光雷达,但成本仅为激光雷达的 1/10。

  行易道CEO兼CTO赵捷曾告诉记者,当毫米波雷达目标识别能力足够高的时候,它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成像系统,并实现和视觉的深度融合;在技术上,4D毫米波雷达有希望实现和激光雷达同样的性能。

  2024年开始,华为、蔚来均宣布推出以毫米波成像雷达取代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包括赛恩领动、傲图科技、森思泰克、木牛科技、承泰科技、纵目科技、几何伙伴、楚航科技、行易道、华域汽车(600741)等逾20家公司已有所布局,部分企业已进入前装量产阵营。如赛恩领动产品上车乐道,森思泰克4D成像雷达STA77-6搭载理想L7量产上市,纵目科技产品搭载至问界M5,复睿智行将向头部主机厂交付4D毫米波前向雷达硬件产品及相应的算法开发等。

  YOLE调研公司数据显示,到2027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是128亿美元,4D和成像毫米波雷达的市场规模是88亿美元,会占到整个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的68%。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领动 车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