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客户信息安全放在首位

把客户信息安全放在首位
2024年06月11日 07:54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李凤文

邮储银行近日宣布,自2024年8月起将对身份信息不完整、不真实或个人身份证件过期的客户实施业务限制。该行表示,自4月起已开始核实个人客户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电话,以及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证件有效期限等信息。此外,该行鼓励客户通过手机银行APP或亲自前往营业网点更新和完善个人信息,以避免业务受限。

不仅是邮储银行,还有其他银行正在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工作。目前已有包括青海银行、郑州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公告,开展对个人客户身份信息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的核实工作。银行核实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是强化对客户身份信息治理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升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性。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账户信息进行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对客户利益、金融安全等造成恶劣影响。现实生活中,因出租、出借、出售个人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违法活动而受到法律制裁的人不在少数。也有一些银行机构因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受到了相应的处罚。比如,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某银行因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行为,被罚款893.4万元;3月,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对某银行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多项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432.747万元。

由此可见,银行开展个人客户信息治理是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从规范行业发展角度看,随着金融科技加快迭代,账户信息造假、诈骗技术手段等也在不断升级,对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构成挑战。及时开展客户身份信息治理等活动,有利于银行业数字信息系统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在金融科技的有力推动下,促进银行业更加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是银行机构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促进依法合规经营的客观需要。

从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看,有助于更好地维护金融秩序和促进社会稳定。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大量电信诈骗案件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他人银行卡进行电信诈骗、洗钱犯罪,而一些银行卡信息不全导致警方追查难度大,致使追赃挽损困难,给百姓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加强个人客户信息治理,能够堵住违法出租、出借、出售银行账户和银行卡的漏洞,有利于“断卡行动”的深入开展,维护金融秩序,更好地保护人民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从客户个人角度来看,能够有效提升金融风险意识,促使合法合规使用个人银行账户和银行卡。同时,也能够提醒广大客户不违法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降低由此带来的法律风险。

不过,在开展个人客户信息治理工作中,银行机构也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目前,多家银行做出特别提示,明确指出治理期间,银行不会以任何方式要求客户提供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也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个人进行转账或涉及账户资金的操作。即便如此,银行政策宣传也丝毫不能放松,要让广大客户了解个人客户信息治理相关政策规定,明白通过什么渠道,怎样对个人信息进行补充完善。与此同时,各银行机构要把握好监管政策要求,在开展个人客户信息治理工作中确保服务到位和服务质量不降低,充分体现金融工作人民性。

更重要的是,银行机构也要防止此类行动过于简单化,要把保护好客户信息安全放在首位,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以切实维护客户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承德监管分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