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试点!丽水入选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全国首批试点!丽水入选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2024年06月09日 17:22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前不久,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并在2024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予以公布。全国共39个市(区)入选,浙江丽水榜上有名。丽水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此次入选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说明我们有效统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已经初见成效成效,并获得国内外高度认可。”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胡晓红表示。

据悉,近年来,丽水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为导向,努力探索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已先后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等重大改革试点,2023年底,又成为联合国创建韧性城市2030行动计划国内首批入选城市之一。

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涵盖从我国超大城市到小城市的不同规模,覆盖全国7大地理分区,发展水平、气候类型、要素禀赋等特点比较明显,在全国或省内典型性较强,预期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

规划先行,“城市风廊”建设给丽水带来诸多益处

2018年,丽水成立了适应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政策规划对于基础设施、应对能力、空间布局的源头引领作用。丽水市“十四五”规划也提出要深化气候变化适应工作。

早在20年前,丽水就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已将瓯江流域大溪段两侧规划为“城市风廊”,计划布设生态绿地,预留风道,减少建筑风阻,利用从大溪吹来的“水陆风”增强城市内外空气流通,引导山区清新空气流入城区。

两湖公园就是丽水“城市风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既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也给丽水老百姓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城区气候优良、环境舒适,主要得益于丽水城市风廊、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徐礼琼介绍,“这个风廊就是从市区的东北角,依托好溪堰,从东北向西南呈楔形,伸入我们的城市中部,把郊区的清新的凉爽的空气带入城市内部。”

在市区的两湖公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记者看到,各类常绿植物们和随处可见鸟类已经成了主角。漫步在湖堤上,远远便能闻到栀子花的芬芳。每天,前来这里游玩、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

“在丽水生活多年的人都知道,小的时候就觉得很闷热,棒冰、冰西瓜必须得吃,现在就没有那种很闷的感觉。”正在现场散步的市民黄晶晶告诉记者,“丽水还有很多的绿道,周末带着孩子去骑行、跑步,感觉空气都很舒服。”

据2016-2024年气象数据显示,风廊规划实施以来,丽水各主导风向上的风速都有增强趋势,有利于增强市区的空气流通并缓和高温天气。目前,丽水市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出现于2003年7月31日,二十年来再未出现新极值。

“我们会保持这个格局,建设开发上不会去侵占它,配套设施将会更完善,让它的共享性更强,市民能更享受这个风廊带来的好处。”徐礼琼介绍,“城市风廊只是我市提升城市气候适应能力和气候韧性的一个缩影,丽水还有更多的举措,统筹双碳战略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先行先试,丽水已在各领域开展探索和实践

目前,丽水已依托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发挥绿色保险对气候风险的缓释和兜底作用制定《丽水市巨灾保险工作实施方案》,提供巨灾保额1.75亿元;落地全国首笔林业碳汇“未来收益权+保险单”质押贷款;创新推出竹林碳汇价格指数保险、“浙林碳汇”——亚运碳中和保单等浙丽碳汇保险系列产品。

“我们对茶叶、枇杷、皇菊、杨梅等农产品开展气象指数保险,实现政策性水稻安全成本保险财政补贴全覆盖,创新推出‘油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中国人保丽水市分公司农险部叶卫民介绍,“如对油茶,不同的生长周期赔付标准不一,且保费的70%由财政部门补贴。目前,我们已累计承保油茶6.2万亩,赔款达2000余万元。”

为了让敏感区块群众摆脱气候灾害威胁,减轻生态、气候负载,同时实现适应气候变化与共同富裕、扶贫攻坚相辅相成。丽水持续实施“大搬快聚、安居富民”行动,结合地质隐患排查和生态调查,持之以恒推进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扶贫异地搬迁等工作。

“目前已经实现异地搬迁、解危除险16.7万户,54.05万人。近五年来,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减少92.64%,地质灾害受威胁人数减少94.85%。”丽水市“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专班负责人练彦介绍,“我们将持续推进气候敏感区生态移民搬迁,迁出地的百姓生活比原来更加好,也远离了危险区域。”

在生态治理工作上丽水也可圈可点,如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在2021年列入全国首批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示范工程,中央资金投入20亿元,极大推动了丽水相关生态治理工作。“就生态环境部门而言,利用部分资金,初步建成了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胡晓红介绍,“可以实现对植物、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昆虫和水生生物等类群的自动化监测,也可以监测到多类群的动态变化。”

同时,推动数字化防灾减灾领域建设,如以全国首批城市碳监测评估试点为契机,丽水着手打造出市域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网络,建成“花园云”智慧协同数字平台,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7.8%。并开展瓯江流域管理数字孪生试点,建设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流域数字孪生应用场景。

此外,丽水在对外交流合作上也取得了不俗进展,如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合作开展了“推进气候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气候适应综合机制试点合作项目”课题研究;与生态环境部政研中心合作,首发空气环境健康指数(AQHI),进一步评估空气污染、天气状况对人群健康的综合影响。

“丽水将继续开展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系列探索和实践,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发展格局。”胡晓红表示,“如紧密结合气候投融资,大力推动气候经济,如发展气候旅游、气候适应型(逆境)农业、气候金融,初步建立协同增效为导向的气候投融资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两大领域,推动金融资源倾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丽水市 试点名单 首批试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