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随笔|一家全球缝制设备行业龙头企业,靠这一招实现“破浪前行”

学林随笔|一家全球缝制设备行业龙头企业,靠这一招实现“破浪前行”
2024年06月08日 08:21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与各产业的结合能够并且正在引发各领域的重大变革与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激发人工智能的重要引擎作用。对企业而言,仅仅投资人工智能技术是不够的,还应当创新与人工智能技术相适配的商业模式,统筹人工智能能力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互相促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人工智能不会简单、直接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具备变革企业产品、服务、创新流程、业务活动等的巨大潜力。然而,企业如果仅仅依靠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是无法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潜力和引擎作用的。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基于人工智能成功实现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企业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仅将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技术来看待,还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来构建。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特点,将其深度集成到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建立起能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应用的流程、结构、系统,从而将人工智能投资切实转化为实际的产出和效益。

仅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无法实现绩效突破——

人工智能具有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交付效率、创造新价值的潜力。但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并不具备将人工智能潜力发挥出来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在将人工智能融入企业运营中面临重重困难。

德勤发布的企业人工智能应用现状分析报告显示,在全球2620家受访企业中,近四成企业积极投资部署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但面临将人工智能与既有业务系统、工作流程进行整合的困境,从而导致绩效不佳,且该比例比上一年增加了29%。

企业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构筑、提升企业的人工智能能力,有效区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工智能能力。

例如,人工智能能够基于海量数据展开机器学习,并为管理者提供诊断、决策等参考。然而,从企业角度来讲,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安全、可持续的流程和经营惯例来收集、清理、标注、集成和传输数据,形成高质量数据,以充分发挥数据的训练作用。

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一批了解该领域实践、掌握该领域产业知识的工程师和业务骨干,从海量数据中识别和选择所需要的关键数据,进而建立和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特点创新商业模式。

与互联网技术不同,人工智能具有自主性、互动性特征。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多产品、服务的应用,推动新商业模式在更大的市场、更多的用户群体中得以扩展,进而深入挖掘人工智能的经济价值。

许多接受调研的企业家、管理者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不仅仅是同时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更重要的是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与相促共进。

例如,宝武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智能制造系统、质量预测模型和能耗管理系统等,不仅推动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创新了商业模式,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又如,一家全球缝制设备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同步推进智能化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从单机供应商到成套智联服务商的转型。数字化、服务化的过程,使得这家公司由传统的制造企业转向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数字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升级,并最终实现“破浪前行”

总之,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投入和创新,还需要积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者:上海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市智库青年领军人才 于晓宇,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薛奕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