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5大致命操作

户外运动5大致命操作
2024年06月06日 09:34 重庆晚报

两人落水后,绳索形成“死亡V字流”。

据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2023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受伤320人,死亡156人,失踪26人。其中,因落水造成的事故数量最多,包括野外游泳、滑冰、垂钓、漂流、溯溪等。

6月2日,2名驴友在浙江台州石人峡横渡野外溪流,落水失联。4日10时许,2人被搜救人员找到。经确认,已无生命体征。这起事故引起广泛关注,令人痛心。而悲剧背后的5大致命操作,则再次为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敲响警钟。

错误1 绳索设置失误,形成“死亡V字流”

现场视频显示,横渡的绳索只设置了保护绳,没有设置牵引绳,导致两人站立不稳被冲进激流,形成非常难以救援的环境——“死亡V字流”。

据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副科长祁兴龙介绍,当渡河绳索和水流方向垂直时,水的冲击力会让人向下、向河中央移动,被冲到水流最强的位置,冲击力完全施加在落水人员的身体上,很难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将落水者拉起。

正确做法:通常情况下,渡河时应设置两条绳索,一条保护绳,一条牵引绳,遇到危险时,岸上人员可用牵引绳将河里的人移动到相对安全的位置。视频中也是因为缺乏牵引绳,即便人被拉得站立起来,也还在原地难以脱困。

错误2 不具备安全条件时贸然救人

在滑入激流中时,红衣男子本有机会避险,却选择了进一步冒险营救,最终两人双双滑倒,被冲进“死亡V字流”,增加了绳索的负担。

正确做法:先确保自身安全,再考虑救援行动。据北京通州消防祁兴龙介绍,即便是专业的消防人员,在实施救援时也必须确保有2-3名队员进行防护。同时,下水救援的人员需严格系好绳索,将绳索固定在岸上结实的锚点上,如大树或钢筋加固的水泥墩,以确保稳固可靠。

错误3 户外探险冒险涉水

从视频来看,前行道路被河流阻断,在这种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该团队选择了冒险涉水,而非采取更为稳妥的方案,如终止横渡、原路返回或从山上绕行。

正确做法:探测水深——不得不涉水渡河时,应先找一根长棍探测水深,当水深齐腰时不能冒险涉水,有被冲走的风险;斜向渡河——渡河时,应选择水流较浅且平缓的地方,稍向下游方向横向斜移,以减轻水流冲击力,保持在水中的稳定;系好绳索——打成一个单套结缠住身体,绳索另一端固定在岸边大树等物体上,保证身体的稳固。

错误4 不顾恶劣天气出行出游

台州市黄岩区气象台6月1日14时将暴雨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直到6月2日10时才解除。而视频中,该户外团队未避开暴雨影响,且选择的线路需横穿涉水山谷,鉴于当时的天气和地势,他们应充分考虑到河流涨水、随时暴发山洪的风险。

正确做法:避免恶劣天气出行,如收到暴雨、强对流、大风等预警信息,应及时调整行程;雨季汛期尽量不要前往山岳型、峡谷型、涉水型旅游景区,切勿前往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区域。

错误5 盲目前往“野生景点”

据悉,石人峡曾是一个收费景区,现已经废弃,因沿途有步道、吊桥、瀑布等,成为当地户外圈有名的徒步和玩水胜地。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关于此处的打卡攻略。

正确做法:拒绝“野”景点——选择正规景区,不得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对公众开放的保护区、水库、峡谷、无人岛、海滩等“野景点”,开展登山、游览、探险、戏水、露营等活动;结伴同行——跟随具有户外经验的专业团队一同出行,可以最大限度远离风险。 综合国家应急广播、央视新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救援 落水 涉水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