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爆火,将如何影响人类生活?

人形机器人爆火,将如何影响人类生活?
2024年06月05日 07:47 上观新闻

谈及人形机器人时,你会最先想到什么?

是电影《终结者》中的“T-800”,还是《银翼杀手2049》中的“复制人”?从电影对“仿生人”这一概念的形象刻画来看,他们不仅有着栩栩如生的外貌,还具备不俗的行动能力及智慧性。

就在近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发表主题演讲时直言,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而最容易适应世界的机器人,便是人形机器人。

所谓人形机器人,是指那些能够模仿人,并像人一样行动的机器人。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已有多家科技企业宣布将于今年实现人形机器人产品的量产,而“量产”一词,似乎成为了仿生人行业进入2024年以来的关键词。

此外,从相关企业展示的视频资料来看,这些人形机器人不仅形象逼真、设计前卫,六个手臂还具备同时工作的能力,能从事像家政服务、陪伴学习和娱乐互动等活动。

人形机器人,真的要走入你我的生活中了吗?

出圈量产,水到渠成

人形机器人,绝对是当下科技圈最炙手可热的赛道之一。

最早关于“机器人”概念的设想,起源于亚里士多德。1927年,第一个电驱人形机器人“Televox”诞生于美国西屋。2000年时,我国也独立研制出具有语言功能的“先行者”号人型机器人。

目前,像国外的特斯拉、Open AI、亚马逊,以及国内优必选、宇树科技、傅利叶等企业,都在积极布局该赛道。此外,涉及相关产业链的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也开始重点关注仿生人领域。

“从科技企业,到零部件供应商,再到整机生产企业,只要涉足仿生人行业的企业,大抵都感受到了这一池‘春水’在今年迸发出的暖意。”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人形机器人,缘何突然火了起来?

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人形机器人”其实一直都在风口上。“去年以来,不仅政策屡次提及人形机器人这一概念,业界先后有几家企业的产品进入到应用阶段,从而引发各界关注。”

2023年年初,工信部便指出将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谋划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

去年11月,工信部又再次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并这样写道:“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政策之外,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持续成熟,产业链上零部件生产的趋于精细化,都为人形机器人的“落地”给予了有力支持。

由宇树公司开发的Unitree G1人形智能体AI化身。图源:宇树科技官网由宇树公司开发的Unitree G1人形智能体AI化身。图源:宇树科技官网

来自浙江的宇树科技,便在过往的四足机器人产品上,积累了诸多机器人零部件的设计与生产经验。“比如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都是我们自行设计,这样不仅性能更好,成本也更低。”

解决了仿生人“器官”和“肢干”的技术问题,决策中枢也不能少。在大连EX机器人CEO李博阳看来,大模型的出现,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解决了“大脑”的问题。

相较其他专注“人形”机器人的企业,EX机器人的特色是“人脸”拟真。在展馆内,记者不仅看到了正在激昂澎湃演讲的“文天祥”,也看到了手握苹果,作思考状的“牛顿”。

想要在机器人身上实现多维度、多元化表情呈现,一套具备情感感知能力的“大脑”必不可少。“像智能决策,语音、表情、动作等交互能力,便是依靠我们自研的多模态感知大模型实现决策,并在在表情和动作的生成方面结合硬件,形成完整动作反馈。”李博阳说。

市场蓝海,激活动能

历次科技浪潮的汹涌,不仅能带来高精尖产品“点”的突破,更能带动“链”的兴起,甚至于“面”的孵化。

像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便带动了从原材料到芯片、触摸屏,再到模组与组装环节一整条产业链“富矿”的出现。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在内的设计与制造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人形机器人,会成为打通精密制造发展的新动能吗?

盘和林告诉记者,目前,人形机器人能带动的链上环节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电池组等精密零部件的制造与加工。

位于浙江绍兴的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便是一家面向整机人形机器人研发“关节”的企业。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五洲新春所生产的旋转关节和直线关节,构成了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运动关节。“像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部分,所完成的工作占比近60%以上,没有灵巧手的人形机器人,可能不具备完整的人形特性。”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五洲新春的生产线都在加班加点忙着交付各种客户样件。“业界概念的火爆加大了产业对于部件的需求力度,也让整个研发进度加速推进。”

“火”起来的,还不止链上企业的生产。进入6月以来,资本市场中人形机器人板块便持续拉升走强,像作为涡轮增压器零部件供应商的贝斯特,以及人形服务机器人制造商丰立智能均迎来较大涨幅。

无论企业还是资本,锚定的都是人形机器人市场背后所蕴藏的巨大商机。根据今年4月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27.6亿元,2026年达104.71亿元;到2029年将达750亿元,占世界总量的32.7%。

广阔市场蓝海面前,不少地区早已提前布局加码。

安徽在5月底公布的《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围绕“23456”目标体系,初步构建安徽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形成产业化能力。深圳、绍兴等地,也于今年陆续发布了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可以期待的是,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国内供应链有望加速切入全球机器人龙头供应链,我国自主机器人控制、感知、算法、计算芯片等核心产业环节将迎来快速发展,价值量占比有望持续提升。”五洲新春负责人说。

更像人,还是更有生产力

量产后的人形机器人,未来会被应用在何处?

盘和林告诉记者,从目前行业内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进路来看,有两类较为主流的思路:一类通过利用AI决策实现机器人的多关节控制,从而完成复杂的生产动作;另一类则着重模仿人类情绪、表情,专注社交和服务领域。

在“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科技看来,智能制造,尤其是汽车制造,领域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

今年以来,由优必选开发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便进入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总装车间进行实地“打工”,实现了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流水线与人类协作完成汽车装配及质量检查作业。

2024年,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S进入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总装车间进行实地“培训”。图源:优必选2024年,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S进入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总装车间进行实地“培训”。图源:优必选

工业制造之外,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两类落地场景,则分别成为了人形机器人最快应用及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

2022年时,世博会中国馆的和平友好使者熊猫机器人优悠,便为中国馆提供超过1000场次的接待导览服务,其中超过165场是来自45个国家地区的VIP参访团,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个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真正商业化落地应用的历史。

专注于公共服务的EX机器人,则已经尝到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甜头”。据李博阳介绍,目前已有多家科技展馆表达了合作意向,还有一些订单甚至已经排到了明后年,每个展馆约有几十个至上百个的仿生人形机器人的需求。

“公共服务和家庭陪伴所涉及的订单量较多,可能500台/年的产量都不一定能够满足。”

EX机器人科技馆中展出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图源:EX机器人官网EX机器人科技馆中展出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图源:EX机器人官网

在政策、产业及落地场景的共同赋能下,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真的迎来了“破晓时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和落地还面临技术与价格两方面的阻碍。“一方面,机器人大模型在行动控制方面还无法做到实时响应,算力需求量也很大支撑;另一方面,目前有关产品的价格区间普遍集中在数十甚至数百万,市场仍处于产业化初期。”

尽管目前仍面临技术、生态、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但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未来市场的前景时,多数企业的回答仍然是“乐观”。

“近几年AI的技术进步非常快,我们看好一两年内,人形机器人就会有小突破,三五年内,行业会实现‘质变’。”宇树科技负责人告诉记者。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由物理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会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变化与可能性。正如黄仁勋所言,“这不是未来,这正在发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机器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