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谷两区”产业布局,打造南京智能制造竞争优势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谷两区”产业布局,打造南京智能制造竞争优势
2024年06月04日 07:28 媒体滚动

转自:扬子晚报网

“家里供电系统的保障,靠的是一根小小的保险丝,而维护庞大电力系统的使用安全,则要依靠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工作。”6月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来到位于南京江宁的南瑞继保,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雪峰用一个比喻为大家揭示了“继保”的来由。这家成立于1973年的企业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智能成套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保障电力可靠供电、维护国家能源安全贡献着独特的力量。

为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赛事电力保供

何雪峰介绍说,成立50多年来,南瑞集团以电网安全稳定核心技术和优质产品,助力我国电网持续创造全球特大型电网最长安全纪录,还全面参与特高压工程建设,承担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厦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白鹤滩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都有着南瑞的身影,实现关键设备的国产化。”何雪峰表示,南瑞集团还承担一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绿色低碳、智慧交通的重点项目,包括高质量完成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重大电力保供支撑,还为亚洲、美洲、欧洲、非洲等地区提供先进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助推中国电力技术引领世界。

南京打造“一谷两区”产业格局

智能电网产业是南京的优势产业,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深耕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已逐步成长为规模全国领先、技术优势明显、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人才储备力量雄厚的产业集群,2023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12.6亿元。

“目前,南京已经形成‘一谷两区’的产业格局”,即以江宁智能电网产业谷为核心、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北新区为两翼,其中,江宁智能电网产业占全市智能电网产业的六成,成为带动全市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北新区分别围绕特高压用关键零部件、输变电设备和电网、轨道交通自动化、电力电子等领域拓展市场空间。

在人才储备方面,南京智能电网产业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知名高校支撑、数万名科研人员组成的人才队伍,校企合作紧密,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能源装备超大叶片制造先进基础工艺等一批工业强基项目取得突破,在电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拥有发明专利超2万件,参与起草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2000多项。

南京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去年营收增长10.9%

南京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王磊在现场介绍说,2023年,南京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实现营收2708.6亿元,较上年营收规模增长10.9%。尤其是工业机器人领域增势迅猛,2023年产量达3.54万台,主要得益于龙头企业埃斯顿的增长拉动,其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已上升至8.5%,仅次于日本的发那科。根据埃斯顿近期发布的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司营业收入46.52亿元,同比增长19.87%。国内另一家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汇川技术也在南京投资建设年产40万套(台)机器人及其配套产品项目,目前部分新建厂房已竣工。

“未来,南京还将招引一批大体量制造业项目、央企外资、头部企业、欧洲隐形冠军等标志性项目落地。”同时,还将联合东大、南航等在宁高校,以及通用技术集团等“链主”企业,加快创建数控机床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打造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祚波

校对 王菲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