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一颗童心 遨游天地

任由一颗童心 遨游天地
2024年06月01日 08:35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晚报

张俊萍 供职邯郸市文联,国家二级编剧,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夏衍电影文学奖”,“华表奖”等奖项。

李志刚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科普作家协会首席作家、邯郸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获河北文艺振兴奖、河北优秀科普奖。长期以来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共出版童书60余部,700余万字,代表作:儿童系列小说《马小波罗》(26册)、《少年提刑官》(4册)《跟着神兽去探宝——河北博物馆》(上下册)等。

于晓丹(笔名末晓) 短篇作品见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读友》《东方少年》等杂志,出版图书《给新孩子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二十万字。 曾获2021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第二十一届国语日报儿童文学牧笛奖,第六届读友杯铜奖,红披风原创图画书大赛入围奖,中国校园文学“新时代·中国故事”征文二等奖,小星星金牌作家,第九届“上海好作品”奖,作品曾入选中国年度童话。

◎您的书房在您的营造下,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张俊萍:父亲爱书,为我们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记忆中最深刻就是住在报社家属院时候,我家有三个通体的大壁橱,其中两个装满父亲的藏书。家就是一个舒适的图书馆,我们可以任意为之,坐着看、躺着看、趴着看。父亲每次从外地出差回来都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除了给我们买特色食品,就是一摞摞文学名著,他还订阅多种文学期刊,潜移默化把我们引向知识的殿堂,让读书成为我们一生的至爱。所幸,我的书房也成为儿子探寻知识的宝地。

李志刚:对我而言,书房是神圣的。它赐予我的,不仅仅是安身立命,换取碎银的一间写作坊,更有颐养性情,参悟人生的一方“修道场”。可我的书房在哪里呢?是家中那间左图右史,无法容足的壅塞小屋?还是单位那间简牍累累,卷帙充盈的方寸斗室?是人在旅途时抱于膝头的手提电脑?抑或是客游远方时盘玩于掌际的手机?匆匆数十年,我在文字中流浪,从青葱少年一直写到老态毕现。五十岁前,我的书房没有定所,家、单位、旅馆,还有我的膝头、指尖、心田。直到去年,当我跨过五十岁的门槛,突然觉得自己有了某种老态。我就想,也许是时候有一间真正属于自己的书房了。于是,就有了眼下这间小小的工作室。清晨午后,静静地坐在光影里冥想,觉得半生蹉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甚是欣慰。

末晓:对于书房,我有一种莫名的执着。无论住在哪里,我都希望有一个独立看书的地方。最开始,我的书房只有我喜爱的文字,有散文诗集,有经典名著,有神话传说。后来有了女儿,我的书房变得热闹起来,陆陆续续添了近千册的绘本。再后来,我开始拿起笔写儿童文学,因此书房里又添加了新成员——儿童文学书籍。慢慢地,我又开拓了另一个房间来装书。我们和书的缘分还在继续,也许,在将来的某天,我还要在别的房间为书开拓新的领地。

◎您理想中的书房是怎样的?您的书房和理想的相符吗?

张俊萍:素居默处,修养身心。书房是工作和创作的地方,安静即可。可以学,可以思,可以乐,精神世界的桃花源。

李志刚:在我的想象,或者说理想中,书房的形制应该是中国传统样式。它必须远离尘嚣,窗外有树影,廊下有雨声,案头有纸砚,架上有梅瓶。当然必须有书,要汗牛充栋、满目琳琅,人将淹没在书中那种。这是我的理想国,也是我后半生努力的方向。

末晓:我理想中的书房一定要有大大的书架,最好是一整面书墙。书房一定要有大大的玻璃窗,不必要安静,可以听见各种声音。如若想看哪本书,随手便可找出来。有阳光,有书香,有墨香,我可以待上一整天。

◎当您置身书房的时候,感觉是怎样的?

张俊萍:感觉浮躁的心能瞬时安静下来,与书为友,书香为伴。

李志刚:书如壁垒,能把我与世俗社会隔绝起来。每当在书房独坐,从书脊的缝隙中窥视外面的世界,游目骋怀,一颗狂躁的心顿时会安静下来。宇宙之大,品类之盛,都在盈盈斗室。我写童书,需要的就是这般童真心境。而恰巧我所需要的种种精神动因,一间小小的书房便能赐予,这也许是一种天大福分。

末晓:在这个社会里,我被赋予了很多角色,每个角色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置身书房时,我才觉得我是自己。在书房里,我可以抛却生活中的繁琐,用喜爱的文字慢慢充盈自己的心灵。我可以慢慢梳理脑海里一闪而过的灵感,让它们自由生长成一个故事的模样,也因此获得从所未有的成就感。

◎您觉着您的书房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说,最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和您的特点有关系吗?

张俊萍:书房是养性安神的宝地,适合静坐细品独享,读书中事,明书中理。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

李志刚:我的书房地处闹市。开窗俯视,车马喧嚣,人来人往,终日不绝。耳闻目睹都是世间烟火、尘垢秕糠。一旦关窗,这些天籁人声顿时消弭得无影无踪。小小书房,遗世独立,自成一方天地。这就像我的性格一样,既爱人间种种欢愉,又向往超然独处。

末晓:我的书房简单朴素,最主要的特点莫过于绘本多。有精装绘本、平装绘本、立体绘本等。当然,这些和我性格是有一定关系的,我本人比较有童心,而这些绘本构造了一个极其绚丽的世界,让我和女儿沉迷其中。

◎您的书房中,有哪些书是您钟爱并令您自豪的?

张俊萍:中国古典文学和经典名著。我看书比较杂,上学时喜欢科幻、历险记和游记,年轻时喜欢武侠小说的侠肝义胆,写剧本时又读了许多剧本创作理论及优秀剧本。

李志刚:架上书脊林立,目光梭巡过去,像是在回溯自己的成长史。偶尔翻阅旧书,发黄的残片脆弱地嵌在锁线上,稍一用力就会散落。看到暌违已久的文字,像是见到了少时故人,眼底热辣,心头滚烫,别有一番况味。书房的最显眼处是两套《西游记》,一套的封面上包着牛皮纸,上面有父亲用钢笔写下的书名。墨痕犹在,人却已阴阳阻隔。每每摩挲书页,就像再见慈颜。另一套是美术家张增木签名的冀美版《西游记》连环画。少年时代,这曾是我喜爱的一版《西游记》连环画,每每品读,恍若隔世。

末晓:所有书中,目前最让我钟爱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故事》,这套书共18册,我参与了其中二十万字。这是我出版的第一套书,我将它视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未来可以出版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您的藏书或是您的书房,对您成为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有着怎样的影响?

张俊萍:书香的熏染影响至深,父亲就是我们姐弟三人精神上的一盏航灯,对我们格外宽容。我们想找书的时候,就借收拾书橱为名,把书全部搬出来翻找,堆放在沙发上、桌子上、凳子上,找到想看的书才罢休。妈妈嫌我们弄得家里杂乱,经常为此发脾气,爸爸却总是乐呵呵站在一旁跟着我们一起翻。他还为我们订阅《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儿童文学期刊,我也由此喜欢上了儿童文学创作。生活在良好的创作氛围中,耳濡目染,在父亲看似无意的引导下,我们对文学都有着各自的向往和追求,父亲总是很开心地与亲戚朋友分享我们创作上的收获。

李志刚:对儿童作家而言,书房是一方神奇之地。一旦在如堵的书卷中沉静下来,心就有了皈依。独坐其间,听凭风吹书页簌簌作响,人会跟着飘逸而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任由一颗童心遨游天地。窗外飘来的一片落叶,纸页上的一只小虫,都会引我遐思。我最喜欢的“博物馆”童书系列就是在与一只爬虫对话后的产物。

末晓:阅读是我灵感来源之一,书房里的书激发了我源源不断的灵感。有些书常看常新,确实给我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帮助。

◎您会为孩子们推荐哪些书?

张俊萍:推荐邯郸作家李志刚最新出版《跟着神兽去探宝—河北博物馆》《矫健的飞马与辉腾锡勒草原的故事》和邯郸小作家蔡亦青《一盒巧克力》《蜗牛交响曲》等儿童文学作品。

李志刚:法布尔的《昆虫记》。一页页读下去像是在一个多风的午后与一位农人坐在地头攀谈,温馨而宁静。受他的启发,我写了六本关于昆虫的儿童小说。我笔下的这些昆虫,灵性而善良,是长了触角和大颚的人类。当然还有我们的《西游记》,它的最大魅力不在于神魔志怪,而是对中国孩子想象力的特殊启蒙作用。读它,犹如拿到了一把魔钥,“咔哒”一声就能让你禁锢的想象银瓶乍破,铁骑突出。

末晓:《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最后的精灵》《借东西的小人》《纳尼亚传奇》,还有罗尔德·达尔的一系列作品都是我喜爱的,或许有些孩子也会喜欢。其实不论什么样的书,都以保护孩子们的童心为前提。

孩子们是稚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是无限的;他们的世界天马行空,也是无比珍贵的。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将自己独一无二的想象力保持下去,一直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精神世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邯郸市 李志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