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资金密集加仓银行股,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多路资金密集加仓银行股,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2024年05月31日 18: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程维妙 北京报道

  中央汇金、险资、资管资金、公募基金,今年以来,多路长短线资金密集加仓银行股,截至5月31日,年内已有至少70亿“弹药”齐发,“跟着汇金加仓”“扫货银行股”等市场声音不断。

  事实上,去年四季度还有一些银行股遭减仓,今年银行板块为何受到更多青睐,突出的吸引力是什么?受访人士认为,经济稳步复苏利好银行盈利前景,加上银行板块低估值、高股息率、稳定分红率以及当前股市资产荒,都提振银行板块投资吸引力。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收盘,银行板块年内涨幅约20%,在各行业板块处于领跑位置,部分银行股价表现更为抢眼。但银行估值依旧处于洼地,PB仅有0.5倍左右。

  当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利好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前景。业界预计,银行股估值可能分化,整体仍具有修复空间,对于稳健价值型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逾70亿“弹药”齐发

  5月23日,工行H股主要股东平安资管耗资约4300万港元,在场内增持915.7万股工行H股股份,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约121.56亿股,占工行H股总数的14%,占该行总股本的3.41%。

  这是年内又一笔对银行股的加仓动作。就在此前一天,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中信证券资管-叁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在场内增持2.05亿股中行H股,耗资超8.1亿港元。本次增持后,该资管计划在中行H股总数中的持股占比突破5%,跻身主要股东序列,占该行总股本的1.43%。

  年内获重要股东增持的还有邮储银行南京银行等。其中,上港集团分别在1月31日、3月8日增持约1.035亿股、1.76亿股邮储银行H股股份,未披露增持价格。若以当日收盘价粗算,两笔增持耗资超过11亿港元。增持完成后,上港集团持有邮储H股股份增至39.83亿股,加上其实际持有的1.13亿股邮储A股股份,上港集团在邮储银行的持股占比重回4%以上,约为4.13%。南京银行则是在2月26日至3月13日间,获法国巴黎银行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公司股份7986.85万股,耗资约7亿元,持股比例提高至17.04%。

  而说到加仓银行股,近半年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国家队”中央汇金对四大国有银行的增持。去年10月11日,四大国有行集体宣布当日获得汇金公司增持,并“预告”汇金公司将在该次增持之日起6个月内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综合四大国有银行今年4月12日的公告,截至4月10日,共计获得汇金公司增持股份达10.89亿股,以区间均价计算,斥资合计约48.2亿元。

  这一对四大行的“力挺”有着极强的信号意义,汇金公司上一次对四大行集体增持还要追溯到2015年,彼时A股从5178.19点高位持续下跌。

  除了上述资本,今年以来,社保基金、险资、QFII、公募等都对银行股投资展现出兴致。根据公开梳理,华夏人寿一季度以1.71亿股新进成为建行的第十大流通股东,占总股本比例为0.07%。信泰人寿同样于一季度现身北京银行浙商银行的前十大股东名单,其中加仓北京银行3.56亿股,累计持股数上升至9.94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4.7%。

  险资在今年1月还有一笔时隔八年的“破冰”举牌,为长城人寿举牌无锡银行。经过过去连续一年左右的增持,长城人寿于今年1月9日对无锡银行持股比例突破5%,触发举牌线,并以6.97%的持股比例跻身无锡银行第三大股东。这也是险资时隔八年后再次举牌A股银行。

  粗略计算,前述加仓动作总计发出的“弹药”就超过70亿元,算上公募等还会更多。兴业证券研报显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四类产品旗下一季度十大重仓累计持有A股银行市值达389亿元,较去年四季度的325亿元提升近20%,重仓比例达2.23%,环比增长0.46个百分点。

  股市资产荒推升银行股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四季度乃至今年年内,也有一些银行被减仓。东兴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机构重仓持有银行板块316.8亿元,环比减少125.1亿元。持仓占比为1.93%,环比下降0.55个百分点,处在历史低位。此外,今年前2个月,有险资卖出两家股份行的可转债及股票。

  虽有分化,但整体上今年各路资金对银行股的青睐更突出。光大银行宏观市场金融研究员周茂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主要是经济稳步复苏利好银行盈利前景,加上银行板块低估值、高股息率等,都提振银行板块投资吸引力。另有研究机构指出,叠加债市收益率快速走低等背景,资本市场高收益资产匮乏,高股息资产凸显投资性价比。

  数据显示,A股方面,今年一季度银行板块指数累计涨幅达到了9.28%,超过沪深300指数的4.46%。截至5月31日收盘,银行板块指数年内涨幅进一步达到约20%,在各行业板块处于领跑位置。从股息率来看,据Wind统计,当前申万一级银行指数股息率约5%,而据中债网数据显示,5月30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报2.308%。

  多家银行H股股息率更高。民生证券本月中旬的一份研报称,截至5月17日,15家A+H股上市银行的A股对H股均有溢价,平均溢价率为43%,处于历史较高水平。H股普遍折价下,即便通过分红税较高的港股通渠道,仍有10家AH上市行的H股股息率较A股更高。

  但银行股估值依旧处于洼地,当前PB仍仅有0.5倍左右,市盈率中值约6%。业内人士表示,优质板块处于价值洼地,是一个较佳的进场窗口期,与长线资金周期也相对匹配。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提到,银行股分红率比较高,平均在5%左右,甚至有个别银行分红达到8%,对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很合算。

  从投资机构的视角看,当下资产配置策略已是重要命题。以险资为例,不少保险公司都曾在过去两年的权益市场震荡中投资受挫,进而拖累净利润。多家头部上市险企机构高管在2023年度业绩会上都谈到了当下资产配置的思路。中国平安总经理助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斌表示,权益投资方面,公司于成长股和价值股之间做好了均衡配置,使得过去两年公司股票收益“双位数”的超过沪深300全收益;太保高管谈到,坚持配置低估值、高股息、盈利前景良好的股票,提升整体资产收益的稳定性等。

  银行估值仍具有修复空间

  年内银行股后市走势及配置价值如何?目前业内观点不一。

  有担忧者认为,高股息行情已经来到下半场,2024年以来高股息板块涨幅靠前,恐已透支未来的空间。

  更多分析从银行自身发展质量和前景角度展开。例如对于银行股估值偏低,《中国上市银行2023分析报告》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商业银行资产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带来的增速规模预期下滑,二是市场对商业银行风险把控能力形成担忧。此外,房地产供需问题和地方债化险等,也加深了市场疑虑。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银行经营业绩承压,存贷利差缩窄,内源资本补充难度越来越大。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发行规模超6000亿元,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在资本消耗和监管要求之下,银行资本充足压力渐显,不少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距离监管要求空间较小。而资本基石紧密关系着业务发展。

  不过支撑因素也在累加。东兴证券表示,房地产一揽子政策开启商品房库存去化,或对银行资产质量预期、个贷投放带来积极影响。周茂华称,从趋势看,银行估值仍具有修复空间,但银行间分化仍较为明显。主要是国内经济复苏,政策支持,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利好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前景;同时,银行板块整体低估值、高股息率,对于稳健价值型投资者仍具吸引力。

  王红英还提到,现在越来越多银行采用金融科技来进行一些不良信贷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防控,不良贷款出现结构性下降。此外,虽然现在整体利率水平下降,导致银行利差有所缩窄,但广义货币M2余额已突破300万亿,信贷规模也有较快上涨的趋势。预计下半年银行股的走势整体会稳中上涨,但上涨幅度或有所减小。

  “高股息行情不是下半场,而是长周期的开始。银行股是稳健资产的代表,市场从追求高波到追求稳定,银行股稳健价值逐步显现。”浙商证券银行研究团队认为。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琳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