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近年来,一种深夜凌晨来自马路的噪声严重扰乱了市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一些经过改装或大功率的机动车快速驶过,刺耳的噪声回荡在空旷的马路上,周边对此深恶痛绝的居民将其称为“炸街”。
然而,“炸街”行为流动性高、监测及执法取证难,有成为城市环境治理“顽疾”的趋势。
5月31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向上海交办的22批群众信访举报件中,有不少将矛头直指“炸街”问题。
其中,5月10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黄浦区转交的一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反映,黄浦区福州路(浙江中路至江西中路)及湖北路广东路口等区域,存在不定时摩托车噪声扰民现象。
收到转办件后,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第一时间查证。通过排查今年的110警情及12345热线,并抽查回放近一个月的道路监控视频,暂未在上述区域道路上发现摩托车高速飙车问题。5月10日、11日,黄浦公安部门还组织警力检查途经福州路及周边道路的30多辆次摩托车,暂未发现有改装车辆尾排产生噪声的违法行为。
执法人员并未就此收手,深知“炸街”行为的流动性极强,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又于5月12日晚组织“飙车炸街”专项整治,在福州路、广东路等重点区域设卡开展临检。当晚查获摩托车违反禁行规定,不按规定安装号牌等违法行为13起。
要消除“炸街”行为,绝非朝夕之功,对监管执法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下,黄浦区正以“组合拳”对摩托车交通噪声扰民开展集中整治和精准打击,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检测、追溯道路噪声污染源,严抓机动车非法改装等。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环境保护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通告》规定,上海自2018年12月1日起全天禁止噪声超过80分贝的9座以下客车在本市道路(高速公路除外)行驶;每日21时至次日7时,禁止噪声超过80分贝的摩托车在本市道路行驶。
“表面看,‘炸街’是噪声污染,其实,问题的一部分根源在于机动车非法改装,及时打击,将有利于还道路一片宁静。”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陈旗勇表示,“炸街”即使未达80分贝,也会给周边民众带来不良体验,因此除了做好噪声监测,也要抓牢非法改装行为的打击整治,从源头上避免噪声产生。
据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介绍,去年6月以来,黄浦区已查处机动车噪声超标19起、机动车非法改装12起(含摩托车非法改装6起)。
5月23日16时20分许,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王语羲巡逻至威海路成都北路路口时,发现一辆普通二轮摩托车有改装嫌疑。
“当时隔开几十米都能听到响声,我将这辆摩托车拦下来,检查发现排气管和原厂原装不符,有非法改装的嫌疑。”王语羲表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当场对驾驶人处以150元罚款。
除了打击问题根源,提高日常噪声和污染源的监控能力水平,也是消除“炸街”的有效手段。
陈旗勇表示,执法人员正通过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掌握潜在“炸街”者的动态数量和行车规律,更精准地布局警力。近期,新天地、外滩、人民广场等夜间较热闹的风景区、闹市区、网红打卡点及周边区域均已纳入重点监控范围,提高重点路段见警率和管事率。
“我们还发现一个特征,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北京路、延安路、西藏路等都明确禁摩,一些‘炸街’行为就可能转移到河南路、广东路等‘替代道路’。”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车管宣传大队长胡懿霏表示。
消除“炸街”行为,离不开社会共治。5月31日,记者在广东路上看到,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与沿街商户沟通路面噪声专项治理举措,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对相关违法行为的监督,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