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条调价高铁线路车票明日开售:最低5.5折,长期供不应求的涨价20%

4条调价高铁线路车票明日开售:最低5.5折,长期供不应求的涨价20%
2024年05月31日 19:05 东方网

转自:澎湃新闻

明起开售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的4条高铁车票。

6月15日起,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等4条高铁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将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相关列车车票将于6月1日开始发售

此外,6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还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安排图定旅客列车12690列,较现图增加205列;开行货物列车22595列,较现图增加74列,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对上述4条高铁动车组列车将从现行的固定、单一票价机制调整为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

调整后,上述列车车票执行票价将以铁路12306和相关车站公告的公布票价为上限,综合考虑区域、淡旺季、时段等因素,实行不同幅度的折扣,对一些停站较多、方便沿线旅客的列车车票进行较大幅度打折,最低折扣5.5折、较原票价低34%;对一些旅速较快、长期供不应求的列车车票不打折,较原票价高20%,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公平合理的原则。

此次四条线路相比以往调价升得多、降得也多。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距离上一次高铁调价已过去一年时间。2023年5月30日起对柳南客专、胶济客专、南广高铁上运行的动车组列车以及宁杭高铁、沪宁城际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的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各站间的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6.6折为下限,当时公布票价涨价幅度在10%至20%左右。

此前高铁调价的效果如何?国铁集团方面表示,此前已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的京沪高铁、厦深高铁、成渝高铁、南广高铁、京广高铁京武段等多条高铁市场运营良好,客流更加均衡,综合运输效能持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不断改善。铁路运输企业总结借鉴成功经验,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京广高铁武广段等4条高铁列车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符合市场规律,具有良好预期。

也有多位铁路专家曾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此次高铁调价并不简单涨价,而是有升有降进行更灵活的定价,可以一定程度改善铁路收入。此外,高铁调价或带有一定的试验色彩,未来可能根据调价线路的运营收益情况扩大调价的线路范围。

国铁方面也表示,此次铁路调价将有多重影响。对于旅客而言,一是丰富客运产品体系可以为旅客提供多样化选择。具体来看,实行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推动形成不同旅速、不同价格、不同运行时刻的差异化客运产品体系,同时在4条高铁平行线路上继续安排开行普速旅客列车,旅客可根据需求选择更加丰富多样的客运产品。对列车运行时刻要求相对不高的旅客,可选择折扣较大的车次,享受更多价格优惠。

调价也有助于提高运力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旅客出行环境。国铁方面表示,目前4条高铁普遍存在不同季节、日期、时段客流不均衡的情况,客流高峰期即使加开列车,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合理匹配运能与需求的关系,引导旅客错峰出行,促进客流均衡化,使有限的运力资源服务更多旅客,也有利于改善旅客乘车环境,提升出行体验。

此外,构建合理比价关系,调价助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4条高铁所在区域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竞争充分,票价优化调整后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比价关系更为合理,有利于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

对于市场而言,理顺区域高铁价格,形成更加合理的价格体系。国铁方面表示,当前4条高铁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票价,与周边其他高铁线路上运行的同类动车组列车票价水平明显不平衡,对4条高铁的票价进行优化调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完善铁路客运产品价格体系。

对于国铁集团而言,调价将推动市场化经营,保障高铁高质量运营。4条高铁分别于2009年至2014年间开通,运营10余年来一直实行固定、单一票价机制,期间高铁运营维护成本发生了较大变化,现行票价机制已明显不适应市场化经营形势。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票价机制,有利于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市场化经营水平,进一步巩固性价比优势,增强高铁客运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高铁高质量运营。

多位铁路专家表示,铁路调价将进一步提高国铁集团的收益,随着国内客运市场形势向好恢复,国铁集团去年经营效益大幅提升。据近期国铁集团披露,2023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454亿元,同比增长10.5%,净利润33亿元;2024年一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33亿元,同比增长4.2%。2023年末,国铁集团资产负债率65.54%,较上年末降低0.84个百分点,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目前大多数高铁线路仍为固定、单一票价机制,多位专家进一步向澎湃新闻记者指出,高铁市场化定价有望继续扩展至其他线路。此前,一位中西部铁路公司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普通旅客铁路(普速列车)定价几乎没有调整过,算是民生公共事业,承担着一部分的社会责任,并非市场化定价。后建的高铁,部分线路已开启市场化定价,主要看供需,有需求才会有调价动力。中西部不少高铁和客车,因地势环境导致修建成本比京沪高铁的成本要高,但客流量肯定是更比不过京沪线路,因此中西部地区线路调价的可能性并不高,本身上座率和开行对数等都不具备票价上浮的基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高铁 列车 旅客 国铁 铁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