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528/400/w768h432/20240528/960e-f3740a416e61b95a9dcdf894a4b20006.jpg)
贺百梅正在制作《佑面蝶》作品。
惠水县融媒体中心 李国立 杨伟艺 摄影报道
画面中这位神情专注、动作细致的手艺人就是贺百梅,贵州贺银匠民族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黔南州级苗族银饰非遗传承人,从事银饰制作已16年。
20世纪80年代,贺百梅的父亲贺顺利就干起银匠的营生,出色的技艺让他在惠水县银饰制作行当里小有名气。
贺百梅从小耳濡目染,随父亲学会了银饰制作工艺,铸炼、捶打、编结、焊接、洗涤……30多个环节,她逐渐熟练掌握和运用,成为与父亲一样本地知名银匠。
“它是以苗族故事里的蝴蝶妈妈为创作灵感,蝴蝶妈妈是苗族神话故事里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
此刻,贺百梅正在制作的这套名叫《佑面蝶》的作品,已历时1月有余。在她的精雕细琢下,栩栩如生的蝴蝶银饰初具雏形。
在设计这套作品时,贺百梅融入了许多自己对于苗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诠释,尤其是对古银饰的恢复成了她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这个银饰是我爸爸的师傅传下来的,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从中能看到当时苗族人生活及民俗的影子。”贺百梅说。
“苗族银饰因为其款式的繁复而显得华丽璀璨,所以要想制作好一件银饰,不仅需要成熟的技艺,更需要时间的打磨。”
在贺百梅看来,银饰是苗族盛装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了苗族人的生活和历史。无论是节庆还是婚丧嫁娶,每当穿着传统服饰时,女性都要佩戴银饰,以显示美丽、富有和高雅。
“比如我现在做的这个丝线,只有0.35毫米粗细,最细的仅0.16毫米,和我们头发一样细。所以一套作品的工期一般3到5个月,甚至会长达半年。”贺百梅说。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老的苗银款式也需要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
贺百梅不断尝试各种创新设计,努力将苗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佩戴习惯和审美需求融合,让产品融入现代生活,绽放魅力。
同时,她还时常向爱好苗族银饰者教授制作技艺,让传统苗族银饰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
“我从爸爸手上接过这门技艺,就会保持初心,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力争把每一件作品都做到完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苗银技艺,把苗族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贺百梅说。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