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播出!《国家宝藏》第四季踏浪归来

今晚播出!《国家宝藏》第四季踏浪归来
2024年05月25日 17:10 央视文艺

聆听历史奔流不息的回响,《国家宝藏》第四季踏浪归来。5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四季将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播出第一期。

观测自然规律,顺天而行;沿袭祖先智慧,逆境求生。华夏先民盼望与天地和谐相处,三山五园,九坛八庙,藏着恒久的行事准则与信仰。第一期节目中,国宝守护人蓝盈莹、苏有朋、张新成将带领观众再次走进故宫博物院,解读青玉雕大禹治水山子、兰亭八柱、交泰殿铜壶滴漏的前世今生。

蓝盈莹化身仙使观人间治水奇迹 水利部信息中心数字孪生团队带来数字孪生水利之“最”

在乾隆皇帝众多“3D手办”作品中,以宋人《大禹治水图》为底稿,由乾隆亲自担任总设计师,进行立体化呈现的古代玉雕作品——青玉雕大禹治水山子最引人注目。古人云,“玉石蕴藏君子之德,凝聚天地之灵”,假如这座玉山也有灵性,它将如何看待乾隆为自己量身定做的造型?在青玉雕大禹治水山子的前世故事中,蓝盈莹将饰演向“有德之君”献玉的昆仑山仙使,带来一段通过她的视野观人间开荒凿地、治理水患的动人故事。

修水道、治河患,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必修课。随着生产技术的迭代更新,现代人的“治水”必修课又有了许多新课题、新答卷。节目中,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成建国,气象预报员张麓瑀,水文首席预报员侯爱中将担任今生故事讲述人,介绍数字孪生技术如何赋能现代水利建设的典型案例,分享南水北调工程等数字孪生水利之“最”,展示以中华大地为蓝本的中国全流域数字模型。

苏有朋饰演王羲之再现永和九年之春 华堂村村民们讲述书法艺术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由王羲之作序,挥墨写就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在书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书法家几乎都临摹过它。乾隆皇帝从历代名家临摹的《兰亭序》与兰亭诗墨本中进行精心挑选,合为八卷,并命内务府定制紫檀木插屏,用于收藏这八卷墨宝;同时,还将内容刻在八个石柱上,置于圆明园内,而后几经流转,最终落于北京中山公园,供现代人观赏。从文墨到文物,兰亭八柱拥有着怎样的前世经历?节目中,苏有朋将演绎“书圣”王羲之,带来“复制品的复制品的复制品”的传奇故事,与八位后世响当当的书法名家,一起回顾永和九年的春天。

时过境迁,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从文人墨客也逐渐走进百姓家。作为兰亭八柱的今生故事讲述人,他们来自王羲之后裔最大聚集地——浙江华堂村。节目中,华堂村的书法朝圣节被直接搬到了现场,农民书法家王德忠,书法舞娘大妈王苏云,双管“淇”下组合金庭镇小学生王梓淇和竺烨淇,充满书卷气的村干部沈天鹏等今生故事讲述人,在现场挥毫泼墨,并带来自己与书法结缘的故事。

大名鼎鼎的嵊州书法村,还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独笔“鹅”的写法,又是何人所创?一场流传千古的文化盛事,一份被世人敬仰的艺术珍品,将在节目中被演绎得活色生香,妙不可言。

张新成变身宫廷打工人对话“抱箭仙人” 张首刚解密时间如何推演

三千多年前,古人就发明出来了精密的计时器——滴漏。二百多年来,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故宫交泰殿内,交泰殿铜壶滴漏与另一侧的自鸣钟遥遥相对。这件始造于乾隆十年的“计时器”,可以从受水壶上的“抱箭仙人”手中刻度读出时刻。虽然当时清宫内已经使用西方的机械钟表,但为何乾隆依然要重工打造这样一件传统的计时仪器?在交泰殿铜壶滴漏的前世传奇中,张新成将演绎宫廷打工人喜寿,在受水壶上的“抱箭仙人”助力下,为观众讲述古人如何在自然秩序中推演天时。

铜壶滴漏是紫禁城时间统一的象征,而北京时间则是今天我们日常使用的时间名称。作为现今生活的“抱箭仙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首刚将在今生故事讲述中带来原子时、世界时、闰秒等不同“时间”概念,分享“我们为什么需要如此精确的一秒钟”以及三张特殊的宇宙年历。

总八紘于同轨,承圣智自炎黄。本周六(5月25日)19:30《国家宝藏》第四季第一期走进故宫博物院,在三件国之瑰宝的前世今生里,承古拓今,锚定未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