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数据带你看,汕头企业动力何来潜力何在?

“硬核”数据带你看,汕头企业动力何来潜力何在?
2024年05月25日 13:38 政府网站

转自:汕头发布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的主要载体。

省科技厅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我市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幅分别高达48.54%和43.12%——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连续两年增幅超过40%的地市。这一关键指标,体现出汕头的技术交易越来越活跃,市场交易量稳步提升;而数字背后,更是汕头企业对科研成果“真金白银”的付出!

在科创大舞台上,汕头企业的表现一直可圈可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连年递增,2023年达到753家,创下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4.3%,逐年递增,可以看出汕头企业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劲头十足。

数字背后,动力何来?

展望未来,潜力何在?

技术成交翻番

创新成果加速在汕集聚

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技术市场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可以了解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规模与速度,进而反映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融合程度。

向外比较,从全省2023年吸纳技术合同的成交额看,汕头85.19亿的总成交额在粤东西北地区位居前列。

对内分析,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近7500万元、华能汕头海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超6000万元、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000万元,此外还有比亚迪、美宝制药、光华科技和TCL德庆环保……2023年我市吸纳技术合同登记额超千万元的7家企业里,涵盖了“三新”“一大”产业。很明显,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引领效应正在不断释放和壮大。

企业可以有效连接技术和市场,以最快速度和最大力度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更好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广东泰恩康通过《技术转让合同》取得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相关专利及技术的“奥安美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已投产。▲广东泰恩康通过《技术转让合同》取得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相关专利及技术的“奥安美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已投产。

去年10月底,广东泰恩康公司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受让取得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相关专利及技术,该产品预期用途包括体检以及衰老性疾病、中重度炎症、感染和癌症等风险筛查,技术转让费用总额为5000万元。今年3月中旬,依托这一专利技术的“奥安美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开工投产;短短不到2个月,就进入广东和上海、重庆、海南等地的医院,还将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开展检测服务。

“从科研立项到成果产业化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通过吸纳科研机构已经比较成熟的研发成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成果转化落地,企业的技术能力得以提升,也能及时拿出好产品占据市场,以创新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汕头市大健康产业协会会长、广东泰恩康公司董事长郑汉杰认为,测试剂盒的快速投产实现了“研”“产”的深度融合,下来,企业将继续加大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创新免疫细胞治疗方面的战略合作,持续深挖新蓝海,推动大健康产业不断发展。

▲广东泰恩康以创新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广东泰恩康以创新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全市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两年翻了一番,直接体现了汕头科研软硬环境的持续优化。”市科技局有关科室负责人认为,“我们通过产学研‘面对面’、南澳科学会议以及多种高端论坛等高层次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同时规划建设汕头科学城,加快建设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技术成果向我市转移转化;而创新成果在汕头的加速集聚,也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提供强劲的科技支撑。”

研发投入加码

企业成创新驱动“生力军”

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利于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动能。

据统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已超4.3%,总量达到753家,其中628家企业顺利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这些数字背后,是汕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努力。

▲企业研究人员正在做药材的有效成分检测。▲企业研究人员正在做药材的有效成分检测。

目前,汕头已拥有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以及23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内的多层次研发平台网络,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科研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力度可见一斑。这些平台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政府搭台、平台赋能,双重加持有效提升了全市企业的科技创新活跃度,在科研创新的大舞台上,汕头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近日,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示名单公示,光华科技凭借其电子级氧化铜产品,填补此类产品的出口市场空白,成功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成为汕头首家入围企业。

▲光华科技高纯电子级氧化铜,是一种高级电镀原料,专用于高端线路板不溶性阳极酸性镀铜工艺。▲光华科技高纯电子级氧化铜,是一种高级电镀原料,专用于高端线路板不溶性阳极酸性镀铜工艺。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高新技术企业板块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今年第一季度,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实现了66.3%的高速增长,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这一增长趋势不仅体现了汕头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投入,也是汕头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体现。

“汕头近三年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占比,从2021年的4.19%到2022年的4.25%,再到2023年的4.36%,不仅逐年递增,也领跑粤东西北,充分说明汕头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这一轮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浪潮中,已经早早做好准备,既是科研的主力军,也是发展的主战场。”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秘书长滕丽秋表示,近几年汕头高密度举办各类高规格的科研会议论坛,举办高质量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可谓是本地企业的福音,包括近百位院士在内的约500位专家学者的顶流“智囊团”先后来到汕头、认识汕头,对汕头未来发展的影响将无可估量。

▲“汕头人才周”点燃人才引擎,释放创新活力。▲“汕头人才周”点燃人才引擎,释放创新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汕头从2020至2025年连续两轮实施的引进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引进到岗1331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5185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也促使本地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汕头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滕丽秋认为,经过近年的努力,汕头产业发展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而新材料、新能源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正是发掘新质生产力的主导产业。以超声电子和光华科技这两家高企协副会长单位为例,都先后获得广东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这对企业来说相当难能可贵。

“汕头现有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5家奔赴在上市的路上,从30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36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可以看出,汕头储备了一大批优质的高质量企业,抓住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机遇,借助中数大会、南澳科学会议、院士经济和产学研面对面等平台,相信我们的企业可以更好地巧借外力,走向更长远、更优质的发展之路,迈向更广阔的舞台。”滕丽秋对此充满信心。

编辑:乐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汕头市 广东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