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全身麻醉的“自白书”和“罪己诏”

科普|全身麻醉的“自白书”和“罪己诏”
2024年05月25日 09:58 东方网

手术麻醉,手术麻醉,麻醉的诞生是外科手术得以开展的基础,麻醉是外科手术进步的先导,是基础和保障。但很少人问起外科手术对身体的伤害,因为那是一定的,大家在心理上早就接受的。相反,麻醉的危害却被高度关注着。热度最高的就是对大脑的影响,相较于半身麻醉,失去意识的全身麻醉更被怀疑对大脑造成了伤害,特别是苏醒期头晕,或围术期记忆丧失(断片儿),似乎都在证实这一猜测。鉴于此,全身麻醉有必要做一番自白。

临床上最经常使用的全身麻醉是指通过静脉、吸入或肌肉注射全身麻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达到意识消失、全身无痛、遗忘、自主反射抑制的最佳手术状态的一种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对大脑的抑制是完全可逆的

麻醉药物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是可调节和控制的,这主要取决于注入的麻醉药物浓度和剂量还有人体自身的代谢能力。不会改变脑细胞的功能结构,停止麻醉药物输注后,随着人体内麻醉药物的逐渐代谢,对大脑的抑制作用也会随之消除,患者的意识和知觉就会慢慢恢复,不会产生持续的影响。

刚刚苏醒的患者有的会反应慢、头晕,有的患者逻辑清晰地关心手术情况,而后却完全忘记了。这些都跟麻醉药在人体内还没有完全代谢有一定关系。

麻醉药物在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大脑,从而对大脑产生抑制作用,在这过程中还会分布在器官和组织,比如肌肉和脂肪等。停止给药后,麻醉药物大部分通过肝脏和肾脏的代谢排出体外,残存在肌肉和脂肪等组织中的麻醉药物会再次释放到血液中,正是由于患者血液和机体中残存一定量的麻醉药物,才会导致他们手术麻醉后看起来反应比较迟钝或行为异常的现象,等到残留的麻醉药物完全代谢排出体外后就恢复正常了。每种药物排出人体外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即使看上去已经清醒的患者,还要继续在麻醉恢复室观察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全身麻醉对记忆的影响很局限

大脑中的海马区及其相邻有关皮层组成的内侧颞叶记忆系统是记忆相关的主要脑区,全身麻醉药可通过抑制特定脑区神经元活动来改变大脑功能网络的连接,解偶联大脑皮质和海马之间的双向连接,抑制记忆,产生遗忘作用。抑制的过程是可逆的,并不是伤害过程,并不会针对海马区造成严重的刺激。

所以麻醉后患者对于手术过程的记忆完全消失。还有一部分患者应用了苯二氮卓类镇静药,会对用药前后一段时间内的事情失去记忆。会有患者忘记自己怎么睡着的,忘记自己手术完怎么回病房的,却没有患者术后忘记自己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工作的。可见麻醉不会对长时记忆产生影响。

有患者主诉经历过全麻后感觉自己的记忆力大不如前。从全身麻醉作用机理分析,后期记忆力变差与其并没有关联。记忆力的衰退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对于社会人来说加班和熬夜才是损伤记忆力的罪魁祸首。劳累、压力过重、情绪波动、营养不良、兴趣淡漠、长期睡眠不足等都会损害我们的记忆力。

全身麻醉不损害智商,但确实有人全麻后“变傻”了

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都是非常安全与成熟的药物,对于大脑发育完善的青壮年,这些药物不会对智商产生任何影响,除非是开颅手术,创伤导致严重的大脑缺血缺氧等极特殊的状况;目前已有研究证实,短时间单次麻醉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正在发育的幼儿的神经发育不会产生影响,长时间及多次全身麻醉可能会对3岁以内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一定影响,但也不排除疾病本身或手术因素导致的影响,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麻醉对儿童的智商有影响;对老年患者而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大脑功能减退、细胞凋亡、代谢下降、血管弹性降低,在接受大手术后,学习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一般手术后几天即可恢复正常。如果术后精神错乱、人格的改变以及记忆受损持续一段时间仍未完全恢复,则诊断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全麻术后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全麻手术后数天至数周出现记忆力、注意力、语言理解力的受损及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认知功能损伤。从已有研究来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发生于高龄患者,特别是有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内科疾病的患者。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对药物代谢、神经系统的反应性不同及手术的打击相关。简言之,麻醉只是术后出现POCD的一个潜在因素而非必然因素。目前研究认为良好的术前护理和术后镇痛对应激的抑制,有助于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必须承认的是,全身麻醉用药和操作确实会在围术期给患者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甚至伤害,这些不良反应都是暂时的,一般在术后几个小时或者是几天逐步消退,几乎不会有后遗效应。以下就是全身麻醉的罪己诏:

全身麻醉一般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因此非常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患者麻醉醒来之后口干,手术中置入或拔出人工气道(气管导管或喉罩)的操作会导致部分患者麻醉后咽喉疼痛,极少数还会声音嘶哑,不要紧张,多喝水,避免用力咳嗽,症状很快就会消失。

苏醒期因麻醉药物未完全代谢产生的不良反应通常不会持续很久,对于复苏缓慢的患者,会有针对性的使用特异性拮抗药物,加速患者恢复。麻醉后头晕是一种比较笼统形容的现象。有的患者表现为嗜睡,有的表现为晕眩,有的则是视物模糊。主要原因都是麻醉药物没有完全消退,对于不同的患者、麻醉药代谢的个体差异造成消退程度是不一样,产生不同的反应。此时不必紧张,闭上眼睛小睡一下,你会发现一下子清醒恢复了。

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还有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引起的瘙痒,如果出现瘙痒,及时告知麻醉医生,采取适当的措施即可缓解。

疲惫感,疲劳感虽然只是主观的感觉,却可能成为患者所描述的浑身不舒服的由来。研究者运用疲劳量表将其量化成评分,发现全身麻醉术后一天,患者的躯体和精神疲劳评分均增加,为什么会异常疲惫,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释,所以还是提倡大家术后1-2天多休息,有助于恢复,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恶心和呕吐常在手术后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原因可能是手术体位和手术类型甚至是性别等多种因素引起的。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只是当中很小的一部分原因。输液、止吐药物等适当的处理,绝大部分患者即可缓解。

现代麻醉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新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技术日新月异,相信伴随着麻醉技术的进步,药物研发的深入,以上提到的全身麻醉带来的不良反应会逐渐的减小、逐渐的消退,有的甚至会完全消失。

目前,在合理应用麻醉药品的条件下,麻醉医生多选择短效、可拮抗的药物,并在术中严密监护麻醉状态下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保证合适的麻醉深度和完善的镇痛,术后能适时复苏。麻醉是外科手术得以成功完成的必要条件,患者们正确地看待麻醉的不良反应,完善的全身麻醉帮助患者避免手术创伤的强烈应激反应、安全无痛度过手术,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治疗和支持。

作者:杨晨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