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举办 人才培养是出版行业转型关键

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举办 人才培养是出版行业转型关键
2024年05月25日 08:51 深圳新闻网

转自:深圳特区报

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现场。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葛墨含 摄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现场。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葛墨含 摄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25日讯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高灵灵昨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在深圳召开。论坛联通产学研各个领域,设置嘉宾主题演讲、青年人才代表发言、专题对谈等环节,来自相关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智库机构、行业协会、出版企业、数字技术企业等方面的相关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共论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培养建设新路径,共促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宣部主办,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网信办协办,深圳出版集团承办,深圳大学支持。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孙德立,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倪谦,深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步一等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

技术革新给出版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传统出版的全新变革。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与会嘉宾均谈到了技术革新给出版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提到,数字时代,传统出版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彰显出版的主流价值,构建适应产业变革、技术变革、阅读习惯变革的出版人才队伍,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人才根基,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不得不回答的时代课题。

科大讯飞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则引用了《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大规模影响》报告,讲述了人工智能发展对出版行业的冲击。他表示,全球约有18%的工作岗位可能会受到自动化技术的影响,出版行业亦不例外。这一变革对数字出版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出版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未来不属于人工智能,而是属于掌握人工智能的新人类。”

同方知网总经理张宏伟同样提到,随着AI大模型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千行百业,出版业首当其冲。但与此同时,出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没有出版业持续供给高质量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就无法持续高质量发展。反过来,没有AI大模型的研发应用,出版数据的价值也难以充分激活释放。”

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让新质生产力在出版领域迸发更大活力?腾讯互动副总裁张巍认为,如今,人工智能将全生命周期地改造出版业,从创意策划到内容生产,都将受益于AI技术的加持。“我们都应积极拥抱新技术,并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文化仍然是出版最根本的属性和功能,只有将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才能打造出更多优质、有深度的出版物。”

系统化培养创新型出版人才

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出版行业要转型升级,人才的作用尤为关键。数字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通过人才发展驱动行业升级?论坛上,与会嘉宾各抒己见,共同畅谈新时代出版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认为,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推动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为此,出版界要聚焦编辑出版人才工作中的痛点、堵点,创造编辑成才环境,构建名家成事平台。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分别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从跨学科出版人才培养、国际出版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在出版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分享,强调了高校在培养出版人才方面的关键作用。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方卿则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新时代出版理论大家的培养,他认为,家国情怀、时空关照和创新精神是出版理论大家成长的三个重要向度。而中国激光杂志社杨蕾则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多元化的人才队伍建设如何推动出版行业的发展。“人才一旦得到重视,能力得到激发,强大的执行力,无穷的创造力。”

此外,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新科技出版编辑室编辑郭亚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教授付海钲、上海古籍出版社考古与古文字编辑室主任顾莉丹作为出版行业青年人才代表,结合各自实践经验,分别从图书品牌、高校教育、古籍出版三个方面,分享编辑成长与人才培养的经验。

产学研融合也是本次论坛的关键词。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张九珍提出,产学研融合能够为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也强调,创新型出版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政、企、校整体联动,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和行业培养适应新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人才。

帆书APP首席内容官樊登也现身论坛,分享他对阅读的感悟及对出版行业的思考。据悉,帆书与众多出版社紧密相结合,将传统出版业的能量放大,助力更多高品质的好书走近千家万户,让全民阅读更深入人心。

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还举办了3场精彩的专题对谈,围绕“打造新时代出版名编大家”“数字化转型中的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学术期刊编研相长与高质量发展”三个主题,邀请多家高校、出版单位、期刊杂志社和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话,搭建出版行业多方互通的交流平台。

嘉宾观点

出版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构建起出版新生态、多模态、新格局。

——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

树立品牌营销思维、内容整合思维和用户体验思维,打造数字时代真正的好产品。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新科技出版编辑室编辑郭亚婷

数字时代的出版人才培养,需要出版行业与其他科学技术领域的深度融合。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

如何彰显出版的主流价值,构建适应产业变革、技术变革、阅读习惯变革的出版人才队伍,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人才根基,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不得不回答的时代课题。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

文化仍然是出版最根本的属性和功能,只有将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才能打造出更多优质、有深度的出版物。

——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张巍

数字出版人才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出版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未来不属于人工智能,属于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人类”。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

人工智能不会替代人类编辑,但是不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编辑很可能面临淘汰。

——同方知网总经理张宏伟

新时代的出版人才除了需要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和编辑技巧外,更需要学会利用AI技术推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刚

青年编辑能力的提升,必然会带来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

——上海古籍出版社考古与古文字编辑室主任顾莉丹

打破学界与业界的壁垒,培育复合型出版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教授付海钲

AI永远无法代替书店,书店出版一定会一直存续下去。

——帆书创始人樊登

“我们应树立立学为民、治学为国的家国情怀,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锐意创新引领学术,共同打造新时代出版理论。”

——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方卿

聚焦人才优势,打破传统束缚,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版人才队伍。

——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经理杨蕾

在数字时代,培养国际出版人才应立足于国际化的大格局。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

数智时代呼唤融合型、复合型、贯通型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张久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